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災是指狼群頻繁襲擊羊群或放養牧民,給人類或牛羊等相關畜牧業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或災難性後果。
1989年,國家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狼被列入保護範圍。 1998年,新疆牧民手中的槍陸續上繳,隨意槍殺野生動物的情況基本絕跡。此後,隨著牧民法律意識的增強、生態環境的恢復,狼的生存空間逐漸增大,數量也在逐年上升。狼是一種繁殖力很強的動物,母狼懷孕2個月後,就能生下3~9隻小狼,不到10年時間,狼的數量已經增加到影響牧民生產生活安全的程度。
2008年,新疆巴裡坤縣境內入冬以來連發嚴重的狼災,近五百隻羊慘死在狼牙下。2009年,新疆烏蘇境內的賽力克提牧場今秋以來發生了嚴重的狼災,以天山灰狼為主的狼群總數在100隻以上,已咬死600多隻牛羊,經濟損失達55萬元。2011年以來,新疆奇臺縣境內的託浪崗山區,這裡已先後數十次發生狼群襲擊牧民、牲畜事件,500多隻羊慘遭狼群咬殺死亡、失蹤。
針對狼災,當地牧民沒有應對之法,只能撥打邊防派出所的電話,邊防派出所只能採取防範措施,幫助牧民對付狼害。
為何新疆狼災時有發生?其實這是新疆生態鏈,缺少頂級掠食者導致的。
通常來說,在沒有人為幹涉的情況下,有老虎出沒的地方,就沒有大型的狼群。反之,沒有老虎的地方,無論是狼群的數量,還是狼的體型,都比較大。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老虎和狼同屬食物鏈最頂端的掠食者,無論是食物,還是地盤上,它們都是競爭關係,為了生存,它們彼此會產生很大的衝突,只要一有機會,都會把對方趕盡殺絕。然而無論從哪方面看,狼都不是老虎的對手,所以有老虎的地方,狼的數量都不會太多。
在清朝中期之前,新疆整體生態植被十分優越,新疆虎及其下屬的食物鏈體系保存還十分完整,新疆虎也廣泛分布於新疆中部腹地,由庫爾勒沿著孔雀河東至羅布泊一段,還包括天山和阿爾泰。
隨後,人們開始大規模地開展屯墾活動,屯墾活動讓新疆地區本來就脆弱的生態雪上加霜,使得新疆虎的生存領地大量縮減。加上毫無節制的捕殺,新疆虎逐漸消失。1916年,最後一隻新疆虎在葉爾羌河河畔死去,之後相繼在西亞和中亞各國絕跡。
新疆虎已經離開我們100多年了,人們仍很懷念它。哈薩克斯坦政府計劃重新引進與裏海虎(也叫新疆虎)基因高度相似的西伯利亞虎,讓該國已經滅絕50年的裏海虎重現。哈薩克斯坦是我國的鄰國,或許當該國的裏海虎繁盛之後,也會像現在的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虎一樣,流竄到我國定居,讓「新疆虎」重現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