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和富陽「結盟」!47項政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

2021-01-13 揚州身邊事

為進一步強化台州路橋和富陽的政務服務交流合作,著力為兩地群眾和企業提供觸手可及的優質服務,日前,兩地結成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第一批通辦事項清單出爐

異地辦理業務工作正式啟動

目前,兩地共梳理出通辦事項47項,涉及公安、醫療、社保、市場監管、稅務、檔案、公積金、不動產等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內,辦事頻率高、反映最強烈、需求量較大、群眾獲得感強的政務服務事項。

「跨區域通辦」

採用線上辦和現場辦兩種合作方式

線上辦理方式

線上辦依託浙江省政務服務網及APP等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由申請人自行或由通辦窗口人員輔助進行全流程全環節網上辦、掌上辦;需要提交紙質材料和證照送達的,通過郵遞的方式完成辦理。

線下辦理方式

現場辦,則通過「受辦分離」模式,申請人就近向所在地通辦窗口提出辦事申請,通辦窗口按規範要求進行線下代收代辦,將材料或信息推送(郵寄)業務屬地部門,由業務屬地部門在承諾時限內完成辦理,並郵遞紙質結果或網絡送達辦理結果。

為確保通辦工作順利推進,區行政服務中心已在前期組織開展了「跨區域通辦」綜合收件窗口人員輔導培訓,明確專人授權負責聯辦事項的諮詢、收件、審查、結果送達。

同時,在行政服務中心二樓設置「跨區域通辦」專窗,建立「跨區域通辦」授權信任機制,即甲乙雙方相互授權窗口受理人員和後臺審批人員「收件受理權、一次性告知權、原件核驗權、審批結果送達權」。

此外,為方便企業和群眾寄遞資料,兩地還建立了郵遞收件和管理機制,審批部門確需收取原件存檔、不便異地打證的事項,採用「快遞跑」取代「群眾跑」。

下一步,富陽將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浙江省政務服務網及杭州市「一窗受理」平臺,圍繞人口流動、生產要素流動,進一步拓展「跨省通辦」、「跨區域通辦」的範圍和深度,推出更多的通辦事項。同時,結合全國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政務2.0事項清單以及富陽已推行「一件事」清單,探索「一件事」異地通辦。

相關焦點

  •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指尖上的便利」觸手可及
    我市作為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城市,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領域同樣進行了深入探索,市本級和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推出了諸多通辦業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便利。在這個過程中,寧波一方面學習了改革先行區域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又把「寧波模式」傳播到起步相對較晚的地區,並在相互交流和實際操作中共同完善提升。
  • 成德眉資服務同城化啟動 70項政務服務五地通辦
    11月18日,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第一期)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啟動儀式在金堂淮州新城舉行。當天,五地正式籤訂政務服務 同城化通辦協議,將居民身份證遺失補辦、社保卡查詢掛失、醫師執業註冊多機構備案、申報納稅、護照換發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70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跨區域通辦範圍。
  • 南京:氣象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城通辦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建東報導 為方便群眾辦事,解決「多跑路」的問題,2019年,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主動融入南京市「寧滿意」工程建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打造氣象政務服務「一城通」,助力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 「一門通辦」打造白山公安政務服務「旗艦店」
    、高標準要求、高效率推進,10月12日,市公安局駐政務大廳「一門通辦」綜合服務窗口正式啟動運行,經過近兩個月運行,窗口服務質效顯著提升,獲得辦事群眾的廣泛好評。6個各警種業務專窗升級為「一門通辦」綜合窗口和一個綠色通道服務專區,配備具有綜合業務能力的全科民警,推進「前臺綜合受理審批、後臺統一窗口出件」的綜合服務模式,由「一事跑多窗」變「一窗辦多事」。
  • 佛山市與南昌市將實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採取線上線下兩種模式
    中國發展網記者羅勉報導11月19日,佛山市與南昌市正式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開啟粵贛兩省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上的第一站。佛山市與南昌市是廣東省、江西省開展「跨省通辦」的試點城市。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政務服務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模式,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逐步實現兩地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老百姓異地「跨省通辦、一次辦成」,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
  • 關於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調查問卷的結果反饋
    近年來,常州市深入貫徹落實常州市委市政府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越來越多的服務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 3、您在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時,優先選擇哪種渠道辦理? 政務服務網站佔52.63%,政務服務APP佔31.58%,各類政務服務小程序佔15.79%,實體辦事大廳佔63.16%,其他佔5.26%。 4、您辦理過的政務服務事項是否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 是佔36.84%,否佔63.16%。
  • 上海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 13項業務實現跨省通辦
    上海設立、註銷等13項業務已實現「跨省通辦」,外省市申請人可免於「多地跑」「折返跑」之苦。上海市場監管局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許婧)記者7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設立、註銷等13項業務已實現「跨省通辦」,外省市申請人可免於「多地跑」「折返跑」之苦。
  • 跨區域辦稅不用來回跑 納稅人省心又省力
    為解決企業跨區域辦稅多頭跑、多次跑等問題,各地稅務部門聚焦跨區域辦稅協調工作,通過推出徵管服務新舉措、更新在線通辦功能等方式,便利納稅人辦理跨區域涉稅事項,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11月30日,江津區首張「跨省通辦
  • 「跨省通辦」58個高頻事項 黃岡九江群眾辦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範學鰲、田甜)12月起,「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駕駛證公證」等58個高頻事項,在我省黃岡市與江西九江市的行政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實體辦事大廳「跨省通辦」,群眾不再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
  • 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2020年12月31日,全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暨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啟動,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審批事項的「跨省通辦」,即:深化「全程網辦」、規範辦理流程、優化辦理體驗,將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審批事項業務系統全面接入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申請人「單點登錄、全國漫遊、無感切換」。
  •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實現「跨省通辦」
    新華社濟南11月19日電(記者王志)19日,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在濟南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遼寧登記註冊業務「跨省通辦」 解決異地辦事「折返跑」
    中新網瀋陽1月6日電 (韓宏)記者6日從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省已實現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等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解決了市場主體和民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據介紹,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 異地辦事「零跑動」 上海實現市場主體「跨省通辦」新路徑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身在江蘇常州的沈先生通過無紙全程電子化方式成功在上海市松江區設立了上海聯聆貿易有限公司,並同步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成為首批享受「跨省通辦」服務的企業。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便利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手段,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構建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跨省通辦」服務體系,為申請人異地辦事提供了全新的路徑。以往,各類市場主體異地辦事,常常需要「多地跑」「折返跑」,既增加了辦事成本,又降低了辦事體驗。
  •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來回跑多地跑等堵點難點問題 甘肅推進高頻政務...
    《方案》分別發布了高頻政務服務「省內通辦」事項清單(137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138項)。根據《方案》,2020年年底前,完成40%的清單內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省內通辦」、國家發布的第一批事項「跨省通辦」。
  • ...通辦」營業執照——黃岡九江安慶市場主體登記註冊不再「多地跑」
    黃岡日報訊(記者熊慶萍 通訊員劉勇)1月14日,個體工商戶陳光先在黃梅縣政務中心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網上申報,不到2小時就拿到了經營場所為九江市潯陽區天馬建材城的營業執照。這是全省辦理的首張市場主體「跨省通辦」營業執照,標誌著黃岡、九江、安慶三地企業開辦、變更等17項高頻商事事項不再「多地跑」。三地「跨省通辦」登記註冊事項,包括內資和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以及營業執照遺失補領、換發等。
  • 全省政務管理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典型發言材料
    作為全國四個省份之一,我省所有地級市實現了與國家系統100%對接、100%實時共享。三是推動了「量變」向「質變」轉化。我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效體現為「四減少」,審批事項由71項壓減至47項,審批時限由236個工作日壓減至100-60個工作日以內,審批環節將71個事項串聯審批改革為4個審批階段並聯審批,報批材料從316份減少至174份。
  • 省政府部署推進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工作 孫東生出席
    孫東生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從企業和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加快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打通政府管理和服務領域的痛點難點堵點,實現更多事項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全力打造「政府職能有限,服務功能無限」的政府服務模式。
  • 疫情期間德州推出48項「秒批」事項,消毒劑生產企業衛生許可審批...
    一般性企業開辦只需0.5個工作日在德州,企業開辦6個事項合併為「一件事」,實現「一次網上申報、兩個環節辦結」,目前全市一般性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完成(營業執照申領、社保登記、醫保登記、住房公積金2個小時,公章刻制和涉稅辦理1.5小時),較省裡要求提速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