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通過記憶把眾多打亂的人像與人名對應起來、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5000位……綜藝節目《最強大腦》上那些記憶力驚人的選手,往往讓電視機前的我們驚為天人。但你可能沒想過的是,你也有可能完成這些「驚人之舉」。瑞安塘下趙宅村1987年出生的小夥子林少波,通過後天記憶訓練,僅僅用了1年5個月的時間,便在剛結束不久的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林少波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驚人的記憶天賦,那麼「世界記憶大師」是如何煉成的呢?
首次參賽便拿下「大師」稱號
第24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月18日在成都舉辦,共設有十個競技項目,分別為人名頭像、馬拉松數字、抽象圖像、快速數字、歷史事件、馬拉松撲克、快速撲克、隨機詞彙、二進位以及聽說數字,分三天進行比賽,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280多名選手參賽。而要在此次大賽上取得「世界記憶大師」證書,還必須同時達到4個標準:一小時成功記憶1000個以上的無規則數字、一小時正確記憶10副以上打亂順序的撲克牌,2分鐘正確記憶一副打亂順序的撲克牌、十大項目總成績3000分以上。
林少波順利地拿到了「世界記憶大師」稱號。而這十個項目中,他的抽象圖像項目成績最好,15分鐘記住了300個無規則的抽象圖像;同時在2分鐘內記住2副牌的項目中,他也僅用了1分12秒。
「發揮比平時訓練要好,訓練時記憶一副打亂的牌最快也要48秒。」林少波說,這是他第一次參賽,並未想到能一擊必中,「今年參賽的選手都挺強的,不過最終只有90人拿到證書,還是挺幸運的。」
「破釜沉舟」辭職參加腦力訓練
實際上,這份幸運來得並不突然。報名參賽後,為了能更專業地訓練大腦記憶,林少波辭去了學校老師的工作,去年9月,還到武漢參加為期3個月的賽前集中培訓。
「之前的訓練隨意性比較強,在家裡訓練幹擾也比較多。」林少波說,為了改變自己說得多做得少的習慣,他破釜沉舟——辭職參加腦力訓練,「這也是因為我對這個抱著極大的興趣,將它當做夢想去實踐。而且我認為,這對我今後的發展會更有幫助。」
「他爸原來是反對的,現在找一份正式工作可不容易。」林少波的母親趙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堅持自己的夢想,他們最後也只有鼎力支持。
「實際上,我是先斬後奏的,去年7月就辭職了。」林少波笑著說。
沒有過人天賦也曾被「記不住」困擾
「『世界記憶大師』們大多沒有天賦異稟,而是後天訓練的。」說起這段經歷,林少波說,他也沒有驚人的記憶天賦,相反,他和大多數人一樣,經常會「記不住」。
「我從小就喜歡閱讀,但一直以來,讀過什麼記憶都不是很深刻,有時回想半天也想不起來。」林少波說,因為閱讀效率不高,前年7月他開始嘗試改變,想要尋找一個高效的、能夠記憶深刻的方法。
「我在網上搜索,剛好看到了中國第一個『世界記憶大師』張杰的一個視頻,了解到一個把數字轉換成圖像記憶的方法。」林少波說,之後他便到處找訓練大腦記憶的帖子及文章,嘗試著自學這種記憶法,並開始自我訓練,並經常與他人交流經驗。
「數字和圖像在大腦中的轉換,我主要利用諧音來轉換,比如『85』,我會把它想像成『白虎』,『37』就想像成『山雞。」林少波說,把1至100的數字逐漸對應轉換成圖片,他足足用了一個月,經常在腦子中進行關聯、想像,「起步還算簡單的,有些人可能還要快些,後面要隨機快速記憶就比較難了,不過只要在大腦中用得多了,圖像就會慢慢清晰起來,並不斷簡化,連接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記憶方法可通用聯想和想像很重要
林少波說,這種記憶法並不限於競技,日常學習中也可借鑑通用。
「我剛開始也是因為它對學習有幫助才去練的。」林少波說,訓練這種「圖像記憶法」,關鍵是在訓練過程中培養提高了專注力和耐力,慢慢使其成為一種習慣,「因為訓練時,不專注是記不住的,平時我們就是太不專注了。」
「小孩子的聯想能力和想像力更為豐富,主要要培養他們如何去運用,幫助記憶,包括要編一些小故事。」林少波笑著說,別看他這次在記憶撲克牌項目中發揮出色,實際上,剛開始他最討厭的就是撲克牌記憶。
「除了要把撲克牌轉換成圖像外,還要給他們編故事,按順序放。比如說,我腦中把整副牌放在一個房間的場景內,分別放置在桌上、沙發上、牆上等,桌上的兩張是紅桃K和紅桃7的話,就想像他們是紅色的桃子和耳機,桃子正戴著耳機在聽歌。」林少波說,52張撲克牌,要想像26個小故事,一個個小故事編下來,非常耗腦力。
再比如記憶詩詞,林少波把一句詩詞的第一個字當做一個記憶點,對第一個字展開聯想,再聯繫整句,將其擴展成一個場景來記憶,如此一來,看到第一個字就會記起整句。
「天才並不是天生的,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林少波說。
-新聞連結
世界腦力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是由「世界記憶之父」託尼·博贊於1991年發起,由世界記憶力運動委員會(WMSC)組織的世界最高級別的記憶力賽事。國際認可並世界通用的「世界記憶大師」證書就是由這項大賽頒發,大賽的世界紀錄直接記入世界吉尼斯紀錄而無需審核。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