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省會城市成立審批服務聯盟,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

2020-12-05 瀟湘晨報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跨省通辦」籤約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啟動儀式11月19日在濟南舉行。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宣言》,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企業登記等審批服務事項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據介紹,今年以來,濟南市創新實施企業登記「全城通辦」、省會經濟圈「全域通辦」等多項舉措,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了便利化的服務,優化了營商環境,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如今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濟南市作為成員單位,又在黃河流域省會城市「跨省通辦」工作中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由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動對接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聯合推出商事登記「跨省通辦」服務模式,通過全程網辦為主、專窗代辦為輔、多地聯辦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對企業設立登記等10項商事登記高頻業務事項互通互辦,為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立體式的登記服務。

11月4日,濟南為家住西安的投資者孟女士發出了黃河流域省會城市第一張「跨省通辦」營業執照。隨後,西安、太原也相繼為濟南市民發出第一張陝西省和山西省「跨省通辦」營業執照。通過「跨省通辦」工作模式,申請人可通過網絡以全程電子化的形式進行申報,也可以選擇到聯盟各市政務服務大廳現場申請,受理或代辦地的登記機關與企業所在地的登記機關即時聯繫、郵寄材料,遠程進行審核發照。同時,聯盟各市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異地通辦」窗口或幫辦席,為投資者實施全方位的幫代辦服務。

「跨省通辦」的實施,不僅打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還為企業平均節約3到5天的來回時間,對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釋放市場活力、促進各省市經濟協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促進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帶經濟深度融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先行探索提供了有益經驗。(記者 晁明春 通訊員 鍾平平)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實現「跨省通辦」
    新華社濟南11月19日電(記者王志)19日,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太原、呼和浩特、鄭州、西安、蘭州、銀川等沿黃6個省會城市的審批服務管理機構在濟南正式籤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審批服務聯盟合作協議》,標誌著黃河流域省會城市商事登記正式進入「跨省通辦」新模式。
  • 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成立
    來自黃河流域7個省區17個黃河沿線城市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代表齊聚泉城濟南,聯合發起成立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城市聯盟,協同構建合作機制完善、發展活力強勁、帶動作用顯著的黃河流域綠色裝配式建築發展共同體,攜手推動黃河流域城市綠色裝配式建築高質量發展。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曉海出席大會並致辭,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陳勇代表與會17個城市宣讀《濟南宣言》。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6場,我們邀請到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冠偉,請他圍繞《觀大勢 謀大局 幹實事 全力提升省會位勢能級》,介紹我市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編制起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有關情況。
  • 黃河流域十大城市經濟排名!誰來扛起黃河經濟帶大旗?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經被明確為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沿黃經濟帶,振興北方經濟,使黃河、長江這兩條中國著名的大河在經濟上也能夠交相呼應,已經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政策的主要導向。、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 以中心城市建設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為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應著重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帶動引領作用,提升黃河流域綜合承載力和資源配置效率,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區域發展帶動作用  當前,我國正著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中心城市與城市群已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因此,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有助於增強黃河流域地區間經濟聯繫。黃河流域面積廣袤,部分城市群還處於形成和發展階段,城市間的經濟聯繫相對較弱。
  • 生態保護與協同創新 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鄭州大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多次召開研討會和專家報告會,成立「黃河生態保護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院」,集中力量開展研究,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 我國中部大省,七大水系佔了四個,省會靠近黃河卻是淮河流域
    中國是一個河流眾多的國家,擁有多條國際知名的河流,其中長江和黃河最為人熟知,雙雙擠進全球長度最長的五大榜單之中。另外像東北的黑龍江,也是一條長度和流域都很大的河流,西南部的瀾滄江更是著名的國際河流,因為流出國境之後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湄公河。
  • 劉以雷:聚焦核心問題 把握科學內涵 高起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黃河流域水土流失與黃河水患進行了長期大規模綜合治理,保障了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整個流域水資源極度匱乏,水資源開放利用率80%,遠超國際40%的生態警戒線。二是整個黃河流域60%的區域地處西部,存在一些與西部共性的問題如缺乏具有強經濟增長勢能的中心城市,產業鏈單薄,生產要素存量與質量不高,城市規模還有收縮跡象。三是共同治理和協同發展機制不健全,存在塊狀分割的碎片化管理,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尚未形成具有規模的分工協作。
  • 加大黃河流域對內對外開放力度 發揮暢通雙循環的龍頭引領作用
    在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濟南如何發揮好龍頭示範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董彥嶺認為,濟南具備更好的發展基礎空間和資源集聚能力。作為省會都市圈的核心,腹地面積廣闊,南北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東西貫通黃河流域沿線城市。
  • 新華財經|智庫對話:以城市合作拓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劉夢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新時代沿黃九省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和政策機遇。為探尋黃河流域城市合作共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中國經濟信息社日前在京舉辦「黃河流域城市發展合作」研討會。
  • 黃河文化融入城市品牌,濱州打造黃河流域明珠城市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一代代中華兒女廣蒙黃河鴻恩,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濱州是一座特殊的城市,黃河穿城而過,自鄒平市西北部入境,橫貫濱州,境內長度94公裡。濱州也是一座幸運的城市,黃河賜予濱州一條得天獨厚的絕美黃河風情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賦予黃河沿岸城市的責任使命。
  • 「歲末盤點瞰章丘」章丘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打造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
    上線「一窗受理」信息集成系統,建立從「叫號、受理、辦理、辦結、評價、監管」的「全流程、閉環式」管理運行體系;開發審批微客服,設置自助服務區,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自助可辦、即報即批、即批即得;大力推廣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的生成和應用,65項服務事項57類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實現同步制發、同步亮證,共有65個事項涉及60多個場景在業務辦理中實現電子證照代替紙質證照。
  •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上個月,我在甘肅考察期間專門調研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這次來又考察了黃河河南段防洪等相關工作。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有關部門也根據我的要求進行了認真研究。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一、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施懿宸:關於黃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建議
    2020年4月20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了《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以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黃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 ...黃河流域各區域用水指標 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黃河流域合理的水資源分配是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實現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加快「一帶一路」倡議的客觀需要,也是實現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必然要求。全國人大代表、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方蘭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沿黃地區要構建縱貫黃河的「幾」字形經濟帶,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短期內首先要進行合理的水資源分配。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一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瞄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C位」,東營正以「沿黃地市第一」的標準搶抓機遇、奮力奔跑,在實施國家戰略中重新審視自身、校準定位、聚力發展,將更多優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勝勢!「東營將切實擔當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抓住機遇搞好系統謀劃,加快推進實施重點項目,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大保護與東營高質量發展相得益彰。」市委書記李寬端如是說。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我們的城市 2020鄭州印記】「城事」系列之一 風生水起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提速「現在修了多條慢行道路,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感受黃河美景,真是太好了!」正和朋友在這裡遊玩的市民王霞高興地說。 如今,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黃河灘地公園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重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積極作為,謀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資源稟賦視角下環境規制對黃河流域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影響
    黃河流域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經濟帶,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開發工業帶,擁有支撐我國現代工業發展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等關鍵資源,其煤炭資源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 70%。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流域資源型城市為國民經濟實現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一種觀點認為,將來的經濟重點是內循環,不是往外賣。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叫「出海口」。青島叫「黃河流域出海口」,就更離譜。上海是長江出海口,主要因為水運,而不是鐵路。修個鐵路就是出海口,那所有沿海城市都可以算出海口……對此觀點不敢苟同,難道「內循環」就是不往外賣?就算你不往外賣好了,原料從哪來?全球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國佔7個,不往外賣?青島因為膠濟鐵路興起,一百多年前德國人為什麼要修膠濟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