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於江蘇省揚中(縣)市。理學博士、研究員、教授、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2年9月-1987年10月為復旦大學化學系碩博連讀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7年10月-1989年8月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任教(講師);
1989年8月-1995年5月年獲德國洪堡基金和馬普基金資助,在德國馬普協會FRITZ-HABER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
1995年5月回國,先後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2003年起兼任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系主任;
1997年8月-2000年8月,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和副所長;
2000年8月 -2007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2009年3月-2014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
2013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5年7月起任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
主要從事能源高效轉化相關的表面科學和催化化學基礎研究,以及新型催化劑研製和開發工作。任J. of Energy Chemistry 期刊(Elsevier)共同主編,《中國科學》、《國家科學評論(NSR)》,以及Angew. Chem、 Energy & Env. Sci. 、Surf. Sci. Report和Chemical Sci. 等學術期刊編委和顧問編委。擔任中國化學會第28屆和第29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任國際催化協會委員,2012年起任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委員會主任。獲得1995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1996-2000年度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2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和2015年獲周光召基金會基礎科學獎; 2014年獲第六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研究成果獲兩院院士評選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2014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
第九屆、第十屆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