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養寵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而且寵物類別也是五花八門,從最常見的狗、貓、魚、兔之類到一般人敬而遠之的毒蛇、鱷魚、蜘蛛、蜈蚣等,都有人飼養。那麼,古代人養寵物嗎?是的,古人也養寵物,像蟋蟀、龜、鶴、馬等,就常常被古人作為寵物飼養。當然,這些多是男人們的寵物,那麼,女子的寵物是什麼呢?鸚鵡,古代婦女飼養的最常見的寵物是鸚鵡。唐人朱慶餘有一首《宮中詞》詩:「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就是寫宮女們在自己養的鸚鵡面前不敢隨意說話。那麼,古代婦女為什麼要把鸚鵡作為寵物呢,這是有一定的淵源的。
據唐代《開元天寶遺事》的《鸚鵡告事篇》記載:長安城內有位名叫楊崇義的富豪,他祖上幾代人都很富有,收藏了很多精美的服飾和玩賞的寶物。楊崇義娶了劉氏為妻。劉氏生得天生麗質,有著傾國傾城的美貌,但卻是一個不守婦道之人。從開始與鄰居的兒子李弇眉來眼去最後發展到暗中通姦。劉氏婚內出軌不說,竟然深陷於這種畸形之戀,她對李弇的感情已經超過了她與楊崇義之間的感情。於是,這兩人萌發了殺害楊崇義的邪念。有一天,楊崇義喝醉了酒,回家後就在臥室裡睡著了,劉氏與李弇經過共同謀劃後,將楊崇義殺害了,把他的屍體埋進了一個枯井之中。當時,家中的僕人們和婢妾們並沒有察覺到這件事,唯有鳥架上的鸚鵡目睹了兇案的過程。
在謀殺了楊崇義之後,劉氏卻讓家童和僕人們四處尋找她的丈夫。在查無所獲之後,劉氏到官府報案,說她的丈夫沒有回家,估計是被別人殺害了。州府和郡縣中的官吏,不分晝夜的捕捉兇犯,涉嫌犯罪的人以及楊崇義的家童、僕人們都受到了審查,有一百多人被拷打和捶問,但還是沒有追查出有價值的線索。後來,縣令和官差們再次到楊崇義的家中摸排核查,那個架子上的鸚鵡,忽然鳴冤叫屈,縣令就把它從鳥架上取下,放到自己的手臂上,然後詢問它喊冤的原因。鸚鵡說:「殺害我家主人的兇手,是劉氏和李弇啊。」於是,官吏們抓住了劉氏並把她捆綁了起來,緊接著逮捕了李弇,將這二人關進了監獄,二人全都招認了犯罪事實。長安府尹將這件事寫成文案,然後向皇帝匯報。唐明皇感到非常驚奇,感嘆了很久。如此一來,劉氏和李弇都被官府依照刑法處死,唐明皇封鸚鵡為綠衣使者,並將它交給後宮中的侍女們餵養。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但我們知道,很多鸚鵡是會說話甚至有思想的,所以,這樣的事也未嘗不能發生。據說自此之後,鸚鵡就成為了閨中女子常常飼養的寵物,而她們飼養鸚鵡的目的也很明確,主為了是抬高自己的身價,證明自己的清白,表明自己是貞潔之婦,無事不可對人言。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