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登記註冊業務「跨省通辦」 解決異地辦事「折返跑」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瀋陽1月6日電 (韓宏)記者6日從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省已實現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等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解決了市場主體和民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

據介紹,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做好市場監管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方案》從「梳理完善通辦清單、統一業務規則和標準、深化全程網辦服務、拓展優化異地代收代辦和多地聯辦服務、做好業務系統對接工作、完成通辦事項實施清單匯聚、推進電子證照和電子文件應用」等方面明確了任務要求。目前,遼寧已實現包含全部登記註冊業務和特種設備、保健食品領域的17個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5項食品領域的生產經營許可事項實行「省內通辦」。

截至2020年末,遼寧已完成全部任務目標近7成。預計2021年底前將「跨省通辦」事項拓展到22項,同時增加6個「省內通辦」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和「省內通辦」事項全覆蓋。

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省通辦」和「省內通辦」工作的推行,打破了地域阻隔和部門壁壘,完善了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解決了市場主體和民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實現企業和民眾異地辦事「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完)

相關焦點

  • 異地辦事「零跑動」 上海實現市場主體「跨省通辦」新路徑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身在江蘇常州的沈先生通過無紙全程電子化方式成功在上海市松江區設立了上海聯聆貿易有限公司,並同步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成為首批享受「跨省通辦」服務的企業。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便利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手段,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構建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跨省通辦」服務體系,為申請人異地辦事提供了全新的路徑。以往,各類市場主體異地辦事,常常需要「多地跑」「折返跑」,既增加了辦事成本,又降低了辦事體驗。
  • 「跨省通辦」58個高頻事項 黃岡九江群眾辦事不再「多地跑、折返跑」
    湖北日報訊 (記者柯利華、通訊員範學鰲、田甜)12月起,「市場主體登記註冊、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駕駛證公證」等58個高頻事項,在我省黃岡市與江西九江市的行政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實體辦事大廳「跨省通辦」,群眾不再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
  • 上海創新「網際網路+窗口」服務模式 13項業務實現跨省通辦
    上海設立、註銷等13項業務已實現「跨省通辦」,外省市申請人可免於「多地跑」「折返跑」之苦。上海市場監管局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許婧)記者7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設立、註銷等13項業務已實現「跨省通辦」,外省市申請人可免於「多地跑」「折返跑」之苦。
  • 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
    2020年12月31日,全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暨市場監管部門審批事項「跨省通辦」啟動,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批審批事項的「跨省通辦」,即:深化「全程網辦」、規範辦理流程、優化辦理體驗,將市場監管部門相關審批事項業務系統全面接入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申請人「單點登錄、全國漫遊、無感切換」。
  • 甘肅省印發實施方案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來回跑」問題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推進「不來即享」,有效解決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來回跑」等堵點難點問題,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甘肅省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 ...通辦」營業執照——黃岡九江安慶市場主體登記註冊不再「多地跑」
    這是全省辦理的首張市場主體「跨省通辦」營業執照,標誌著黃岡、九江、安慶三地企業開辦、變更等17項高頻商事事項不再「多地跑」。三地「跨省通辦」登記註冊事項,包括內資和外資企業及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登記、變更登記、註銷登記,以及營業執照遺失補領、換發等。
  •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來回跑多地跑等堵點難點問題 甘肅推進高頻政務...
    解決群眾異地辦事來回跑多地跑等堵點難點問題甘肅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金鑫)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甘肅省推進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推進「不來即享」,著力解決群眾異地辦事「來回跑」「多地跑」等堵點難點問題。
  • 佛山市與南昌市將實現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採取線上線下兩種模式
    中國發展網記者羅勉報導11月19日,佛山市與南昌市正式籤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開啟粵贛兩省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上的第一站。佛山市與南昌市是廣東省、江西省開展「跨省通辦」的試點城市。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政務服務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合作內容,創新合作模式,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逐步實現兩地政務服務「業務通、系統通、數據通、證照通、用戶通」,推動企業和老百姓異地「跨省通辦、一次辦成」,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
  • 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指尖上的便利」觸手可及
    我市作為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城市,在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跨市通辦」領域同樣進行了深入探索,市本級和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推出了諸多通辦業務,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便利。在這個過程中,寧波一方面學習了改革先行區域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又把「寧波模式」傳播到起步相對較晚的地區,並在相互交流和實際操作中共同完善提升。
  •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實現「跨省通辦」
    新華社濟南11月19日電(記者王志)19日,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在濟南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蘭州市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志願者幫助外地企業辦證  11月30日,七裡河區政務服務中心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窗口,政務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小蘭幫辦」正從窗口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張嶄新的營業執照,準備通過快遞發往西安。這也標誌著我市第一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業務正式落地。  在蘭州可申辦黃河流域六省會城市營業執照  11月19日,我市與濟南、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銀川6個沿黃河流域省會城市籤訂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宣言》,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間企業登記等審批服務事項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不見面審批、辦事「零跑腿」,數字賦能廣州營商環境優化
    通過電子證照、雙向物流、網上支付等應用,推廣「不見面審批」,真正實現辦事「零跑腿」。推行容缺受理,避免企業因缺少非核心材料而來回跑,特別是疫情期間容缺受理了10多家企業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的生產企業除外)衛生許可(新證)」事項申請,助推企業較快取得生產消毒劑、衛生用品的資質許可,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數據共享。
  • 47項政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
    第一批通辦事項清單出爐異地辦理業務工作正式啟動目前,兩地共梳理出通辦事項47項,涉及公安、醫療、社保、市場監管、稅務、檔案、公積金、不動產等與企業發展、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內,辦事頻率高、反映最強烈、需求量較大、群眾獲得感強的政務服務事項。
  • 43項公積金業務可線上辦理
    相比線下排隊,線上辦理業務非常方便快捷。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從方便企業、職工辦事的角度出發,持續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及時開通單位事項和個人事項兩大類43項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主要提取業務,完善業務系統功能,支持「足不出戶」線上業務辦理。
  • 跨區域辦稅不用來回跑 納稅人省心又省力
    為解決企業跨區域辦稅多頭跑、多次跑等問題,各地稅務部門聚焦跨區域辦稅協調工作,通過推出徵管服務新舉措、更新在線通辦功能等方式,便利納稅人辦理跨區域涉稅事項,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江津發出首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 11月30日,江津區首張「跨省通辦
  • 浙江日報整版︱金華:改革添動能 「跑」出發展加速度
    註冊在上海市松江區的銘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疫情期間在永康市市場監管局窗口領取了變更後的營業執照,這是今年我省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服務」專窗發出的首份異地辦理營業執照,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金華鋪開試點,依託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窗,金華各縣(市、區)實現30個企業事項、17個個人事項在長三角26個城市群異地可辦。
  • 一事通辦 一次辦通 ——玉林優化營商環境掃描
    去年,該市開展各項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投資項目服務方式,推進「一事通辦」改革,讓群眾只跑一次就能辦完事,為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在去年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縣及縣級市、省級新區案例)十佳城市」榜單上,玉林市玉州區成為廣西唯一上榜的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