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藍色的主旋律,生命就從其中誕生而出。它的面積比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還要大,裡面孕育著形形色色的神奇生命,在黑暗的深海裡,不時地閃爍著點點亮光,仿若深海裡的珍寶,這就是各種會發光的魚類,它們點綴著神秘的海底世界。
在馬來西亞群島的海域裡,有一種奇特的魚,叫蛤蟆魚,頭上長著一根長長的會發光的管子,就像是汽車的前大燈,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控制開關。這種魚體型有點大,就像小車一樣大小,但非常的懶惰,當它飢餓的時候就會打開前大燈,張著嘴等待獵物,吸引那些喜歡亮光的小魚自動送上門,就像一個釣魚的老司機,從不為吃飯發愁,吃飽後又把燈光「熄滅」,準備睡覺。
無獨有偶,在加勒比海大開曼島附近的深海裡也生活著一種電筒魚,它的眼睛下方長著一個類似電珠的東西,亮度很大,就像是手電筒發出的光,他的捕食是通過照亮周圍去主動獲取。當遇到危險時,它會迅速把燈熄滅,等敵人走後燈光又開始亮起。
其實,在海洋的世界裡會發光的魚的種類有很多,像角鯊,它通過皮膚裡的許多發光器官,發出強烈的綠色磷光。還有美國的光頭魚,它沒有眼睛,頭上長著的發光器就是它的眼睛,通過隱藏自己,再伸出長長的發光絲線來引誘捕獲食物。
美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將一個高靈敏的光度計放入海底270米深處,發現有的魚發出的光度比我們白天還要明亮的多。
發光魚可分為「自發光」和「它發光」,「它發光」就是體內寄生著一些會發光的細菌,這種細菌的體內會製造螢光素和螢光酶,像蛤蟆魚和閃光魚就是屬於這一種共生關係。它的發光原理是細菌體內製造的螢光酶具有催化螢光素的作用,在催化劑螢光酶的催化下螢光素可產生吸熱的現象,獲得能量,然後進行化學反應,生成氧化螢光素,並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大量的細菌聚集在一起,發出的光還是很強的。但是,很多魚類發出的光的顏色不盡相同,有的發出白光,有的魚發出的是藍光,還有的發出紅黃綠等五彩斑斕的光。
「自發光」魚是通過自身發出的光,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體表生長著能夠製造光亮的細胞。這些細胞能夠分泌出一種含磷的黏液,這種黏液一旦和血液中的氧相遇,就能發出光來。
在廣袤無際的海洋世界裡,這些會發光的魚就像夜晚點綴在天空的星星,它們給沒有陽光的深海和夜晚的海面帶來光明。這些色彩斑斕的發光生物,帶給我們一個夢幻般的「海底龍宮」世界,讓人類充滿著無盡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