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小學504班的同學在認真聽講
15日下午1:05,杭州蕭山區金山小學504班的同學走進學校新建的「雲教室」。通過立在教室前方的電子屏,他們見到了蕭山區大同小學503班、衢州市常山一小503班、新疆阿克蘇三小503班以及坐在隔壁教室的同學們。來自四地三區跨省的五年級同學,在「雲教室」共上一堂數學課。
金山小學徐明校長執教數學課,他首先向同學們拋出了一個問題——「什麼叫『雲教室』?是天上的雲嗎?」有同學回答,「我聽說過『古人云』」,四地三區的同學們哄堂大笑。徐校長解釋道,「雲」意味著智慧和共享,比如金山小學的課程,即使是9000多裡外的阿克蘇三小也能看到。徐明領著班上同學和外地同學問好後,正式開講「折線統計圖」。
金山小學504班的同學在認真聽講
每當徐明提出問題,四地三區的同學們爭前恐後地舉手。有些概念如「浴缸」,阿克蘇三小的同學不懂,徐明會專門予以講解。記者在現場看到,電子屏呈現著五個班的課堂全景,徐明能調節畫面大小和聲音高低,旁邊的電子黑板上播放教學課件。如有外地同學要回答問題,只需舉起桌上的號碼牌,徐明就能按號點名。要是同學們在紙上寫作業,其他課堂的老師把作業拍成照片,共享到電子黑板上。
常山一小503班爭相舉手回答問題
上完這堂課,常山一小503班的同學們打算晚上和父母分享感受。「我很驕傲!」 魯帥說,「老師講得有道理,讓我理解了折線圖。」同班同學王蟄發現,「真新鮮,原來數學和生活密切相關」。該校教導處主任張靜霞則說,徐老師上了一堂生活中的數學課。
「沒想到課程還能這樣設計,以後要多創造機會!」課後,阿克蘇三小副校長周蓮芳打電話告訴記者。她介紹,教室正前方是課程直播,畫面清晰,聲音響亮而且完全同步,就像真人課堂一樣。學生們覺得很新鮮也很有趣,認真聽得津津有味,而浙江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對三小老師們的觸動和益處很大。
今年8月份,浙江省教育廳印發《浙江省義務教育學校「城鄉攜手、同步課堂」試點工作方案》。徐明介紹,此後學校積極行動,藉助第三方力量研發軟體、設計平臺,先在校內課堂共享,再實現區域課堂共享。「此次試點特意選取了三所有代表性的學校,大同小學地處蕭山區最南面,常山一小地處浙江最西面,阿克蘇三小地處祖國最西面」。
徐明認為,雲課堂促進了教育資源、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共享,也減輕了老師們的負擔,提高了老師們的信息技術素養。今後,四地三區甚至更大範圍內的學校,在溝通好課程內容和時間的前提下,將實現常態化的互動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