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11:14:36
智通財經網2016年,港股市場波濤洶湧,好戲不斷,精彩紛呈。前有神州控股(00861)與廣電運通的奪權大戰,現有盈德氣體(02165)董事會和兩大股東的內戰,內鬥不斷升級之時,「門口的野蠻人」再來摻和一把,吃瓜群眾們過足了眼癮。
這場還在繼續的戰鬥,簡言之,就是盈德氣體三位加起來170多歲的創始人趙項題和Zhongguo Sun、Trevor Raymond Strutt之間的奪權大戰。以趙項題為代表的董事會主張聯合碧水源(300070)入駐,而Sun和Strutt二人死活不同意。近日,二人慾直接將公司股權全部賣給美國上市公司空氣化工產品(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代碼APD),導致盈德氣體三天漲超過35%,賺足了市場的眼球。
而盈德氣體三大創始人之間擦槍走火的由頭,還得從去年11月份的一則公告說起。
一則公告引發的「慘案」
2016年11月5日,盈德氣體發布了一則公告,稱碧水源將以每股3.2港元的價格認購盈德氣體3.78億股新股,佔盈德氣體已發行股本約20%。加上碧水源之前就持有4.21%的股份,認購完成後將成為第一大控股股東。
此外,公告還表示,罷免第一大股東Sun和第三大股東及Strutt(兩人共控制公司29.48%股權)的董事會主席、執行長及營運長、執行董事等職位。
職位被罷免,股份被攤薄,Sun和Strutt自然非常憤怒。
首先,二人多次向香港證監會投訴,指責碧水源與盈德氣體主席趙項題為一致行動人(二者持股超30%)。再者,二人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決定罷免盈德氣體全部執行董事,並要求將二人官復原職等。12月14日,二人更是在報紙上刊登公開信,將家醜外揚,火力全開。
盈德董事會、碧水源及主席趙項題隨即群起反擊,「別有用心」、「動機不純」、「魯莽」字眼隨處可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隨後,這場戰爭不斷升級,口水戰進一步發展為肉搏戰。12月19日,Sun和Strutt二人將以趙項題為首的董事會告上了法庭,大法院偏向Sun和Strutt二人,發出了臨時禁令,臨時禁止配售股份事項。但董事會表示,該法院指令僅為臨時禁令,不應被認為是對本案案情實質的裁定,正諮詢法律意見以解除該臨時禁令。
屋漏偏逢連夜雨,盈德氣體8.2億港元的外債將於2017年1月3日到期,如果不能還上,債權人可能採取清算公司的手段而導致破產。不過,盈德氣體最後得到了8.2億港元的境外銀行貸款,但新貸款的實際年利率約為銀行貸款利率的兩倍。換言之,由於股東間的鬥爭,盈德氣體無端要承擔額外的財務費用。
戰鬥第一回合結束,盈德氣體董事會和碧水源似乎敗走麥城,配售被擱置了。Sun、Strutt二人與董事會1:0暫時領先,不過盈德氣體董事會弄出了一個新方案,把配給碧水源的股分減半,降到1.89億股。
智通財經了解到,盈德氣體此前和碧水源的合作普遍被市場看好,其中花旗於11月8日發表研報表示,看好盈德氣體與碧水源協同效益,評級「買入」。不過,二者所謂的合作最後演變成盈德氣體一場內部戰鬥,現在看來,連平日裡高大上的投行也被盈德氣體「騙」了。
隨著盈德氣體內鬥的升級,各大行也紛紛順勢踩盈德氣體一腳。前不久被「騙」的花旗,隨後發文怒氣衝衝稱,盈德氣體配股一事受阻,以反映財務成本增加及債務違約風險,本行決定下調對其投資評級,由「買入」降至「賣出」,目標價調至2.5港元每股。
穆迪也跟風表示,盈徳氣體債務違約風險高,企業評級由「B3」至「Caa1 」;而惠譽認為,盈德氣體股東爭議持續可能對公司的業務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確認該公司長期外匯發行人違約評級「B +」,評級展望為負面。
「門口的野蠻人」
就在大行們紛紛調低評級之際,盈德氣體復牌後三日狂漲35%,大行們又被「啪啪啪」打臉,而已經賣出的散戶則無處訴苦,這個市場似乎誰也不能相信。
三日飆漲35%背後的「催化劑」便是,美國上市公司空氣化工產品向盈德發出收購意向書。此外,成立不久另一家獨立企業——星瑞(香港)接連兩次向盈德氣體發出信函,表示希望收購盈德氣體。而Sun和Strutt二人自然對空氣化工產品公司夾道歡迎,你搬來A股上市公司,我請來美股上市公司,堅決抗戰到底。
作為港股通標的之一的盈德氣體,既然可能被巨頭收購,這對於習慣了炒作併購重組概念的內地的股民來說,加上目前估值尚不算太高,自然不忘趁機炒一把撈一把。1月9日,盈德氣體現身港股通(深)十大成交活躍股,位居港股通(深)內資成交額第3位,內資總計成交2263.55萬港元。其中,買入1975.77萬港元,賣出287.79萬港元,淨買入1687.98萬港元。
1月10日,戰鬥的第二回合又打響了,盈德氣體再次召開了董事會,火藥味一如既往的十足。以趙項題為首的董事會,指責Sun和Strutt二人的「不端行為」,以及會上多數董事一致投贊成票追認罷免和調任Sun與Strutt、委任和調任董事會新成員,以及配股給予碧水源的議案。此外,就空氣化工產品的意向書,董事會公告表示「將就適當授權籤署保密協議及與空氣化工進一步討論事宜尋求法律建議」。
按道理來說,美國空氣化工產品自然不會輕易放棄盈德氣體這塊「肥肉」——號稱中國最大獨立工業氣體供應商。
智通財經了解到,美國空氣化工成立於1940年,其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2015年銷售額約99億美元,據Google金融數據,空氣化工目前市值320億美元,其擁有約18300名員工。此外,2015年,空氣化工在美國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84名。目前是世界第四大工業氣體公司,實力可謂非常強,遠遠強於市值只有540億元人民幣的碧水源。
空氣化工產品紮根中國市場已久,其於1987年進入中國,在深圳蛇口設立了一家氣體工廠,是西方的氣體公司在中國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
目前中國工業氣體市場的半壁江山已經被幾大國際巨頭佔領。其中,空氣化工產品2015年在華的銷售額達11.29億美元,略低於盈德氣體的約12億美元,但比2014年有兩位數的增長,且較其他幾家巨頭的增速最快。
如果空氣化工產品能夠順利收購盈德氣體,那麼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氣體供應商,遠遠超過德國的林德集團,進而成為中國市場的老大。
儘管2009年以來盈德氣體一直保持著「中國最大獨立工業氣體供應商」的地位,但近年來持續的擴張,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產能過剩,導致盈德氣體財務出現不小的問題,僅2016年上半年,流動資產淨值為-13.37億元人民幣,短期償債能力受到嚴重挑戰,加上創始人激烈的內鬥,盈德氣體或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至此,盈德氣體內鬥情況清晰可見。三位創始人的鬥爭來自於對公司融資方式的意見分歧,趙項題及多數董事更願意引入和盈德氣體有「親家」關係的碧水源(碧水源的股東、盈德氣體的董事之一都為何願平)。而Sun和Strutt兩位外國創始人更願意將公司全部賣給外資企業空氣化工。
不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於Sun和Strutt二人來說,引入碧水源意味著原一把手的職位被罷免,喪失控制權,所以才有針鋒對麥芒。
而對於以趙項題為首的董事會來說,似乎不願意看著公司就此沉淪,故欲引入大股東碧水源,繼續做大做強。但智通財經發現,碧水源的主營業務和盈德氣體不太相關:一個主攻汙水處理的環保企業和一個專注工業氣體的製造企業。目前董事會已決定終止向碧水源配售股份。
又或許矛盾早已經存在,Sun和Strutt二人或早就籌劃將盈德氣體高價出售給空氣化工,進而全身而退,但遭到趙項題、其他董事的強烈反對,後來才有董事會搬來「救兵」碧水源,罷免Sun和Strutt二人的董事會決議。
股價三天狂漲超35%,蹭蹭蹭往上漲的股價似乎預示著,市場也許站在Sun和Strutt二人一邊。
不過,三個創始人之間的鬥爭還在持續,最終受傷的是股東和公司,高層混戰勢必會影響正常經營,本已負債高企又被多家大行調低評級,融資更加困難了。
目前這場爭奪戰還在進行,誰是「炮灰」,誰又是勝者尚未得知,投資者還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