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

2020-11-24 清華大學新聞網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

——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

通訊員 雷陳勇


楊晶教授

【課程簡介】

線性代數是19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一個數學分支,它在當代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是一門基礎理論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對幾何向量、空間的直線和平面、線性方程組的高斯(Gauss)消去法、行列式、矩陣代數、n維向量空間、向量的線性相關和線性無關性、矩陣的對角化和實對稱矩陣有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線性代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原理和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簡介】

楊晶,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教授。2006年獲得理學博士。曾獲清華大學骨幹青年教師,丘成桐中學生數學獎審稿人和複賽評委,入選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計劃;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代數數論,代數編碼與密碼學。主持、參加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清華大學長期講授代數類相關課程:線性代數1、2,幾何與代數1、2,抽象代數,應用近世代數,代數編碼理論等,深受清華學生喜愛,教學評估優秀。

眾所周知,線性代數是一門理工、經濟等專業本科生必修的數學基礎課。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矩陣、行列式,可以說是不少人學生時代的頭痛的記憶。然而,當這門古老的學科遇見在線學習的新浪潮時,又將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呢?或許,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楊晶教授開設的「簡明線性代數」慕課可以給我們一個嶄新的答案。

楊晶從2015年起在學堂在線平臺上開始開設「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整個課程上線共計9次,參與課程總人數近8萬人,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許多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基礎課,為什麼收到了如此多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好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近楊晶和他的「簡明線性代數」課程。

初衷——讓更多人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談及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楊晶說:「還是希望我們清華同學能夠聽到的課,能夠享受到的資源,能面向全社會的學習者開放,讓那些渴望知識的社會學習者能聽到清華的老師是怎麼上這些基礎課的。」楊晶希望這門課能夠成為清華優質教育資源藉助學堂在線的平臺向外開放的一個先鋒。

事實證明,楊晶對這門課的期望已經逐漸成為現實。課程開設以來,選課的近8萬學生來自於全國的各個省份,有不少邊疆地區(廣西,雲南,海南等地)的學生通過慕課平臺聆聽楊晶的講解,將中東部地區對優勢教育資源輻射全國。這門「簡明線性代數」課程一經開設,就在電子科技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的SPOC平臺先後上線,實現了高校間教育資源的共享。同時,也讓學有餘力的高中生得以提前一步學習大學知識,為高校人才選拔也提供了更多的參考維度。

「一次,我參加學堂在線組織的慕課交流活動,剛坐下來就有一個學生走過來和我打招呼,後來得知他之前選過我這門線性代數課,」楊晶談起之前偶遇「線上」學生的經歷時記憶猶新,「他早就已經工作了,但對這些知識一直都很感興趣。能看到我的課為這些社會學習者提供了幫助,十分欣慰。」

努力——調動各方資源全方位打造優質課程

而這門課之所以受到這麼多學生的歡迎,主要歸功於課程在授課內容、師生互動、課程考核三方面的創新和努力。

授課內容方面,這門課不同於傳統的線性代數教學模式,強調從幾何方面給出了代數概念的對應和解釋。在課程中,楊晶專門設計了一個章節來討論代數概念的幾何背景,藉助矩陣變換給出了線性變換的一個樸素的幾何模型,並給出用代數方法解決空間中二次曲面分類的應用等。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將「數」與「形」相結合,學習者通過對所學的數學原理及技能的運用,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也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創新的精神。

楊晶教授講授慕課

師生互動方面,課程充分運用了學堂在線的課程討論區功能,由課程助教負責及時在討論區回答同學們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課程還建立了定期的微信群交流討論,通過微信的方式進行線上答疑和交流,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關係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們更好、更快地掌握課程知識。

課程考核方面,課程基於在校生與社會學習者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規律,以及數學課程自身的特點(如:數學公式在線輸入的困難性等),參考了美國GRE的數學SUB考試的模式,建立了超過800題的題庫。學生最後的考核分數由每個視頻單元後的習題以及期末測試組成,具有較強的可信度和區分度。同時,課程組織了一年兩次的閉卷線下考試,考試命題與組織的流程接近於高考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為參加學習的、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統一、權威的能力水平評價。

未來——更精心的課程設計、更靈活的翻轉課堂

 楊晶坦言,數學課要讓同學們聽懂很難,但是讓學生們聽糊塗十分容易。把一門數學課教好很難,而網絡授課的形式無疑增加了這種難度,此時,一個巧妙的課程設計就尤為重要。「老師們應該講的,不是老師們知道的,而是學生們不知道的,老師們應該根據學生們掌握知識時的薄弱點來設計課程。」而這也是楊晶在下一階段希望對「簡明線性代數」課程做出的改進。

 同時,採用線上線下教學結合的模式,打造更加靈活的翻轉課堂,也是楊晶下一步努力的目標。「現在的慕課還只是單單的知識傳授,我們希望將來能探索更多的師生交互手段,更多地、更及時地獲得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反饋。」楊晶希望將來能夠增加學習過程中的信息採集點數量,運用大數據的技術更精準地刻畫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在教學中作出相應調整。

「我覺得從某個角度來說,把這個慕課做好比我多寫幾篇論文還要有意義,」楊晶微笑著說,「看我論文的或許只有幾個幾十個人,但是做好一門課,讓學生們在接下來其他專業課中學得更加順暢,影響的就是成千上萬的學生,而這些學生還會繼續去影響其他人,真的很有意義。」

我們相信,在楊晶和他團隊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有更多學習者通過「簡明線性代數」慕課去除對數學課的刻板印象,在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更廣泛的影響!

清華新聞網1月8日電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

相關焦點

  •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清華大學...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通訊員 雷陳勇或許,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楊晶教授開設的「簡明線性代數」慕課可以給我們一個嶄新的答案。楊晶從2015年起在學堂在線平臺上開始開設「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整個課程上線共計9次,參與課程總人數近8萬人,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許多人看來枯燥無味的數學基礎課,為什麼收到了如此多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好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近楊晶和他的「簡明線性代數」課程。
  • 【基礎課中的立德樹人】楊晶:往返於抽象與形象之間,體會數學之精妙
    大家好,我是數學科學系的楊晶,主要承擔 「線性代數」等代數類的數學課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錦囊: 楊晶 對很多理工科同學,線性代數是較為抽象的一門課,從初等數學到線性代數的思維跨度比微積分和概率統計要大不少。其中的抽象性和技巧性,曾讓不少同學苦惱。
  • 物理化學教學實驗不再枯燥 安徽規模最大VR實驗室揭牌
    該實驗室為國家出版融合發展(時代出版)重點實驗室子課題項目,通過VR眼鏡、手柄等設備虛擬真實物理、化學實驗過程,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有效補充課堂教學,讓課堂上的物理化學教學實驗不再枯燥。
  • 數學課上若有「這3種舉動」,孩子說不準是學霸,父母不用愁
    數學課上若有這3種舉動,孩子說不準是學霸,父母不用愁 1、主動在課堂上提出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 數學這門學科千變萬化
  • 孩子才上高一,數學課就完全聽不懂了,該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如果孩子在高一能夠打好基礎的話,等到高二和高三年級時,學習起來將會非常輕鬆,尤其是對於數學課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讓同學們挑選一門自認為最困難的科目,我想大多數同學都會選擇數學。數學這門科目真的是拉開分差的關鍵科目,數學成績好的同學輕輕鬆鬆考到130分不難,而數學成績差的同學可能連70分都考不到。
  • 這10本英文原版雜誌,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
    原標題:這10本英文原版雜誌,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
  • 在線數學課帶同學們學習關於鐘錶的相關知識點
    在線數學課平臺麥斯數學現在就來為同學們總結一下關於鐘錶上的知識點。1、時針、分針和秒針;在鐘錶的面上有3根指針,分別是時針、分針和秒針,其中時針走得最慢,秒針走得最快。以上就是在線數學課平臺麥斯數學給同學帶來的關於鐘錶上的知識點,在小學三年級,掌握這些知識點就夠了。隨著同學們學習知識的深入,還會有更多更加深入的知識,掌握好這些就是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掌握。
  • 課堂在「雲」上 四地三區跨省同上一堂數學課
    來自四地三區跨省的五年級同學,在「雲教室」共上一堂數學課。金山小學徐明校長執教數學課,他首先向同學們拋出了一個問題——「什麼叫『雲教室』?是天上的雲嗎?」有同學回答,「我聽說過『古人云』」,四地三區的同學們哄堂大笑。徐校長解釋道,「雲」意味著智慧和共享,比如金山小學的課程,即使是9000多裡外的阿克蘇三小也能看到。徐明領著班上同學和外地同學問好後,正式開講「折線統計圖」。
  • 北京赫德學校課堂觀察日記 春天裡的數學課
    原標題:北京赫德學校課堂觀察日記 春天裡的數學課數學家說,如果說語言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心聲,誘導人們的情感與了解,那麼數學就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智慧,引導人類的好奇、自尊和願望去認識真理,啟發想像與推理。那麼,數學和一塊菜地會有什麼樣的聯繫呢?近日,在北京赫德"種植中的數學"課堂上,孩子們就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種菜嘗試——怎樣種好一塊長3米寬2米的菜地。
  • 枯燥的數學課怎樣能生動有趣?數學名師的「趣味課堂」邀你去看看
    風趣的語言立即使抽象、複雜、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有趣,學生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三、有助於切實掌握概念廚師做菜少不了「佐料」,它能調劑人的味口,增強人的食慾。「小偏方」是教學的「佐料」佳品,特別是講授抽象、枯燥的概念時,「小偏方」的「佐料「作用就更顯突出。記得在講「球冠」的概念時,我帶了一隻小皮球,同學生:這是什麼?有的學生說是皮球,有的說是球,我問:是球嗎?如果我們不計球皮的厚度,應該叫什麼呢?學生答:球面。然後請學生說明球面與球的區別。
  • ...學生主動制「愛數學課」表情包-課程群 學生 定義域 微分同胚...
    數學課出現洋流路線圖  德語系學生龔婧婕的一條朋友圈帖子曾經獲得許多點讚,因為她記錄了一堂特別的數學課——課上,黑板驚現全球洋流路線圖,這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根據其中暖流的路線,老師又講回到了曲線率、變化率。配圖則是謝老師手握粉筆奮筆疾書,在佔了大半黑板的洋流圖上指點江山。
  • 讓運動不再枯燥,在充滿節奏的快樂氛圍中分泌你的多巴胺
    運動總是枯燥的,想要增加運動途中的樂趣,音樂的陪伴往往會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 天文臺的工作枯燥嗎?
    網友@張哲榕turbo 問道:「大家都說去天文臺工作都十分枯燥,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對於天文愛好者而言,去天文臺工作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那麼對於您而言,去天文臺工作是否真的如此枯燥乏味,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呢?
  • 上數學課都不用帶尺子了,哈哈哈
    上數學課都不用帶尺子了,哈哈哈  大家的腳都長的什麼樣呢?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位網友曬出的自己腳的照片,你們看看是不是和我們的腳有很大的不同,你的腳板也太直了吧!這樣的腳型確實是挺特別的。之後有網友表示,你這個腳型不錯,以後數學課不用帶尺子了。
  • 【教師風採】給數學課裡加點鹽——西工大教師潘璐璐的課程思政探索
    怎麼讓數學課有「思政」味兒?數學與思政,看似風馬牛不相及,要怎樣結合在一起呢?2018年,當接到「陝西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的比賽通知時,潘璐璐同樣一頭霧水,她坦誠地說:「其實每個老師都在做育人的工作,但是對於課程思政,當時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
  • 枯燥高數概念能被她寫成動人詩歌
    山東建築大學高數老師李冬豔 記者曹莫 通訊員王建華 攝  「極限」、「連續」等都是在學高等數學時繞不開的基礎概念,但它們枯燥乏味難以理解
  • 數學課解決剎車追尾 小學語文講懂詹天佑 3200多堂錄播課怎樣讓...
    原標題:數學課解決剎車追尾,小學語文講懂詹天佑,3200多堂錄播課怎樣讓課堂活起來  數學課上,建立數學模型,解決生活中的剎車追尾現象這不僅是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課,也是一節有意思的數學課。」    「用學生的邏輯來教學生」「把學習的責任還給學生」「老師不妨『傻』一點」……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天山學校校長焦勤看來,將書面的文字還原到鮮活的生活,課堂有「現場感」,學生才能有「獲得感」。    英語原版小說《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被翻拍成電影,深受學生喜愛。
  • 討厭數學的我,竟然在 VR 遊戲裡聽老外講了一堂數學課
    不過最近,一個叫查爾斯·庫伯(Charles Coomber)的人卻再次喚起了我對數學的記憶,因為這個來自加州 Chula Vista 學校的數學老師不但在今年最火的 VR 遊戲《半衰期:愛莉克斯》(Half-Life: Alyx)裡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數學課,還為我們解鎖了特殊時期老師給學生上課的最正確方式,不妨先來看看下面這段視頻。
  • 復旦五浦匯老師的數學課別具一格
    這時,用「詩教」整合一些數學史上的人文性材料,在數學課上把理性的知識與感性的詩歌融合在一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劉老師說,對古詩詞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庭的影響。祖父是清朝的秀才,父親就讀於復旦大學,師從陳望道先生,父親從小引導他讀《論語》、讀唐詩,浸潤傳統文化。雖然最終他和母親一樣成為了一名數學教師,但古詩詞儼然成為了一種情懷。
  • 5張圖,7個步驟,讓你的英語閱讀課不再枯燥
    而思維導圖基於聯想、無限延伸,使原本枯燥的黑白文字,用色彩斑瀾的可視化圖形來呈現,激發了學習者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