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江北戶證中心補辦舟山普陀的戶口簿。(江北公安分局供圖)
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是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支撐,對於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我市作為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城市,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領域同樣進行了深入探索,市本級和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推出了諸多通辦業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便利。
在這個過程中,寧波一方面學習了改革先行區域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又把「寧波模式」傳播到起步相對較晚的地區,並在相互交流和實際操作中共同完善提升。
長三角(甬舟)通辦窗口。(黃程攝)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上線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
不久前,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專區正式上線,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少跑腿」、一站式的「跨省通辦」服務,進一步優化企業和群眾的辦事創業環境。
目前,服務專區已按照清單陸續接入電子社保卡申領、醫保電子憑證申領、學歷學位公證、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等近50個「跨省通辦」高頻事項。此外,專區還提供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備案、企業資質查詢、出口退稅查詢等190多項便民利企服務。為方便用戶進行選擇,專區對所有事項按照個人辦事和法人辦事進行分類,並根據不同主題、生命周期、辦事部門等對政務服務相關事項進行整合,便於企業群眾一鍵直達。
從區域上看,專區已接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川渝等區域政務服務專區,設置了省際「跨省通辦」專區、地方「跨省通辦」專區等服務,為經常需要在這些區域間跨省辦事的群眾提供便利。
據了解,「跨省通辦」服務專區還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臺APP、微信、百度、支付寶小程序等多個移動端進行訪問,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辦事指南、提交辦理材料、查詢辦理進度,體驗到更多「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的高效服務。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跨省通辦」服務專區為例,現已接入社保、醫保、公積金、防疫、工商財稅等多個「跨省通辦」事項,方便企業和群眾進行「掌上」辦理。
慈谿、興仁、安龍異地通辦專窗。(黃程攝)
「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是學習改革經驗和傳播「寧波模式」的好途徑
只花了10分鐘,來自貴州興仁的韋滿港就在浙江慈谿辦好了停繳老家社保的手續——去年12月,韋滿港首次享受了兩地「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在慈谿工作的他,一直沒機會回老家辦理社保停繳手續。「社保兩頭繳納,既費錢又沒有意義,可是回老家又太遠。聽說有『跨省通辦』服務,就來附近的鎮便民服務中心試試,沒想到不僅能辦,速度還這麼快。」韋滿港說。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是慈谿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市,兩地在項目投資、企業用工等方面往來日益頻繁。按照現行的行政審批要求,在慈谿的興仁籍務工人員,很多民生事項仍需要返回興仁當地辦理,耗費時間精力,還需要支付往返路費,辦事成本較大。同樣,慈谿企業在興仁投資也會碰到項目審批等一系列手續,讓企業花費很多精力。去年8月,慈谿市政務服務辦與貴州省興仁市政務服務中心「遠程雲籤約」,開通「跨省通辦」服務,實現政務服務「進一家門、辦兩地事」。
去興仁投資辦廠的企業也在「跨省通辦」服務中嘗到了甜頭。寧波神馬集團在興仁設立的貴州驊駿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開展業務的過程中,涉及稅務登記法人實名認證等事項,辦理審批手續需要兩地來回跑,很不方便。有了「跨省通辦」這項服務,許多手續的辦理變得簡單高效。如稅務登記實名認證,由兩地政務部門聯手遠程協作,由慈谿市政務服務辦對企業法定代表人身份進行確認,後期由企業經辦人帶著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去興仁辦理相關手續。
慈谿市政務服務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跨省通辦」服務開通以來,雖然辦理的業務不多,但是在合作過程中,通過深入交流,該市為中西部地區提供了改革的經驗。「這也是全面幫扶協作的一部分,特別是企業在中西部投資的業務提速之後,為當地脫貧攻堅提供了加速度。」該負責人說。
「跨省通辦」的另一個益處是相互學習經驗。去年10月15日,鎮海區與上海市楊浦區、嘉興市南湖區籤署三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備忘錄。按照合作備忘錄,三方以三地企業開辦「一件事」異地可辦、一日辦結為重點,以三地政務服務資源全面合作共享為核心,在整合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構建互通互辦窗口、保障數據和服務供給、提升監督管理能力、完善隊伍培育等方面加強交流互通,為三地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此前,鎮海區行政服務中心與楊浦、南湖兩區的行政服務中心,依託網絡、大數據、設立線下專窗辦理等手段,將企業開辦異地辦理涉及的不同地域、不同部門的單一環節、離散步驟整合為集成、集約辦理的「一件事」,現已實現企業開辦工商註冊登記、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稅控設備申領、社保參保開戶、公積金開戶等6個具體環節「一件事」異地可辦、一日辦結。
鎮海區政務服務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鎮海區選擇與楊浦區、南湖區合作,一方面是因為三地聯繫較為緊密,更重要的是向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學習改革經驗。「不久前,我們與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戰略合作協議,對方坦言,『向你們學習改革經驗是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跨市通辦」探索持續推進為區域一體化和政務服務一體化提供助力
相比較而言,省內的人員往來、經濟交流更為頻繁,我市在該領域的通辦探索起步更早。去年4月15日,寧波江北與舟山普陀兩區在全省率先試點推出部分戶籍業務「跨市通辦」舉措,常住江北的舟山普陀居民與常住普陀的寧波江北居民,可在兩地17個公安窗口任意就近申請辦理三大類33項戶籍業務,佔所有戶籍類業務的67.3%。經過近半年的試點後,去年10月12日,甬舟兩地正式實施戶籍業務「跨市通辦」。
在我市公安部門有關負責人看來,這項便民新舉措的實施意義非凡,它對推動甬舟一體化起到了添磚加瓦、集腋成裘的加成效應——從諸多小事入手,突破市域的壁壘,繼而達成許多大事,讓兩地之間互通有無,帶給市民實實在在的便利與紅利。
去年10月,寧海縣政務服務辦公室和台州市椒江區行政服務中心籤訂《椒江寧海政務服務事項兩地通辦協議》,原來需在本地辦理的部分政務服務事項,現在另一個地區也可「跨市通辦」。這是繼2019年10月寧波市寧海、象山和台州市三門三地政府籤訂《三門灣區域政務服務事項三地通辦協議》以來,寧海縣推進寧波都市圈、長三角政務服務一體化的又一舉措。第一批可辦理清單涵蓋了企業開辦、投資項目、公安戶籍、出入境、婚姻登記、檔案查詢、氣象證明、交通業務等98個事項,涉及11個部門。此前推進的三地通辦中,已實現涵蓋公安戶籍管理、社保醫保服務、企業商事登記等惠民利企類事項的首期合作,共計100個事項。
去年12月,寧波、麗水政務服務一體化籤約儀式在麗水舉行,這標誌著甬麗政務服務一體化正式啟動。據悉,寧波和麗水兩地成立了「一網通辦」改革工作推進協調小組,積極拓展深化「一窗受理、受理分離、異地可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
按照寧波、麗水兩地群眾與企業辦理跨區域事項的特點,根據先易後難、高頻優先的原則,兩地分期分批推進異地通辦事項。首批共梳理推出跨區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事項105個,聚焦民生領域,包括護照、機動車、港澳臺旅遊和醫保辦理等。同時,雙方還就相關事項的辦理流程、辦理模式等業務規範進行梳理並形成統一標準,確保「一網通辦」有效運作。
記者了解到,經雙方協商決定,甬麗兩地還將部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綜合自助服務機,將群眾需求量大、涉及面廣的證明查詢類78個通辦事項置入自助服務終端,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實現24小時服務。 記者黃程
製圖金雅男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