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用502膠水粘住櫃員機出鈔口。 視頻截圖
騙子破壞ATM櫃員機,誘騙取款人撥打所謂的銀行服務電話,幾番操作將卡內餘額轉到騙子帳戶上。這本不是什麼新騙局,但一個電信詐騙團夥卻得手65萬元,原來他們利用多數市民不懂英文,騙他們通過ATM機英文界面操作而頻頻得手。11月4日,橋頭公安分局向媒體通報了此案,提醒市民警惕新騙局。
騙子利用ATM英文界面行騙
2014年8月16日10時許,橋頭公安分局110接一名事主報案稱,他於當日6時30分許在橋頭鎮碧蓮路某銀行櫃員機取款時,櫃員機無法出錢,櫃員機旁貼著寫有「機器故障需要升級,請撥打33348***聯繫客服」的紙張。該事主便按照對方的指示,前往蓮城社區某銀行橋頭支行櫃員機進行操作。
按對方在電話中的提示,事主將ATM機轉入英文界面後,被對方不停地催促進行操作,自己又不熟悉英文,只好順著對方的提示操作。完畢後,該事主發現櫃員機吐出憑條,上面寫著自己帳戶上18988元人民幣被轉到了一個帳號為622202210201285****的帳戶中,便趕緊諮詢銀行工作人員,這才發現被騙。
當日10時19分許,橋頭分局110接警平臺再次接到此類詐騙報案,作案地點、手法基本一致。案發後,橋頭分局成立專案組。專案組一方面開展現場勘查、調取作案錄像和相關涉案資料,一方面對全市的詐騙案件進行梳理。經研判分析,專案組發現東莞有多宗類似作案手法的案件,經過大量的信息比對,確定為同一伙人所為,該電信詐騙團夥長期盤踞在東莞市並在廣州、珠海、陽江等地市流竄作案,而且該團夥人員眾多,組織分工明確。
膠水粘住出鈔口製造故障
因團夥人員多、案情複雜,專案組一方面摸清該團夥成員結構以及活動情況,另一方面進一步梳理本市和周邊地市的相關警情繼續串併案件,收集線索,長線經營,爭取不漏網一人、不漏一案。經過近40天的連續奮戰,最終鎖定了犯罪嫌疑人。9月24日,專案組民警閃電出擊,先在東坑鎮萬盛廣場一餐廳抓獲犯罪嫌疑人梁某飛(男,42歲)、梁某文(男、33歲)、覃某(男,41歲)、李某(男,23歲)和李某合(男,34歲),隨後在東興中路一出租屋抓獲陸某藝(男,46歲)和農某民(男,47歲)。
梁某飛和梁某文為此案的主犯,他們安排李某和李某合在深夜去銀行ATM機做手腳,用502膠水粘住取款機的出鈔口,人為製造機器故障,並在ATM機旁張貼「溫馨提示」,讓市民遇到故障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或者「銀行固定電話」。
「客服電話」95040是梁某飛和梁某文在網上購買的,而八位固定電話其實是手機號。二梁專門接聽電話,冒充銀行客服。他們讓事主將櫃員機的操作提示按到英文界面,先問清他們卡內有多少餘額,利用多數市民不精通英文,避開事主在中文界面下看出「轉帳」字樣識破騙局,騙他們按到轉帳界面,然後輸入一串數字,假稱是序列號。事主在ATM機上按下「確認」或「Confirm」後,事主的錢就被轉入到詐騙團夥的帳戶中了。民警介紹,二梁為了避免事主的警惕,一般不會要求轉帳整數,比如一名事主卡內餘額為5萬元,他們就要求輸入49988。
一旦事主發現被騙,他們馬上掛掉電話,安排覃某前去銀行取錢分贓。覃某可分得10%;主謀二梁佔餘下大頭並平分;李某和李某合每次出動每人能得300元,如果得手可以適量多分到3000至5000元。陸某藝和農某民則相當於「掛靠」在二梁「旗下」,他們自己去ATM機做手腳,由二梁在電話裡指引事主轉存錢,他們與二梁八二分成。
經審訊,該團夥交代在東莞各鎮街實施電信詐騙50餘起,這些案件大多集中在市區,警方還破獲廣州、珠海、陽江等地案件11起,涉案總價值達65萬餘元。目前,梁紹飛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案件審理及贓款追繳仍在加緊進行中。
警方提示:目前全市銀行自助設備已安裝了防護艙,市民在使用自助設備時要留意四周是否有可疑人徘徊並鎖好防護艙。在辦理銀行業務時發現「吞卡」、「無法出錢」等異常狀況,市民應到銀行櫃檯諮詢或立即致電銀行官方客服熱線,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說法,更不要按照陌生人的指示操作自己的銀行帳戶。 (記者/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