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高大的山脈裝點著大地,構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經過角逐,以下十座山峰脫穎而出
世界十大山峰分別為珠穆朗瑪峰、K2、幹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卓奧友峰、道拉吉裡峰、馬納斯盧峰、南迦帕爾巴特峰、安那布爾納峰。註:除K2之外,其餘山峰均屬於喜馬拉雅山脈
1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俗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被稱為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有兩種高度:登山者登上的是總體高度,尼泊爾等國採用的雪蓋高(總高)是8848米(29029英尺),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裸高即地質高度)為8844.43米(29017英尺),2010年起承認兩種高度的測量數據。
藏語「jo-mo glang-ma rib」(珠穆朗瑪)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語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瑪」應該理解成母象(在藏語裡,glang-ma有兩種意思:高山柳和母象)。
神話說珠穆朗瑪峰是長壽五天女所居住的宮室。 西方普遍稱這山峰作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是紀念英國人佔領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額菲爾士。尼泊爾語名是薩迦瑪塔,意思是「天空之女神」。這名字是尼泊爾政府20世紀60年代起名的。由於此前,尼泊爾人民沒有給這山峰起名,而政府由於政治原因沒有選擇音譯名稱。
2K2
K2,又被稱為K2峰,海拔8611米,「K」指喀喇崑崙山,「2」表示當時它是喀喇崑崙山脈第二座被考察的山峰,喬戈裡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
K2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K2被稱為「野蠻巨峰」,1950年到2012年的攀登死亡率高達26.5%。
「喬戈裡」,通常被認為是塔吉克語,意思是「高大雄偉」。K2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K2地處北緯35°52′55″、東經76°30′51″,位於喀喇崑崙山脈中段。K2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東部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西部在巴基斯坦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裡和阿奇裡·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K2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在冬季攀登成功的8000米級獨立山峰。
856年,印度人曾考察過喬戈裡的情況,全面的考察是英國人奧斯汀(Henry Haversham Godwin-Austen)於1861年完成的,他帶隊從喀喇崑崙山脈南側對山峰狀況和氣候條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察,故而K2曾一度被稱為奧斯汀峰,從一些有年代的地圖上還能反映出這一現象來。以個人的名字命名的山峰向來不被大多數人承認。
3幹城章嘉峰
幹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也常寫為Kanchenjunga),又叫「金城章嘉峰」、「康章忠格峰」,峰名Kanchenjunga原出藏語的四個字,通常翻譯為Kang-chen-dzo-nga或Yang-chhen-dzo-nga,在藏語和錫金語中的意思是「雪中五寶」,這從它有五個峰頂而得來的,並且其中四個峰頂的海拔在8400米以上。幹城章嘉峰地處東經88°08′48″、北緯27°42′09″,海拔8586米,是世界第三高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尼泊爾和印度邊界,1955年5月25日,英國登山隊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裡塞爾四人首次登上頂峰。20世紀60年代,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拍攝了電影《幹城章嘉峰》。
4洛子峰
洛子峰,英文名Lhotse,海拔8516米,地處北緯27°57′42''、東經86°56′00'',屬於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南面的山峰」,就因為它地處珠穆朗瑪峰以南3公裡處,兩者之間隔著一條山坳,即通常所說的「南坳」。珠穆朗瑪峰以北是章子峰。
藏語又稱洛子峰為「丁結協桑瑪」,意思是「青色美貌的仙女」。以山峰的北山脊與東南山脊為界,其東側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曲當鄉境內,其西側屬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5馬卡魯峰
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另有海拔8485米的測量數據),屬於喜馬拉雅山脈,地處東經87°05′20″、北緯27°53′23″,是世界第五高峰。西北方距珠穆朗瑪峰19.5公裡。馬卡魯峰沿西北—東南山脊為界,北部在中國西藏自治區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山體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坡谷中分布著巨大的冰川,冰川上有許多深淵般的巨大冰裂縫,冰崩雪崩都十分頻繁。1955年5月15日法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首次登上峰頂。
「Makalu」的稱謂是來自於梵語Maha-Kala,代表著大惡,也同樣是印度教中至高無上的溼婆神的別稱,她的性情反覆無常,時而冷酷無情,時而仁慈善良。馬卡魯峰在當地方言裡還有另一個名字-Kumba karna,意思是巨人。
馬卡魯,在藏語中為「黑色巨峰」之意,形容它那在強風之下呈裸露狀態的黑色山巖。
6卓奧友峰
卓奧友峰還有一個名字,叫「喬烏雅」。其中,「喬」是神的意思,而「烏雅」則是禿頭的意思。所以合起來便是「禿頭之神」。為什麼這麼叫它呢?藏族同胞
卓奧友峰便說,很久以前,喬烏雅和其他附近的6座高峰本來都是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後來喬馬雅偷偷喜歡上了隔岸相對的「第三女神」――珠穆朗瑪。珠穆朗瑪也很喜歡他。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珠穆朗瑪卻就近嫁給了馬卡魯峰。喬烏雅受此打擊,一蹶不振,便自己剃光了頭髮,發誓永不再娶,並把頭背對珠穆朗瑪向西扭去。於是我們今天看這一群山眾,大家都像眾星捧月般仰視著珠穆朗瑪峰,惟獨卓奧友峰卻獨自把頭轉向了西邊。 悽美的愛情故事,表達了當地居民對卓奧友峰的崇敬和喜愛。卓奧友峰每年都會迎來不少的信徒在它的腳下頂禮膜拜。
7道拉吉裡峰
道拉吉裡峰(又譯道拉吉利峰),即道拉吉裡Ⅰ峰(Ⅰ峰一般表示該峰為峰組的最高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尼泊爾境內,地處東經 83°29'36"、北緯28°41′49″,海拔8167米(另有海拔8172米的測量數據),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裡峰東距珠穆朗瑪峰約300公裡。
「道拉吉裡」在梵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山」。道拉吉裡峰因其山勢險惡,使人望而生畏,故又有「魔鬼峰」之稱。
8馬納斯盧峰
馬納斯魯峰又稱馬納斯盧Ⅰ峰,藏語稱之為庫湯格峰或庫湯山,意為平坦的地方,用以描述其寬大的頂部。英文名Manaslu,被尼泊爾人稱之為「崩傑」,意思是「堆起來的裝飾」,並視其為神山。Manaslu來源於梵語「Manasa」,「馬納」或「瑪納斯」是神靈,「魯」為土地,合譯「土地之神」。馬納斯魯峰海拔8163米(另有海拔8156米的測量數據),屬於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尼泊爾境內,是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西距安納普爾那峰64公裡。
馬納斯魯峰地處北緯28°33′01″、東經84°33′34″。馬納斯魯峰周圍群峰林立,除了主峰海拔8163米(26781英尺)外,還被3個7000米以上的山峰所拱衛:東峰7792米、東尖峰7895米、北峰7154米。周圍還有許多6000米以上的山峰簇擁。在眾多山峰的簇擁下,它顯得更為巍峨雄壯。
9南迦帕爾巴特峰
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烏爾都語: ,印地語: ),海拔8125米(另有海拔8126米的測量數據),是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爾巴特峰有5個峰頂,除海拔8125米的主峰外,北肩峰海拔8070米,南肩峰海拔8042米。南迦·帕爾巴特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位於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
Nanga Parbat在南亞次大陸的烏爾都語、印地語中都是「裸體之山」的意思(Nanga是光禿禿或者赤裸的意思, Parbat是山峰的意思),這是因為它附近沒有能與它相比的高山存在。此外,nanga一詞在梵語中同樣是「裸體」的意思。
南迦·帕爾巴特峰是世界第九高峰,是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的「地結」,海拔8125米(另有海拔8126米的測量數據),被印度河環繞。南迦·帕爾巴特峰的南面是世界上最大的巖壁——魯帕爾巖壁,有1萬5千英尺長。南迦·帕爾巴特峰的首次登頂是沿著一條狹窄的山脊線才得以成功。南迦·帕爾巴特峰的攀登死亡率極高,因此被稱為「殺人峰」。
10安那布爾納峰
安納布爾納峰(Annapurana),世界第十峰,海拔809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境內。Annapurana在當地語中有糧食供給者或收成之神的意思。
在1950年作為第一個被登到頂峰的海拔8,000米(26,000英尺)以上的山峰而聞名於世。這個榮譽屬於埃爾佐(Maurice Herzog)率領的法國登山隊,他和拉什納爾(Louis Lachenal)於1950年6月3日到達頂峰。安納布爾納第四峰於1955年5月30日被比勒(H。 Biller)、施泰因梅茨(H。 Steinmetz)和韋倫坎普(J。 Wellenkamp)攀抵頂峰;安納布爾納第二峰於1960年5月17日被羅伯次(James O。M。 Roberts)率領的遠徵隊的格蘭特(R。H。 Grant)與伯寧頓(C。J。 Bonington)攀登頂峰。1970年,一個婦女組成的日本登山隊登上了安納布爾納第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