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指尖上的便利」觸手可及

2021-01-12 瀟湘晨報

市民在江北戶證中心補辦舟山普陀的戶口簿。(江北公安分局供圖)

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是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支撐,對於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作為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城市,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領域同樣進行了深入探索,市本級和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推出了諸多通辦業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便利。

在這個過程中,寧波一方面學習了改革先行區域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又把「寧波模式」傳播到起步相對較晚的地區,並在相互交流和實際操作中共同完善提升。

長三角(甬舟)通辦窗口。(黃程攝)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

不久前,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少跑腿」、一站式的「跨省通辦」服務,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的辦事創業環境。

目前,服務專區已按照清單陸續接入電子社保卡申領、醫保電子憑證申領、學歷學位公證、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等近50個「跨省通辦」高頻事項。此外,專區還提供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備案、企業資質查詢、出口退稅查詢等190多項便民利企服務。為方便用戶進行選擇,專區對所有事項按照個人辦事和法人辦事進行分類,並根據不同主題、生命周期、辦事部門等對政務服務相關事項進行整合,便於企業群眾一鍵直達。

從區域上看,專區已接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川渝等區域政務服務專區,設置了省際「跨省通辦」專區、地方「跨省通辦」專區等服務,為經常需要在這些區域間跨省辦事的群眾提供便利。

據了解,「跨省通辦」服務專區還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APP、微信、百度、支付寶小程序等多個移動端進行訪問,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辦事指南、提交辦理材料、查詢辦理進度,體驗到更多「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的高效服務。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為例,現已接入社保、醫保、公積金、防疫、工商財稅等多個「跨省通辦」事項,方便企業和群眾進行「掌上」辦理。

慈谿、興仁、安龍異地通辦專窗。(黃程攝)

「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是學習改革經驗和傳播「寧波模式」的好途徑

只花了10分鐘,來自貴州興仁的韋滿港就在浙江慈谿辦好了停繳老家社保的手續——去年12月,韋滿港首次享受了兩地「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在慈谿工作的他,一直沒機會回老家辦理社保停繳手續。「社保兩頭繳納,既費錢又沒有意義,可是回老家又太遠。聽說有『跨省通辦』服務,就來附近的鎮便民服務中心試試,沒想到不僅能辦,速度還這麼快。」韋滿港說。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是慈谿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市,兩地在項目投資、企業用工等方面往來日益頻繁。按照現行的行政審批要求,在慈谿的興仁籍務工人員,很多民生事項仍需要返回興仁當地辦理,耗費時間精力,還需要支付往返路費,辦事成本較大。同樣,慈谿企業在興仁投資也會碰到項目審批等一系列手續,讓企業花費很多精力。去年8月,慈谿市政務服務辦與貴州省興仁市政務服務中心「遠程雲籤約」,開通「跨省通辦」服務,實現政務服務「進一家門、辦兩地事」。

去興仁投資辦廠的企業也在「跨省通辦」服務中嘗到了甜頭。寧波神馬集團在興仁設立的貴州驊駿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開展業務的過程中,涉及稅務登記法人實名認證等事項,辦理審批手續需要兩地來回跑,很不方便。有了「跨省通辦」這項服務,許多手續的辦理變得簡單高效。如稅務登記實名認證,由兩地政務部門聯手遠程協作,由慈谿市政務服務辦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身份進行確認,後期由企業經辦人帶著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去興仁辦理相關手續。

慈谿市政務服務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跨省通辦」服務開通以來,雖然辦理的業務不多,但是在合作過程中,通過深入交流,該市為中西部地區提供了改革的經驗。「這也是全面幫扶協作的一部分,特別是企業在中西部投資的業務提速之後,為當地脫貧攻堅提供了加速度。」該負責人說。

「跨省通辦」的另一個益處是相互學習經驗。去年10月15日,鎮海區與上海市楊浦區、嘉興市南湖區籤署三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備忘錄。按照合作備忘錄,三方以三地企業開辦「一件事」異地可辦、一日辦結為重點,以三地政務服務資源全面合作共享為核心,在整合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構建互通互辦窗口、保障數據和服務供給、提升監督管理能力、完善隊伍培育等方面加強交流互通,為三地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此前,鎮海區行政服務中心與楊浦、南湖兩區的行政服務中心,依託網絡、大數據、設立線下專窗辦理等手段,將企業開辦異地辦理涉及的不同地域、不同部門的單一環節、離散步驟整合為集成、集約辦理的「一件事」,現已實現企業開辦工商註冊登記、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稅控設備申領、社保參保開戶、公積金開戶等6個具體環節「一件事」異地可辦、一日辦結。

鎮海區政務服務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鎮海區選擇與楊浦區、南湖區合作,一方面是因為三地聯繫較為緊密,更重要的是向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學習改革經驗。「不久前,我們與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對方坦言,『向你們學習改革經驗是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跨市通辦」探索持續推進為區域一體化和政務服務一體化提供助力

相比較而言,省內的人員往來、經濟交流更為頻繁,我市在該領域的通辦探索起步更早。去年4月15日,寧波江北與舟山普陀兩區在全省率先試點推出部分戶籍業務「跨市通辦」舉措,常住江北的舟山普陀居民與常住普陀的寧波江北居民,可在兩地17個公安窗口任意就近申請辦理三大類33項戶籍業務,佔所有戶籍類業務的67.3%。經過近半年的試點後,去年10月12日,甬舟兩地正式實施戶籍業務「跨市通辦」。

在我市公安部門有關負責人看來,這項便民新舉措的實施意義非凡,它對推動甬舟一體化起到了添磚加瓦、集腋成裘的加成效應——從諸多小事入手,突破市域的壁壘,繼而達成許多大事,讓兩地之間互通有無,帶給市民實實在在的便利與紅利。

去年10月,寧海縣政務服務辦公室和台州市椒江區行政服務中心籤訂《椒江寧海政務服務事項兩地通辦協議》,原來需在本地辦理的部分政務服務事項,現在另一個地區也可「跨市通辦」。這是繼2019年10月寧波市寧海、象山和台州市三門三地政府籤訂《三門灣區域政務服務事項三地通辦協議》以來,寧海縣推進寧波都市圈、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的又一舉措。第一批可辦理清單涵蓋了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公安戶籍、出入境、婚姻登記、檔案查詢、氣象證明、交通業務等98個事項,涉及11個部門。此前推進的三地通辦中,已實現涵蓋公安戶籍管理、社保醫保服務、企業商事登記等惠民利企類事項的首期合作,共計100個事項。

去年12月,寧波、麗水政務服務一體化籤約儀式在麗水舉行,這標誌著甬麗政務服務一體化正式啟動。據悉,寧波和麗水兩地成立了「一網通辦」改革工作推進協調小組,積極拓展深化「一窗受理、受理分離、異地可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按照寧波、麗水兩地群眾與企業辦理跨區域事項的特點,根據先易後難、高頻優先的原則,兩地分期分批推進異地通辦事項。首批共梳理推出跨區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事項105個,聚焦民生領域,包括護照、機動車、港澳臺旅遊和醫保辦理等。同時,雙方還就相關事項的辦理流程、辦理模式等業務規範進行梳理並形成統一標準,確保「一網通辦」有效運作。

記者了解到,經雙方協商決定,甬麗兩地還將部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綜合自助服務機,將群眾需求量大、涉及面廣的證明查詢類78個通辦事項置入自助服務終端,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實現24小時服務。 記者黃程

製圖金雅男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47項政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
    為進一步強化台州路橋和富陽的政務服務交流合作,著力為兩地群眾和企業提供觸手可及的優質服務,日前,兩地結成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第一批通辦事項清單出爐異地辦理業務工作正式啟動目前,兩地共梳理出通辦事項47項,涉及公安、醫療、社保、市場監管、稅務、檔案、公積金、不動產等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內,辦事頻率高、反映最強烈、需求量較大、群眾獲得感強的政務服務事項。
  • 佛山市與南昌市將實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採取線上線下兩種模式
    中國發展網記者羅勉報導11月19日,佛山市與南昌市正式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開啟粵贛兩省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上的第一站。佛山市與南昌市是廣東省、江西省開展「跨省通辦」的試點城市。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政務服務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模式,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逐步實現兩地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老百姓異地「跨省通辦、一次辦成」,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
  • 上海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 13項業務實現跨省通辦
    為此,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手段,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構建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跨省通辦」服務體系,為申請人異地辦事提供了全新的路徑。據介紹,該系統上線後,已有6家企業在網上完成了申報,3家已完成了設立和變更手續。
  •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實現「跨省通辦」
    新華社濟南11月19日電(記者王志)19日,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在濟南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異地辦事「零跑動」 上海實現市場主體「跨省通辦」新路徑
    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便利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手段,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構建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跨省通辦」服務體系,為申請人異地辦事提供了全新的路徑。以往,各類市場主體異地辦事,常常需要「多地跑」「折返跑」,既增加了辦事成本,又降低了辦事體驗。
  •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營業執照在區行政服務大廳發出。
  • 蘭州市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志願者幫助外地企業辦證  11月30日,七裡河區政務服務中心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窗口,政務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小蘭幫辦」正從窗口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張嶄新的營業執照,準備通過快遞發往西安。這也標誌著我市第一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業務正式落地。  在蘭州可申辦黃河流域六省會城市營業執照  11月19日,我市與濟南、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銀川6個沿黃河流域省會城市籤訂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宣言》,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間企業登記等審批服務事項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跨省通辦」58個高頻事項 黃岡九江群眾辦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範學鰲、田甜)12月起,「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駕駛證公證」等58個高頻事項,在我省黃岡市與江西九江市的行政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實體辦事大廳「跨省通辦」,群眾不再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
  • 遼寧登記註冊業務「跨省通辦」 解決異地辦事「折返跑」
    中新網瀋陽1月6日電 (韓宏)記者6日從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省已實現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等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解決了市場主體和民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據介紹,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 「一門通辦」打造白山公安政務服務「旗艦店」
    全省公安政務服務「一門通辦」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後,白山市公安局按照省廳工作部署,迅速行動、搶抓機遇,將「一門通辦」改革試點作為局黨委重點工作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要求、高效率推進,10月12日,市公安局駐政務大廳「一門通辦」綜合服務窗口正式啟動運行,經過近兩個月運行,窗口服務質效顯著提升,獲得辦事群眾的廣泛好評。
  • 成德眉資服務同城化啟動 70項政務服務五地通辦
    11月18日,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第一期)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啟動儀式在金堂淮州新城舉行。當天,五地正式籤訂政務服務 同城化通辦協議,將居民身份證遺失補辦、社保卡查詢掛失、醫師執業註冊多機構備案、申報納稅、護照換發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70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跨區域通辦範圍。
  • 南京:氣象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城通辦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建東報導 為方便群眾辦事,解決「多跑路」的問題,2019年,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主動融入南京市「寧滿意」工程建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打造氣象政務服務「一城通」,助力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 濟陽區大力推行「全域通辦」初顯成效
    濟陽區大力推行「全域通辦」初顯成效 來源:濟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發布日期:2020-11-30 16:16 瀏覽次數:15 11月30日,濟陽區市民鄧先生在市民中心企業開辦專區「異地通辦」窗口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通過山東政務服務網提交了企業設立登記申請。
  • ...通辦」營業執照——黃岡九江安慶市場主體登記註冊不再「多地跑」
    黃岡日報訊(記者熊慶萍 通訊員劉勇)1月14日,個體工商戶陳光先在黃梅縣政務中心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網上申報,不到2小時就拿到了經營場所為九江市潯陽區天馬建材城的營業執照。這是全省辦理的首張市場主體「跨省通辦」營業執照,標誌著黃岡、九江、安慶三地企業開辦、變更等17項高頻商事事項不再「多地跑」。三地「跨省通辦」登記註冊事項,包括內資和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以及營業執照遺失補領、換發等。
  • 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2020年12月31日,全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暨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啟動,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審批事項的「跨省通辦」,即:深化「全程網辦」、規範辦理流程、優化辦理體驗,將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審批事項業務系統全面接入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申請人「單點登錄、全國漫遊、無感切換」。
  • 關於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調查問卷的結果反饋
    近年來,常州市深入貫徹落實常州市委市政府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越來越多的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為了解企業群眾在「一網通辦」中的難點堵點和意見建議,市政務辦於2020年10月27日至2020年11月26日進行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反饋如下: 一、在線調查基本情況: 1、您的職業? 黨政機關幹部佔0%,事業單位人員佔5.26%,基層幹部群眾佔5.26%,企業人員佔31.58%,其他佔57.9%。 2、您的年齡?
  • ...人士註冊使用「一網通辦」,市大數據中心將研究建設全流程英文...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一網通辦」如何為外資企業和境外人員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服務外資的廣度和深度?今天下午,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網通辦」境外人士註冊用戶已超過30萬,外資企業註冊用戶超過9萬家,市大數據中心將進一步以「一網通辦」為牽引構建完善的全方位服務體系,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一網通辦」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朱俊偉表示,今年11月6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會同市商務委等部門,發布了「一網通辦」國際版。
  • 市政數局派員參加廣東省政務服務優化提升專項工作培訓會
    2020年9月16-17日,廣東省政務服務優化提升專項工作培訓會在廣州黃埔區召開,省、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共160餘人參加了培訓。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魏文濤做開班動員和培訓小結。
  •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成立審批服務聯盟,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籤約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啟動儀式11月19日在濟南舉行。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宣言》,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企業登記等審批服務事項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