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於香港結束的「第2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全球總決賽」上,重慶八中渝北校區高一3班學生張韌孜,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齡段的267名記憶高手同臺競技,最終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層層闖關成世界記憶大師
據悉,世界腦力錦標賽全球總決賽分為城市賽、國家賽、世界賽,需要經過層層選拔才能晉級世界賽。在總決賽前,張韌孜還參加了在貴陽舉辦的「城市選拔賽」,在10個比賽項目中以7金2銀的優異成績獲得「少年組冠軍」,成功晉級在廣州舉辦的「中國總決賽」,且以優異成績入選「腦力錦標賽中國國家隊」。
想要在比賽中取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必須同時達到4個標準:1小時內記住1040個隨機數字、1小時內記住最少11副(572張)撲克牌、90秒內記住1副撲克牌、十個項目總成績3000分以上。
此次全球賽,張韌孜獲得了包括隨機撲克牌記憶項目、快速撲克牌記憶項目、隨機詞語記憶項目等多個項目一等獎、二等獎,以總分3358分的成績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
現場展示53秒記憶撲克牌
在學校,張韌孜現場為我們展示了一次「快速撲克牌」記憶。
一副撲克牌,除去大小王,還有52張。張韌孜左手接過記者隨機打亂的一副撲克牌,右手順勢按下計時器後,迅速打開撲克一張張記憶。為了確保準確率,在第一次記憶後,張韌孜又快速重頭記憶一遍。
在計時器顯示53秒後,張韌孜完成記憶,拿出另一副撲克牌依序擺出,一一對照,52張無一錯漏。「今天還是有點緊張,平時最好的成績是32秒。」在此次全球總決賽中,他在快速撲克記憶項目的成績是47秒。
如何快速記憶這些撲克?張韌孜以串聯故事法為例,每兩個數字發生一個圖像,用串聯思維將它們聯繫到一起,更生動有趣。他以旁邊的椅子為例,1和2就可以變成「椅兒」,6和4可以是「柳絲」,把這些連接成圖像並發生關係。「那麼就可以想像為,椅兒從柳絲上掉下來。」通過抽象轉換為具象的圖像。「總之,想像越離奇,記憶才越深刻,這就類似於一件平淡無奇的小事大家往往也就不會印象深刻。」
而並聯思維在地點上有順序先後,準確更高效。他以取快遞為例,結合併聯故事法記憶,對71425016的取件碼進行記憶,張韌孜按照自己的習慣,將7、1編為「錘子」,4、2為「柿兒」,5、0為「武林大刀」,1、6為「石榴」,每兩個圖像為一組,可以作為普通並聯來一起編故事。「場景發生在家裡,分別在鞋櫃、冰箱旁,兩個地點並聯發生。」
參加專業學習還不到一年
張韌孜回憶,小時候自己勤於背誦、樂於記憶,喜歡背誦古詩、記憶地圖,圖案。因為喜歡,幾乎每天會堅持背古詩。「那時候,我對記憶的認識完全就是一種熱愛,記憶也成為緊張學習之餘的一種調節。」
而真正開始接受專業訓練,是從初三暑期參加集訓營開始。「那時候,媽媽通過網課了解到記憶訓練,希望我也能系統學習,雖然在這之前我也對各種記憶方式有過探索,但是還不夠系統。」
張韌孜回憶,剛到北京參加集訓,一個班裡有100多人,幾乎人人都是記憶高手,學習難度不斷加大。「成天訓練的枯燥也逐漸代替了記憶帶給我的樂趣,再加上訓練成績不夠理想,自己的心理落差就更大了。」當時,張韌孜哭著提出放棄,被媽媽一口回絕。
「沒有退路,就只能一頭扎進去。」在兩三天後,張韌孜發現自己開始進入狀態,訓練成績也有所提高。「串聯故事法生動有趣,地點定位法準確高效,老師細緻、耐心地進行闡釋講解......」張韌孜驚喜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竟打開了記憶宮殿的大門,並學會利用圖像、符號、畫面、諧音有意無意地輔助自己記憶。
看到自己排名慢慢靠前,從小喜歡爭輸贏的他每天逼著自己比老師更嚴格,如果當天老師要求練30組撲克,自己就要練夠40組。「別人在玩兒的時候,自己在練習,覺得既然來了,就要付出。」在集訓的一次模擬測試中,張韌孜前期排名一直靠前,沒想到最後一個撲克項目有些緊張,最終比別人慢1秒而痛失獎牌。
張韌孜沉下心來總結這次失敗的教訓,「記憶比賽也許就是0.1秒的差距,就能讓自己被對手甩出幾十個名次,這就要求我在比賽中必須高度集中。」在不斷調整中,張韌孜心態逐漸平和,學會積極去面對失敗和落差。
「初中時,面對一次期末考試我可能都會緊張到失眠,現在我會學著調整心態,更注重過程。」張韌孜表示,在未來的比賽中,更希望去挑戰自己,而不是戰勝別人。
並非學霸,未來還想挑戰世界紀錄
1個小時內能記下1300個隨機數字、16副無序撲克牌,超強的記憶力對學習有沒有幫助?張韌孜坦言,自己數學成績一般,學習記憶其實對文科幫助更大。「通常同學們一個小時完成背誦的篇目,我結合各種記憶方法,在半小時就能完成。比如在古詩詞記憶上,大家都知道很多詩詞非常優美,我們可以想像其中的景象,比起幾句詩句,我想一幅畫面更容易記憶。」而在地理學科,因為從小喜歡地圖、路線,張韌孜還會背著將地圖、路線畫出來。
在集訓時,面對講臺上已經是世界記憶大師的師兄師姐,張韌孜也曾滿是羨慕。「當時,我想自己絕不可能成為世界記憶大師的,這次比賽終於讓我圓夢了。」一回到學校就投入緊張學習的張韌孜表示,接下裡主要還是抓學習,但自己還是會抽空繼續練習,未來還想繼續挑戰自己。「快速撲克牌記憶的世界紀錄是13秒,高中階段學習時間緊張,可能會在大學時去挑戰這一記錄吧。」
訓練之初是為高中學習做準備
媽媽雷自立是一名公務員,她回憶,一年前自己在網上接觸到記憶學習後,覺得還挺有意思,加上孩子進入初高中在學習上需要大量的記憶,這對學習肯定是有幫助的。「起初兒子有些排斥,作為家長也只能威逼利誘讓他去學習,在到北京參加集訓後,孩子才漸入佳境,還回來告訴我,自己對記憶學習有些相見恨晚。」
在這同時,雷自立為自己報名參加了網課學習。「在一年多的學習中,他取得的成績早已將我甩在了後面。」但現在媽媽雷自立卻依舊堅持每天打卡練習,甚至還為自己安排了學英語、手繪思維導圖。
「有人說,一流的家長做榜樣,所以我也儘量在學習,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帶動他,雖然因為年齡的原因,這些記憶的方法在我這裡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但還是想陪著孩子一起學下去。」在雷自立的朋友圈,每天都會寫一段英文、畫簡筆圖。
班主任鄒凌雲表示,張韌孜平時在班上很受同學歡迎,他也樂於與同學分享自己的記憶方法。在班級文化的展示活動中,鄒老師也曾鼓勵張韌孜走上舞臺,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撲克記憶。
多知道點
世界腦力錦標賽
世界腦力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是由「世界記憶之父」 託尼·博贊於1991年發起,由世界記憶運動理事會(WMSC)組織的世界最高級別的記憶力賽事。
世界腦力錦標賽頒發國際認可並世界通用的「世界記憶大師」證書,大賽的世界紀錄直接記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而無需審核。該賽事由英國王子導師「世界大腦先生」託尼·博贊和雷蒙德·基恩發起,已在英國、美國、德國、墨西哥、新加坡和中國等國家成功舉辦26屆,有力地推動了世界腦力運動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腦力運動成果在世界各國的交流推廣。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乙竹 文/圖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