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父母都要儘可能多地去關注,尤其是孩子爸爸,很多爸爸忙於工作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經常出現這種事也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誤解。認為母親是家庭的支撐,父親對家庭沒有付出。
女兒寫作文全篇歌頌媽媽,爸爸氣到語無倫次,折射中國家庭的心酸
女兒學校留了一篇寫父母的作文,但是女兒全篇都在歌頌媽媽,未提一句爸爸的付出。爸爸看到後非常生氣質問孩子:爸爸沒有愛嗎?女兒答:爸爸沒有愛。聽到這爸爸更生氣了,又接著問:沒有愛你怎麼長這麼大的?你衣服哪來的?出去旅遊怎麼去的?吃的喝的都是哪來的?
全程女兒都在答:媽媽買的,買票飛過去的,媽媽買的。問到最後,爸爸已經被氣到語無倫次了,但還是氣不過,強行要求女兒,必須把爸爸的愛寫出來。
年輕帥氣的爸爸,這個時候已經被嫉妒衝昏了頭腦,已經氣變形了。但是也有網友為小女孩打抱不平,認為是父親對孩子的陪伴不夠,所以孩子才看不到爸爸的付出,總是認為媽媽才是這個家庭的支撐。
分析:
其實這種現象也折射了中國家庭的心酸,中國家庭中男性大部分都奔波在外,很多時候無法更多的顧及到家人的感受,所以也導致孩子對父愛的理解不夠深刻,對於母親更為親近。
父母的育兒分工不同,自然也很難平衡家庭和工作,但是這也不意味著父親不用承擔育兒責任,父親不能直接掏錢買孩子的成長,只顧給錢,而不起到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責任。這樣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到來不好的影響,孩子可能會父愛缺失。
父親應該如何高效陪伴孩子?
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就要注意要高效陪伴孩子,充分利用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一:不要總是帶著孩子玩手機
很多父親回到家後,就開始抱起手機不鬆手,和孩子的互動非常少不說,而且只要妻子讓自己看孩子,很多父親就直接把孩子抱過來,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玩手機,這樣一來,孩子和父親的互動全靠手機維持,孩子自然也會對父親的付出理解不夠透徹,過早讓孩子接觸手機,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有沉迷遊戲的傾向。
二:多與孩子分享
除此之外,父親也可以多與孩子分享自己得奇遇,小時候和家人相處的點滴,和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儘量多和孩子聊一些與自己有關的話題,孩子也會加深對爸爸的印象,對爸爸的形象也會有更深刻的見解,孩子也會越來越願意親近自己。
三: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父親可以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多與孩子溝通,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哪怕是流水帳般詢問方法,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關心,孩子也會非常開心。
四:父親多與孩子互動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父親也要多與孩子互動,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父親可以在空閒時間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拉近和孩子的距離,這樣孩子也會更快的接受父親,更親近父親。
育兒寄語:
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很多父母難以想像的,尤其是心思敏感的女孩子,父愛的缺失很容易讓孩子自卑,讓孩子膽小怯弱,甚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婚姻觀。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儘量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很多時候都無法彌補。
你又是怎樣看待這個女孩子的做法?你認為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現象的發生?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