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棄屍街頭」、醫療殯葬體系不堪重負,淪為疫情「重災區...

2020-12-03 和訊

 

  「他們說新冠疫情在拉丁美洲不會那麼嚴重,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疾病,因為天氣炎熱,因為我們人口年輕,」薩爾瓦多總統布克萊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但是,看看厄瓜多的情況就知道了。」

  在過去的幾周裡,厄瓜多「棄屍街頭」的圖片和報導震驚了世界,也拉響了拉美防疫的警報。

  圖為厄瓜多衛生部4月17日公布的數據。來源:厄瓜多華人網

  厄瓜多是拉美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截至當地時間4月17日,厄瓜多全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450例(新增225例),佔檢測總數比例為28.6%,出院922例,死亡421例,疑似新冠肺炎死亡675例。

  死亡人數激增,紙箱代替棺木

  厄瓜多第一大城市瓜亞基爾市是疫情爆發中心,目前已確診4354人。

  隨著疫情擴散,醫院和殯儀館不堪重負,突然攀升的死亡人數令殯葬系統措手不及。

  有媒體報導稱,由於遺體的處理跟不上死亡人數的增加,瓜亞基爾市民被迫將遺體放家中,甚至街上。

  棺木仍然短缺,政府上周開始分發上千個紙箱,還專門設立了一條熱線,幫助那些需要將遺體從家中移走的家庭。

  圖片來源 / 環球網

  居住在瓜亞基爾的姚先生告訴21記者:

  「的確有一些遺體放置在外面,從視頻、照片來看,有些就發生在我們小區附近,但主要還是在城郊結合、比較貧困的地方。」

  「其實現在已經緩解很多了。目前還存在棺木不夠、用紙箱代替的情況,但『遺體亂丟在街上』的現象,至少我們(華人圈朋友)沒有親眼看到過,也沒看到當地媒體報導或聽過這方面的小道消息。很多外媒用的標題讓人產生聯想,覺得瓜亞基爾非常恐怖,個人感覺還是有些誇張了。」

  瓜亞基爾是全國經貿、金融、航運重鎮,居住著大量中國僑民。

  去年10月,首都基多爆發大規模罷工、示威活動,抗議政府取消燃油補貼,厄瓜多政府機關臨時由基多遷至瓜亞基爾。

  據媒體報導,這個有著300萬人口的港口城市,3月份的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1500人。

  瓜亞基爾市長Cynthia Viteri說,這些人並不都是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由於醫院擠滿了重症病人,產婦沒有安全的條件分娩,不少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的病人也因難以得到救治而病逝。

  瓜亞基爾所屬的瓜亞斯省,4月前兩周登記死亡人數比往年平均死亡人數多5700人。

  姚先生對21記者說:

  「相對來說,厄瓜多總體新冠死亡病例並不是特別多,但是疫情造成遺體的處理能力突然下降。一些人因為感染或疑似新冠肺炎在家中去世,家人擔心病毒傳播,只好把遺體放到外面。一些自然死亡或其他原因死亡的人,也不能像以往那樣被及時收走。」

  在巨大的壓力下,厄瓜多政府指派由警方和軍方組成的應急小組,協助處理遺體。

  圖片來源 / 環球網

  應急小組負責人Jorge Wated表示,出現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幾家殯儀館擔心處理遺體會導致感染,在此特殊期間選擇了關門停業。

  華盛頓智庫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CEPR) 高級分析師Guillaume Long 4月16日撰文指出,隨著死亡病例不斷增加,而政府沒有幹預殯儀館或動員其他私人資產,如冷藏車等,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這一瓶頸又導致其他死因的遺體不能及時安葬,於是系統崩潰了。

  有報導稱,在過去的兩周裡,應急小組從瓜亞基爾的醫院和家庭中收走了近1900具遺體。

  當前,瓜亞基爾的檢測試劑盒和其他醫療物資嚴重短缺,Cynthia Viteri稱,疫情還未達到峰值,情形十分嚴重。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巖峰看來:出現未能及時收屍的情況反映了政府初期的手足無措,火葬場、墓地的接納能力不足,但並不能說國家陷入了治理危機。

  他對21記者稱,厄瓜多是拉美國家中採取隔離措施最早、相對最堅決的國家之一,近期病例增速較其他拉美國家也有放緩,再堅持一段時間有望看到效果。

  厄瓜多總統莫雷諾表示,近10天以來,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速放緩,增長率由28.1%降至4.4%。

  「很多拉美國家大城市人口集中,傳播風險大。但厄瓜多城市的人口不算特別多,因此像巴西那樣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不高。但厄瓜多是高原,如果人本身肺部有疾病,新冠肺炎的致死率會比較高。」孫巖峰說。

  何以淪為「重災區」?

  圖片來源 / 央視

  厄瓜多緣何成為拉美疫情的「重災區」?

  孫巖峰對21記者指出:

  厄瓜多與南歐國家人員往來密切,很多人趁狂歡節假期探親訪友,再加上厄瓜多政府對歐洲輸入風險不夠重視,本身醫療防護水平偏低,導致厄瓜多相對拉美其他國家受疫情衝擊更大。

  在歐洲疫情的風暴中心西班牙,生活著約40萬厄瓜多僑民和勞工。隨著疫情爆發,西班牙各地的企業停擺,他們也開始紛紛「返鄉」。不過,新冠病毒實際上是2、3月份從歐洲度假回來的厄瓜多人傳進來的。

  2月29日,厄瓜多報告了首例新冠確診病例——一位71歲的厄瓜多籍女士,從馬德裡飛抵瓜亞基爾後出現症狀,這使厄瓜多成為繼巴西和墨西哥之後第三個報告新冠病例的拉美國家。

  當天下午,政府稱追蹤到149名密切接觸者,第二天宣布又有6人確診,而實際感染人數遠高於此。

  在Guillaume Long看來,厄瓜多防疫措施不僅來得晚,實施起來也頗為遲緩。3月4日,政府還批准了在瓜亞基爾舉行「解放者杯」足球賽,超過17000人參加了活動,許多批評者認為這是瓜亞基爾疫情大爆發的罪魁禍首。3月8日還舉行另一場規模較小的全國聯賽。到3月中旬,儘管感染人數迅速上升,但瓜亞基爾人還沒開始保持「社交距離」,周末還跑到海灘上聚集。

  3月12日,厄瓜多政府宣布全國學校停課,要求所有從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以及中國入境厄瓜多的人自我隔離14天,並禁止250人以上集會;

  3月13日報告了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3月17日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實施無限期宵禁(當前為14時至次日5時)、公民除特殊情況外不得外出,禁止所有人經航空、陸路和海路入境,暫停全國交通,取消所有集會和大型公共活動。

  今年是姚先生到厄瓜多的第15個年頭,他是福建人,在當地一家服裝百貨公司工作。

  「政府反應很快,但是漏洞太多了。」

  姚先生告訴21記者,雖然厄瓜多很早就封城、封國,但內部的措施並不到位,在疫情初期還不嚴重時,沒能及時追蹤所有的感染源並阻斷,導致現在疫情不斷惡化。

  有分析認為,厄瓜多實際感染病例比官方數字要高得多,較低的檢測率意味著許多病例可能還沒被發現。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多數確診病人是居家隔離,如果不收治隔離,食物採購供給沒有統一管理,傳染源就沒辦法完全阻斷,風險永遠存在。」

  姚先生說,「從數據就可以看出,厄瓜多醫院的收治能力並不高。截至17日,只有234人住院,141人正在等待住院,大部分感染病例都處於居家隔離狀態。」

  世界銀行和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厄瓜多平均每1000名居民擁有1.5張病床,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平均每1000人擁有的病床數為2.2張。

  在與IMF達成貸款協議,承諾削減赤字的壓力之下,厄瓜多削減了公共衛生方面的預算,這也是應對不力的原因之一。

  Guillaume Long在文中指出,2019年,厄瓜多公共醫療投資從2017年的3.06億美元下降至1.3億美元。在疫情爆發前幾天,衛生保健工會Osumtransa抗議稱,在狂歡節期間(2月22日至25日),有2500到3500名醫護工作者被告知合同終止。

  近日,荷蘭國際社會研究所發現,僅在厄瓜多衛生部內部,2019年就有3680名公共衛生工作者被解僱,佔該部門總人數的4.5%。2019年11月,厄瓜多終止了與古巴的衛生合作協議,400名古巴醫生在年底前被送回國。

  脆弱經濟再遭打擊

  為應對疫情,瓜亞基爾市政府發布新規,公民出入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違者第一次罰款80美元,第二次罰款160美元。

  姚先生告訴記者,華人圈相對注意自我防護,都意識到疫情不會很快結束,所以很早就備了口罩。「現在很多華人感冒都不敢去醫院,怕會交叉感染。」

  姚先生從3月1日開始就很少出門了。除了一些賣日用品和必需品的商鋪,瓜亞基爾市所有商店都已停業。為避免外出,不少華人選擇從「跑腿」等處購買價格較高的食品。

  「這裡大部分商業活動都停了,」 姚先生說,為避免員工之間的接觸和感染,自己所在的公司在疫情初期就暫停了運營。

  「我們在當地的工廠工人比較多,而且他們上下班主要是坐公交車,如果有一個人感染,後果難以想像。」

  瓜亞基爾有很大一部分勞動力在非正式就業崗位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呆在家中就相當於斷了生計。3月底,厄瓜多政府宣布,將於4月和5月為月收入低於基本工資者(400美元)和無薪居家者發放應急補貼,分兩次等額發放,每次60美元。這對很多掙扎在貧困線下的人來說是「救命錢」,但對於另一些人,補貼完全不足以維持生活。

  在瓜亞基爾感染嚴重的貧困社區,不少人仍繼續外出打工或尋找食物。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新冠疫情使本就脆弱的厄瓜多經濟「雪上加霜」。石油業是厄瓜多第一大經濟支柱,油價持續下跌使財政收入受到重創。近日,泥石流造成兩條主要的石油管道受損,原油運輸被迫中斷,進一步造成部分油田停產。

  IMF預計2020年厄瓜多經濟將下滑6.3%,為1967年以來最嚴重衰退,降幅排拉美地區第三。委內瑞拉和墨西哥將是經濟衰退前兩名,預計GDP分別下滑15%和6.6%。

  據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報告,2020年拉美加勒比地區(不包括委內瑞拉在內)的GDP將下降4.6%,新冠疫情加劇了嚴重的供應衝擊。來自中國和G7國家的需求大幅下降,影響到南美的大宗商品出口國、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製造業產品和服務出口國。旅遊業崩潰對部分加勒比國家造成嚴重影響。

  「華人大多對收入都看得開,畢竟也沒有更多的選項給我們。」談到疫情對業務的影響,姚先生語氣中透著一絲無奈。

  本期編輯 劉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棄屍街頭」、醫療殯葬體系承壓 厄瓜多為何淪為拉美疫情重災區
    「他們說新冠疫情在拉丁美洲不會那麼嚴重,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疾病,因為天氣炎熱,因為我們人口年輕,」薩爾瓦多總統布克萊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但是,看看厄瓜多的情況就知道了。」在過去的幾周裡,厄瓜多「棄屍街頭」的圖片和報導震驚了世界,也拉響了拉美防疫的警報。
  • 一片紅,美國49個州成疫情重災區!拜登連線抗疫護士忍不住落淚
    美國疫情告急,49個州淪為重災區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以來,美國的確診病例數就一直處於領先位置。據海外網11月21日消息,截止最新數據,美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了1227萬例,累計死亡則逼近26萬例。最直觀的,從美國疫情分布圖看,各州一片紅。
  • 臺灣殯葬業洗屍水進入飲用水源 大陸殯儀館環評怎麼搞?
    該消息稱,竹東鎮的殯葬業者被爆出將未處理的洗屍水,直接就排入頭前溪,臺灣70萬同胞的飲用水恐要喝洗屍水。由此引申,小編扒一扒大陸殯儀館的環保管理。我國殯葬行業的管理在我國大陸,有一種居民服務業叫「殯葬服務」,是指與殯葬有關的各類服務。
  • 美疫情死亡數字還在上漲,殯儀館「屍」滿為患,真相難以接受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2020年初,我們怎麼也想不到新冠肺炎疫情會持續這麼長一段時間,這場災難讓人類承受不少的苦難。截至1月10日,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2269萬,死亡人數超過38萬人。新年伊始,美國疫情形勢進一步惡化,疫情死亡數字還在上漲。
  • IS殺人拋屍街頭致食肉蟲侵襲敘利亞伊拉克(圖)
    12月3日,美國國務院在推特上稱,IS任由腐屍陳列街頭導致敘利亞暴發利什曼病。原標題:因IS殺人後拋屍街頭 食肉蟲侵襲敘利亞、伊拉克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目前一種食肉蟲在敘利亞境內蔓延,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因為他們任由腐屍陳列街頭。
  • 美國的搬屍工與美國悽慘的萬人坑
    自從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失業人數已達2200萬,造成了美國市民嚴重的恐慌,找不到工作就會飽受ji e的風險搬屍工幾個人一組,在冷藏卡車內工作,可想而知這種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有多大?雖然一小時的工錢還多,面臨的風險太大,稍不小心屍袋就破了,屍水會濺到身上,有的屍體還有血汙糞尿流出來。
  • 美國醫療不堪重負,美國人狂掃中國貨,26萬億美元或正從美國撤離
    據美國國會山報在1月8日援引的一項頂級模型預測,預計接下去的二個月內美國將進入新冠狀病毒疫情最糟糕的階段。按照高盛預測,美國最多可能會有1.5億人感染該病毒,按多家外媒和美國官員發表的最新消息來看,目前,美國的醫療系統已經不堪重負,甚至部分地區可能將崩潰。
  • 70萬居民飲用水竟是殯儀館洗屍體的「屍水」?引發居民恐慌!
    臺灣媒體最近報導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新竹一條小溪竟然被殯儀館倒入屍水,讓七十萬人習以為常的飲用水可能受到汙染。這條消息一出來,當地人民也很生氣但更多的是恐慌。有很多人都呼籲政府儘快調查此事,如果真的喝了屍水,那民眾也要儘快去檢查。一時之間輿論譁然。
  • 徹底亂套,新冠疫情全線告急,美國多地醫院直接開啟「搶人大戰」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823字,閱讀約需2分鐘 新冠疫情繼續在全球肆虐,美國成為疫情重災區,而近段時間白宮又忙著總統大選,美國疫情根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只會不斷惡化,美國的醫療體系正在遭遇最嚴峻的考驗
  • 擁有最尖端科技和最好醫療資源的美國,為何成為新冠疫情重災區?
    作者:珍珠財經 尹舉新導演保羅·安德森也許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通過《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為病毒入侵辛苦預警了18年,甚至還預設了上百個對抗場景,但當新冠肺炎病毒來襲時,擁有全球最尖端科技和最好醫療資源的美國,卻成為全球新冠疫情的重災區。
  • 老鼠食人廢血、母嬰死亡率陡增,疫情下南非醫療系統瀕臨崩潰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汪鵬翀作為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近期南非持續猛增的新冠確診人數使不堪重負的醫療系統面臨更大的壓力。目前南非政府為新冠患者提供了2.8萬張病床,但總統拉馬福薩指出,該國仍短缺12000多名醫護人員,包括護士、醫生和理療師等。
  • 美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168萬億或正從美國撤離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緊接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當天發表的講話中警告稱,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可能會很艱難,「我們必須度過這個新冠疫情肆虐的非常困難的冬季「,據美國國會山報在上周援引的一項頂級模型預測,預計接下去的二個月內美國將進入新冠病毒疫情最糟糕的階段
  • 邊境官兵不堪重負,內憂外患下莫迪該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國內危機重重,隨著天氣的不斷變冷,印度派往邊境地區的士兵也開始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邊境地區的高海拔使得本就低溫的天氣更加難以抵抗,儘管美國出手援助了印度1.1萬套的禦寒服,但消息顯示印度邊境的士兵至少還需要三萬件禦寒服才足以生存。儘管形勢已經如此,但僅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印度卻又在邊境地區增兵19萬,這多少讓人有點難以理解。
  • 平安智慧醫療陳偲:如何打造後疫情的常態化防控體系?
    ,做客雷鋒網公開課,以「後疫情時代衛生體系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題,對過去幾個月的政策變化和平安智慧醫療的動作進行了解讀。我是平安陳偲,今天分享的依次順序為政策解讀,信息行業支撐疫情常態化的發展趨勢,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發展,對衛生體系的探索和實踐。
  • 養老院淪為疫情「黑洞」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蔓延,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和死亡人數居高不下!與此同時,令人揪心的消息傳來,據央視網5月14日報導,美國養老院等機構由於經費不足、檢測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老年人群體受到的衝擊格外嚴重,全美15600所養老院不幸淪為疫情「黑洞」。
  • 美媒稱疫情是合法的殺戮!
    2020年,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體現出美國的人權問題淋漓盡致。作為全球經濟和科技實力最強、軍事實力,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美國第一時間就收到疫情預警,但還是很快就淪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確診和死亡病例一直高居世界第一,新冠肺炎已成為美國的一場災難。
  • 新冠疫情最新消息: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美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達到創...
    新冠追蹤項目(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顯示,住院人數達到100226人,持續攀升時間已超過兩個月,是疫情上兩次病例激增持續時間的約兩倍。外界的普遍預計是,入院人數的上升還將持續。美國一些地區的醫院已經因人員和床位日益缺乏而作出取捨。
  • 海評面:美國疫情地圖已「全紅」,仍逃不出政治漩渦
    在今年6月的美國,你還可以提問:「哪裡是疫情重災區?」現在,這似乎不再是個問題——幾乎哪裡都是。  在凱斯家庭基金會網站11月13日提供的疫情圖上,除夏威夷州外,全美49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全部被標記為疫情熱點地區,標誌著美國本土「整體淪陷」。
  • 年度最大笑話之:辛巴威幹涉美國內政,導致街頭打砸搶燒的騷亂
    居高不下的疫情,導致全美累計有200餘萬人確診新冠肺炎,累計11餘萬人死於病毒侵襲,讓美國成了全球疫情的「震中」;這兩組數據,每組都可謂觸目驚心,絕非冰冷的數據,背後都曾是鮮龍活跳的生命。地球最強大的國家,擁有最龐大的軍力、最強大的話語權、最發達的醫療體系的霸權國家美國,居然成了全球疫情的「震中」,疫情感染者和死亡者,都成了「美國第一」,扇的是美國朝野上下的臉。用美國媒體的話來說,在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美國在防疫上的不作為,甚至還不如第三世界國家,至少在防疫上,美國真成了「第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