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高考季還沒到,地球教育界·扛把子·中國又出大事了!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突然扔出一個重磅消息,正式宣布給新發現的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化學元素起了中文名字!
還記得上一年的新聞嗎?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
2016年新年伊始,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承認發現了4種新的元素。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
隨後,2016年6月8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正式宣布,將合成化學元素第113號(縮寫為Nh)、115號(Mc)、117號(Ts)和118號(Og)提名為化學新元素。
周期表第7排的圓滿就位,意味著第7排最後幾個缺口再也不能逼死強迫症了!你看,多賞心悅目,多和諧美滿↓
但是那時候我們的中文化學元素表還是這樣的,對於滿屏都是中文名但只有少數幾個是化學縮寫的畫面,也是另一種強迫症的痛啊。
而現在,這個中文化學元素表又要更新啦!說不定下學期就能在化學課本上看到它了。
事不宜遲,讓文字君帶領各位童鞋先行預習一遍!
113號元素Nihonium(Nh)中文名「」,漢語拼音nǐ。
這個元素是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在2004年發現的。它的命名過程簡直簡單又粗暴:
因為發現人是日本人,所以就以日本的國名Nihon(泥轟)命名了(⊙o⊙)?
真期待有一天咱們大中國的名字也出現在科學發現的命名上!
115號元素Moscovium(Mc)中文名「鏌」,漢語拼音mò。
這個元素是由俄羅斯杜布納(Dubna)聯合核子研究所在2003年發現的,名字來源於俄羅斯莫斯科的市名Moscow。
117號元素Tennessine(Ts)中文名「」,漢語拼音tián。
這個元素由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俄羅斯杜布納(Dubha)聯合核子研究所的科學家共同合成發現。
/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最後以美國田納西州的地名Tennessee的開頭命名。
118號元素Oganesson(Og)中文名「」,漢語拼音ào。
為了向超重元素合成先驅者、俄羅斯核物理學家尤裡·奧加涅相(Yuri Oganessian)致敬,研究人員將第118號元素命名為Oganesson(Og)。
/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尤裡·奧加涅相 /
這四個新元素名字中,「」和「鏌」是已有漢字,「」和「」是新造漢字。
按照1932年公布的《化學命名原則》,新元素的造字依據通常為:
金屬元素名稱用金字旁;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在常溫下為固、液、氣態的,分別以石字旁、三點水和氣字頭為偏旁,一般採用左右結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按照少造新字、符合國家漢字規範、發音靠近國際命名、避免與以前元素同音、使用簡化字、儘量避開常用字、儘量採用繁簡無差別的字這七條要求,此次定名的4個元素均為形聲字,讀音靠近國際命名。
/ 玉璽(資料圖) /
「」(nǐ)是康熙字典裡面的漢字,古讀xǐ,意思同「璽」,113號元素的命名形式是選用已有的古字並類推簡化。
「鏌」在古代又稱「幹莫 」,是古代名劍「幹將」、「莫邪」的並稱,泛指利劍。
/ 古劍(資料圖) /
115號元素用沒有常用義的古代劍名來命名,有利於保證科技用語的專業性,避免和生活用語混淆而產生歧義。
「」和「」是在選字未果的情況下造的新字。
因為氣字頭的漢字當中沒有發「ào」音的字,而「」的簡繁體沒有差異,有利於海峽兩岸和使用漢字的國家、地區間科技名詞術語的統一。
有沒有覺得我們國家的新元素定名嚴謹而科學呢?好了,課就上到這裡,童鞋們,下堂課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