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當然吃鮮活的最好。但是對於很多生活在內陸地區的朋友來說,吃鮮活的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一般大家都會去買一些冷凍的海鮮。
有網友在買冷凍海鮮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事。他說:在市場上買的海鮮,一解凍就有很多水,冷凍的海鮮一定需要這麼多冰來保鮮嗎?
其實鋤禾園小編也認為,冷凍海鮮化凍後流出大量水的情況是不正常的。有更多的網友則聯想到黑心商家,覺得這是花了冤枉錢。但是也有網友認為這很可能是保鮮的需要。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馮雙慶認為:海鮮在冷凍過程中,有的也要加冰,叫冰鮮,但不會加的特別多,因為在運輸過程中,車皮的載重量是有限的,加很多的冰,海鮮數量就相對較少,對於運輸成本來講是不合適的。
可在市場買的那種,回家化了以後,恨不得一半都是水,這是咋回事呢?教授懷疑這是運送到一些零售的地方,經銷者私自重新分裝造成的,有再次操作的可能。
其實冷凍海鮮的保存,根本不需要添加過多的冰塊,所以您在購買時可一定要看仔細了,避免選擇包裹冰層較厚,或者帶有冰塊較多的。
而說到這冷凍海鮮,冷凍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有網友就在買海鮮的時候犯了難,有急凍、生凍、熟凍、船凍等等,這些不同冷凍方式的海鮮都有區別嗎?該怎麼選擇呢?
鋤禾園小編來到了生鮮超市,超市的銷售人員解釋說。
生凍海鮮: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海鮮都是生凍海鮮。像是切段的魚、剝掉殼的蝦仁,都是生凍。
活凍海鮮:活凍,以前也叫船凍,這種方式指的是遠洋捕撈的一些蝦類,為了保住蝦的新鮮度,捕撈出來後,在船上就急凍了。這種保存方式是為了保持它的新鮮度,基本適用於全部的蝦類,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儲存方式。
熟凍海鮮:熟凍海鮮的顏色都是紅色的,食用起來比較方便。
這位銷售人員建議,顧客購買冷凍海產品時,更多的是注重新鮮程度,對於適用哪種方式來進行冷凍,並不做過多的考慮。
那麼究竟冷凍、急凍、生凍、熟凍、船凍、岸凍這些不同的冷凍方式究竟有什麼區別?我們又該怎樣選擇呢?
馮教授說:冷凍的海鮮,按照冷凍時間可以分為速凍和慢凍兩種。
慢凍,是指海產品,通過低溫逐漸上凍後,最後保持在-18度。在外觀來看,就是用一個冰殼子包在海鮮外面。這樣的海鮮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慢凍還分為兩種,一個是生凍,一個是熟凍。生凍在海鮮上岸後,就用制冷機直接凍起來。而熟凍,則是用海水或者其他方式處理一下,比如說煮一下等等,然後再冷凍,其實熟凍的意思就是這海鮮已經是半熟的了。
其實,生凍、熟動,都是正常-18攝氏度下冷凍的一種方式,兩者也各有優缺點,生凍海產品更接近原本的狀態,鮮味得以保留,適合烹飪的方式更多,但是在冷凍過程中會有水分丟失,所以肉的質地和彈性也會有損失。而熟凍的海產品,由於在冷凍前已經煮熟,在冷凍的過程中不會丟失水分,所以口感上更接近鮮活的海產品。但是在加工的過程中,卻損失了不少其本來的味道。
速凍,也叫急凍。速凍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海產品的營養口感和味道,同時儲存時間更長一些,一般可以保存一年以上。普通低溫、冷凍的海產品,儲存時間一般在三個月以上。但是從價格方面來說,使用普通低溫、冷凍方式處理海產品則更實惠、更划算一些。而船凍、岸凍,指的是海鮮在進行冷凍的地點,並不是指某一特殊的冷凍方式。遠洋捕撈上來的海產品,經濟價值較高,而且運輸時間較長,所以為了保證其品質一般來講。都會選擇在船上第一時間進行冷凍或者急凍處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冰鮮的儲存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冰鮮的東西就是底下墊著冰,上面是這個海產品,在超市比較常見。好處是營養和口感很好,但是不易保存,應該儘快食用。
同時,馮教授也提示大家,冷凍海鮮化凍,最好的方法是放入冰箱冷藏室內,在低溫條件下化凍。這樣即使有些海鮮沒有吃掉,也利於再次冷凍儲存。放置在常溫環境下化凍,首先會造成一些微生物滋生,不利於再次儲存,其次,口感上來說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