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的威力有多大?
核彈又稱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是利用和核反應的光熱輻射、電磁脈衝、衝擊波和輻射等造成殺傷力和破壞作用。同時,核彈爆炸還會造成大面積的核輻射汙染。這些輻射粒子中的少部分會隨著季風飄散在空中,大部分則是留在爆炸區域附近進行衰變。
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二應用在正式戰場上的核彈,僅僅1.7萬噸當量的「小男孩」原子彈在廣島投射後,爆炸的瞬間就造成了7萬日本平民的死亡。而在接下來的三天內,受到輻射、衝擊波等影響,陸陸續續有超過四萬人喪生。而在爆炸發生後的幾十年裡,核輻射仍然在影響著爆炸地區附近的日本人,他們因輻射導致得癌症的機率遠超普通人。
而1.7萬噸當量的原子彈於今天來說只能算作戰術核彈。這與當今作為戰略威懾而被各大國珍藏的核彈來說,簡直是砂礫和板磚的區別。目前人類有史以來已經製造出來並且成功試爆的最大當量的核武器,是來自蘇聯的「沙皇炸彈」,擁有5000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是「小男孩」的3800倍。
這枚核彈蘇聯一共造了兩枚。其中一枚已經用於試爆,另一枚則用於研究,目前保存在位於薩洛夫的核武器博物館內。一般來說,核武器試爆的選址,都會選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地勢平坦無遮掩物、便於評估核試驗效果的地方。
那有核試驗選擇在海上的嗎?
美國曾在1946年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進行過兩次核試驗,行動代號十字路口行動,包括代號Able的空爆核試驗和代號為Baker的水下核試驗。試驗中核彈爆炸產生的高溫迅速蒸發了體積巨大的海水,產生的氣體化成一個巨大的氣泡快速上升,直到衝破海面。
十字路口行動造成大量生物死亡,一些刺尾魚在吃了輻射範圍內的海藻後,海藻竟然會在魚體內發出異光。而魚的其他部位也因吸收了大量輻射,向外發出X光,足以見核彈爆炸帶來的危害。
不過,由於水下壓力巨大,核彈的威力並沒有陸地上那麼直接。美軍曾在海上進行過一次美國軍艦抗核彈爆炸的試驗。爆炸將200萬噸海水炸飛上天,又迅速落回地面。70艘試驗船隻中僅有20艘受創。
但是核彈爆炸汙染的海水沾染在軍艦各處。當幾天以後美國打算將這些軍艦拖回軍港時,才發現這個問題。而當時參與試驗的士兵由於未穿防護服也遭受到核輻射的影響,受創嚴重。
可見核彈雖然威力強大,但是同樣也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