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知識普及——馬來西亞巨龜

2021-01-21 百聞動物

馬來西亞巨龜,拉丁名為Orlitia borneensis,澤巨龜、巨龜科,屬於爬行綱、龜目、淡水龜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Malayan Giant Turtle。

其是一種暗黑色的龜,長著一塊狹長的,無圖案的黑色、褐色或灰色的背甲,腹甲呈灰白色。背甲長可達120釐米,頭較寬,吻部向上傾斜,鼻孔較大,上喙呈鋸齒狀,頭頂後部有鱗,頭頸背部呈黑褐色或淡灰褐色,腹部呈淡黃色或乳白色。背甲扁平呈長卵形,為黑褐色,每塊盾片中央有同心圓紋,背甲後緣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無雜色斑點。甲橋寬大,腋盾、胯盾較長。四肢背面灰黑色,腹面淡黃色,覆有大塊鱗片,趾、指均具強爪,趾指間具豐富蹼,尾適中。

此物種屬亞熱帶龜類,喜暖怕寒。雜食性,食豬、魚、牛肉及家禽內臟、黃粉蟲、人工混合飼料和瓜果蔬菜。馬來馬來西亞巨龜喜群居,在岸邊常見3~4隻龜共居一處。馬來馬來西亞巨龜的幼體性情溫順,不主動咬人,膽小,很少在有人時主動吃食。馬來馬來西亞巨龜的成體較野蠻,雖不如蛇鱷龜兇猛,但一旦被捕捉即會咬人。人工馴化飼養後的馬來馬來西亞巨龜膽大,易馴化且能表演動作,如吃食、爬樓梯等。馬來馬來西亞巨龜的生長速度快。一般體重達4千克時,已能產卵,每年5—10月間產卵。人工加溫飼養條件下,12月至次年3月也有產卵現象。卵重46~72克,卵是細長形的有易碎的硬殼,長徑60~80毫米,短徑35~43毫米。稚龜背甲長60毫米,甲殼上有很粗糙的紋理,背甲後部有明顯的鋸齒狀邊緣。加溫飼養下,馬來馬來西亞巨龜有不產卵的現象。

分布廣泛但主要是在婆羅洲。馬來西亞巨龜原產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等東南亞地區。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二級保護動物馬來西亞巨龜獲救-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二級保護動物馬來西亞巨龜獲救 2011/11/18 04:50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伍廣明 瀏覽:7216
  • 東南亞的巨型烏龜,馬來西亞巨龜,小知識分享
    有1條白色的橫線從嘴一直延伸到脖子處,幼年的馬來西亞巨龜在龜殼上有一個腫瘤狀的物體。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逐漸消失,龜殼摸起來也很光滑。馬來西亞巨龜的生活習性一.習慣馬來西亞巨龜屬於亞熱帶的烏龜,對嚴寒的忍耐力不是很好。在飼養的時候要額外注意,在食物上,屬於雜食性的動物。平時可以餵食各種肉類、動物內臟和水果蔬菜等飼料,對人工飼料也有很好的適口性。
  • 追隨「孤獨喬治」的腳步,揭開巨龜「長壽」的謎因!
    於是就有了對巨龜基因的探索解析。 然而,科學家們認為巨龜走向衰退的原因不僅僅是人類的擴張行為,還有歷史潛在因素。設想一種體型很大、繁殖又緩慢的動物被限制在一個小島上,而它們的配偶選擇又是有限的,這對於孤立的島嶼物種來說潛藏著災難性的衰退。即使有悠遠的生命歷史原因,人類依然無法推託自己加速巨龜種群滅絕的事實。但願這種帶有遠古基因的巨獸能被更多的世人知道,理解,關注!
  • 動物知識普及——伊河海豚
    伊河海豚,拉丁學名為Orcaella brevirostris,伊洛瓦底海豚、鰭海豚,英文名Irrawaddy dolphin,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獸亞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的一種動物。伊河海豚體型粗壯,軀體渾圓呈流線型。額隆大,頭部鈍而渾圓。
  • 動物知識普及——彩鷸
    彩鷸,拉丁學名為Rostratula benghalensis,英文名Painted Snipe,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鴴形目、彩鷸科、彩鷸屬的一種動物,定名人是Linnaeus,定名年代是1758年。
  • 動物知識普及——紅頸鳥翼鳳蝶
    紅頸鳥翼鳳蝶,拉丁名為是Trogonoptera brookiana(Wallace,1886),又名紅頸鳥翼蝶,英文名Trogonoptera brookiana ,屬於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鳳蝶科、鳳蝶亞科、紅頸鳳蝶亞屬的一種動物,地位是馬來西亞國蝶,
  • 河內還劍湖千年巨龜就這樣死了!
    1月19日傍晚,越南河內還劍湖一隻千年巨龜屍體被附近居民發現飄浮於水面,數百名好奇的市民駐足觀看。隨後警方封鎖了發現巨龜屍體的水域和附近岸邊。目前,巨龜死亡的原因正在調查。河內自然科學大學生物系教授何廷德博士介紹說,還劍湖中曾有4隻巨龜,其中3隻之前已陸續死亡,現在死的是最後一隻。這隻巨龜長約兩米,重約200多公斤。何教授認為,這隻巨龜不是本地品種,可能是黎利派人從別處帶來放入湖中的,一直存活至今,已近千年。
  • 家有寵物之飼養亞洲巨龜你不得不知的三件事
    亞洲巨龜作為是硬殼、半水棲性的亞洲水龜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之一,其背甲最大長度可達50cm,壽命一般約80年。相比其他體型差不多的龜其價格要小很多,而價格的減少促使更多的人願意飼養亞洲巨龜。目前養龜的情況今天要講的是飼養亞洲巨龜需要注意的三件事食量大,長得快亞洲巨龜是個大胃王,食性雜,肉類和青菜,網上購買的飼料都可以。
  • 廣西防城港邊防查獲18隻亞洲巨龜
    圖為查獲的巨龜。 李昱穎 攝中新網防城港9月8日電(張振國 李昱穎)廣西防城港公安邊防支隊橫江邊境檢查站8日披露,該檢查站日前查獲18隻涉嫌非法運輸的亞洲巨龜,其中最大的一隻重12.4公斤。圖為官兵在對巨龜進行登記檢查。 李昱穎 攝執勤官兵遂將車輛押至站內進行詳細檢查,並在車上兩個泡沫箱內發現一批體型較大、背甲呈灰褐色的活體烏龜。由於司機無法提供養殖證明、運輸出入境手續、檢驗檢疫證明等合法手續,該站遂將該批烏龜扣押。經查,該批烏龜為亞洲巨龜,共有18隻,最大的長48釐米,重12.4公斤,最小的長42釐米,重8.7公斤。
  • 馬來西亞將辦熱帶雨林植物和動物節
    據馬新社報導,以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美麗景觀而聞名的馬來西亞沙巴州,將在明年8月主辦「熱帶雨林植物和動物節」。位於西必洛(Sepilok)的「發現雨林中心」(RDC)被選為這個每兩年舉行一次活動的地點。這個活動首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為期1個月。沙巴州擁有獨特風景和植物與動物資源,總面積中有59%是受保護的雨林區。
  • 馬來西亞哪些專業含金量高?
    馬來西亞的旅遊業作為國家經濟支柱之一,在各個方面都被政府格外關照,所以馬來西亞的酒店管理專業就贏得很多國家學生的支持。 眾多國家知名大學的酒店管理學院,都紛紛和馬來西亞著名的大學、學院合作辦學,並且各大學校的酒店管理學院都坐落在各大酒店周圍,方便學生進行實習。
  • 野生動物樂園:馬來西亞蘭卡威群島
    蘭卡威群島是寶庫自然物種,在密集的叢林中裡生活著許多種類的野生動物。在蘭卡威群島,大約有200種候鳥和候鳥,如鶴、海鷹、犀鳥和馬來西亞魚鷹。蘭卡威的馬來西亞名稱「Langkawi」表示「鷹之海島」,老鷹是這個美麗島的符號,當你來到瓜鎮首都蘭卡威時,你可以看到巨鷹廣場上的展翅高飛老鹰鵰像。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二十七期】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歡迎大家積極加入到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中來,努力提升自我科學素養,為我縣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 此巨龜真相如何
    並且還有不少的民間組織來此地勘查,可是最後這隻巨龜卻不翼而飛了,並且還有傳聞聲稱因為這隻黃河巨龜,在當時還死了不少的老百姓,而這隻巨龜到底哪去了這也是許多人一直煩惱的原因。黃河巨龜的真相其實也沒與大家想的那麼玄之又玄,根據調查找到了當年打撈出巨龜的人的後裔據他所說,當年在黃河上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職業那就是黃河河鳧子(河鳧子是一種在黃河之上巡邏的,類似於道士之類可以在水中降妖伏鬼的職業),而當年打撈出巨龜的時候他的爺爺也是當時的當事人之一,由於他的爺爺是黃河上的河鳧子所以還是他爺爺下水給綁的繩子
  •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消失的生物為何出現?它到底在哪裡?
    因為在人類的發展之中,生物的種群受到了人類破壞的加劇,所以是「利弊共存」的問題,上面我們也說了,一些除了人類之外的野生動物群體也在加速滅絕或消失之中,只不過我們有時間也會迎來一些好消息,那就是滅絕或消失的動植物重現地球,下面我們就從一種生物的重現來說說消失或滅絕的生物為何出現。
  •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消失的生物為何出現?它到底在哪裡?
    因為在人類的發展之中,生物的種群受到了人類破壞的加劇,所以是「利弊共存」的問題,上面我們也說了,一些除了人類之外的野生動物群體也在加速滅絕或消失之中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 當然對於消失生物重現確實是一個好事情,
  • ...禁止直接或間接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及其相關產品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0年第105號(關於防止馬來西亞非洲馬瘟傳入我國的公告)2020年9月2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公布馬來西亞登嘉樓州(Terengganu)發生1起非洲馬瘟。為保護我國畜牧業安全,防止疫情傳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現公告如下:一、禁止直接或間接從馬來西亞輸入馬屬動物及其相關產品(源於馬屬動物未經加工或者雖經加工但仍有可能傳播疫病的產品)。二、禁止寄遞或攜帶來自馬來西亞的馬屬動物及其產品,一經發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 動物知識普及——甲殼亞門
    甲殼亞門,拉丁學名為Crustacea,別名是甲殼類,屬於節肢動物門的一種動物。其在形態結構上表現出多樣性,例如體形大小、體節數目、體軀劃分及附肢的分化都有較大的差異。在生活方式上絕大多數為海洋生,為海洋浮遊動物的重要成員,常被譽為海洋中的昆蟲,少數侵入淡水。
  • 全民科學素質知識普及專欄 | 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知識問答【第三十四期】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於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我縣各媒體平臺開設科普專欄,向廣大幹部群眾推送公民科學素質科普知識。歡迎大家積極加入到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中來,努力提升自我科學素養,為我縣經濟社會繁榮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