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sage的黑科技:「量子薄膜」圖像傳感器 叫板CMOS

2021-01-15 CNET科技資訊網

宏科技(InVisage)日前在北京推出其首創產品——Quantum13相機傳感器。基於該公司QuantumFilm平臺研發的納米技術,這是首個使用電子全局快門的智慧型手機相機傳感器,並且能夠體驗超高寬動態,讓圖像從明到暗的所有細節都捕捉到。有一絲叫板CMOS的意味。

CNET科技資訊網 11月12日 北京消息(文/周雅):量宏科技(InVisage)日前在北京推出其首創產品——Quantum13相機傳感器。基於該公司QuantumFilm平臺研發的納米技術,這是首個使用電子全局快門的智慧型手機相機傳感器,並且能夠體驗超高寬動態,讓圖像從明到暗的所有細節都捕捉到。量宏科技展示了Quantum13相機傳感器在高通和聯發科智慧型手機上的運行,現場有一絲叫板CMOS的意味。

量宏科技現場演示。下圖為Quantum13相機傳感器在高通手機上拍攝的影像

量宏科技總裁兼執行長李政揚(Jess Lee)指出:「Quantum13傳感器的推出標誌著智慧型手機相機產業進入一個新時代。智慧型手機將首次通過一種全新的材料來捕捉圖像。這種材料不是矽,不是薄膜,而是QuantumFilm。」

量宏科技總裁兼執行長李政揚(Jess Lee)

目前市面上手機相機裡的圖像傳感器,採用的絕大都是CMOS圖像傳感器,CMOS的材質是矽。而量宏科技所推出的量子薄膜(QuantumFilm)是基於納米技術的一個新材料,所研發出的Quantum13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量子薄膜而不是矽材料來捕捉光線的圖像傳感器。

它的自然光響應曲線與人眼類似,Quantum13傳感器包含一種強大的單景高動態範圍模式,稱之為「QuantumCinema」。與傳統的CMOS圖像傳感器相比,這種模式能提高近18dB的動態範圍。這也就意味著無需任何夫家的高動態範圍軟體處理,靜態和攝像模式都可以達到這種高性能水平。

Quantum13傳感器還是全球首款將電子全局快門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傳感器。這種相機技術能夠全幀捕捉,而CMOS傳感器則使用滾動快門方法從上到下掃描圖像。

通過電子全局快門,搭載Quantum13傳感器的智慧型手機才能以通常在只出現在單眼相機中的全幀快門速度捕捉到快速移動的物體,生成流暢的2K和4K影像,不會出現任何由滾動快門造成的失真現象。

Quantum13傳感器是一種擁有1300萬像素、1.1微米像素麵積的相機傳感器,可以裝入一個8.5mm×8.5mm的模塊中。QuantumFilm的光吸收率比矽高出8倍,可以形成一種超薄光捕捉媒介,可以調節具有較高入射角度的光,從而達到4mm相機模塊高度。這種更薄的相機模塊可以使智慧型手機的相機設計得更薄。

「量宏科技現在針對的是主流的1300萬像素的智慧型手機相機市場,」TSR高級分析師Tetsuo Omori解釋道,「我們的研究表明,全球1300萬像素的相機傳感器使用量預計將從2015年的4.08億個增長到2020年的9.95億個。」

早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量宏科技便已宣布在臺灣啟用全球首座5納米製程的工廠,生產量子薄膜Quantum13圖像傳感器,目前正處於樣品製作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實現量產,首批成品有望於本季度供應給智慧型手機廠商。

據悉,量宏科技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領先的材料及影像技術平臺公司,由創投企業注資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Menlo Park。量宏科技的首創產品——QuantumFilm傳感器可以讓手機相機以及數位相機等行動裝置捕捉到高保真、高解析度的圖像,擁有一百餘項專利。

相關焦點

  • InVisage量子薄膜影像傳感器正式邁入商用
    量宏(InVisage)宣布在臺啟用全球首座5奈米製程工廠,並採用臺積電的晶圓,以自有的沉積製程來製作量子薄膜影像感測器;今年也是量子薄膜技術應用在影像感測器的重要裡程碑,因為量宏在過去8年來投入大量金錢研發該技術,而今年設置工廠後,意味著將從研究階段邁入生產階段。
  • 5年內手機將用上量子點圖像傳感器!CMOS或將成為歷史
    看點:五年之內,我們很可能會在手機中看到基於量子點的圖像傳感器。  智東西2月26日消息,近日,兩位科學家在IEEE上發布文章,稱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可能將逐漸取代CMOS圖像傳感器。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對於光線的吸收是可調的,並且光線吸收能力更強、成像動態範圍更廣、尺寸更小。
  • 5年內手機將用上量子點圖像傳感器,CMOS或將成為歷史!
    智東西3月4日消息,近日,兩位科學家在IEEE上發布文章,稱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可能將逐漸取代CMOS圖像傳感器。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對於光線的吸收是可調的,並且光線吸收能力更強、成像動態範圍更廣、尺寸更小。
  • 5年內手機將用上量子點圖像傳感器,CMOS或將成為歷史
    圖像傳感器。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對於光線的吸收是可調的,並且光線吸收能力更強、成像動態範圍更廣、尺寸更小。雖然目前量子點成像還面臨穩定性較差、效率較低、一致性難以保證等問題,但全球許多科技企業都致力於實現量子點成像的商業化。據外媒報導,蘋果在2017年就曾收購過一家致力於製造量子點相機以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公司InVisage。
  • 蘋果證實收購 InVisage,量子點材料會如何變革智慧型手機?
    InVisage 專門研發提升空間有限設備(比如,手機)成像能力的技術,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在不犧牲圖像質量的情況下創建更小圖像傳感器。公司的核心產品叫做 QuantumFilm (量子薄膜膠片),這是一層光敏薄膜,由公司研發的量子點製成的新材料來吸收光線。
  • CMOS圖像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考慮
    CCD圖像傳感器由於靈敏度高、噪聲低,逐步成為圖像傳感器的主流。但由於工藝上的原因,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不能集成在同一晶片上,造成由CCD圖像傳感器組裝的攝像機體積大、功耗大。CMOS圖像傳感器以其體積小、功耗低在圖像傳感器市場上獨樹一幟。
  • CMOS圖像傳感器基本原理與應用簡介
    目前,最引人注目,最有發展潛力的是採用標準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補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技術來生產圖像傳感器,即CMOS圖像傳感器。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採用了CMOS工藝,可將圖像採集單元和信號處理單元集成到同一塊晶片上。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低成本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醫學技術向前發展
    醫學技術一直是CCD(電荷耦合設備)圖像傳感器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現在,CMOS傳感器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究其原因,首先,CMOS圖像質量可與CCS圖像相媲美。其次,利用標準半導體製造工藝,CMOS傳感器在價格方面佔據很大優勢。第三,CMOS傳感器在電路集成方面的無限潛力可以減少輸入輸出接口數量。
  • 蘋果收購圖像傳感器創企InVisage,欲提高iPhone攝像頭成像質量
    】11月10日報導 (編譯:劉怡)蘋果越來越致力於研發精細但功能更加強大的電子設備,日前它收購了一家名為InVisage Technologies的初創公司,這家公司專注於納米技術,主打產品是攝像頭傳感器
  • 基於tms320vc5416和圖像傳感器0v7620的足球機器人設計
    本文在簡單介紹了全自主足球機器人比賽系統的基礎上,分析了傳統視覺系統的缺點,給出了用cmos圖像傳感器 0v7620、SRAM幀存儲器 IS61LV25616
  • 一種接近量子效率極限圖像傳感器
    (b)圖為垂直堆疊色傳感器,但光子在傳感器的深度有很強的依賴性。(c)圖天線型顏色傳感器,其有效接收光面積明顯大於其物理橫截面積。通過以上三圖對比分析(c)圖明顯更有利於提高量子效率並有實現的可能。 器件機理:筆者選用通過對材料的分析發現,採用高消光係數和高折射率的材料(p-i-n結構,如圖2所示)應用於天線型顏色傳感器中有利於提高量子效率。
  • 【道科創】格科微,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公司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CMOS圖像傳感器(CIS)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圖像傳感器的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自從在手機中引入相機以來,CIS技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最近科創板受理的企業-格科微,其主營業務為CMOS圖傳感器和顯示驅動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在手機鏡頭上,而我們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用到手機鏡頭。
  • 圖像傳感器大PK:CMOS較量CCD
    圖像傳感器包括CCD與CMOS兩種。其中,CCD是「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簡稱,CMOS是「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簡稱。
  • 新型有機圖像傳感器:有望取代矽基圖像傳感器!
    導讀近日,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的研究團隊採用有機半導體與透明電極之間的一種黏結技術,開發出具有高色彩選擇的有機圖像傳感器,無需彩色濾光片就可以捕捉鮮明的色彩。背景圖像傳感器,是攝像頭、閉路電視和自動駕駛汽車中的關鍵記錄元件。
  • ARM9平臺下的CMOS圖像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數據採集系統
    與CCD(電容耦合器件)圖像傳感器相比,CMOS圖像傳感器將整個圖像系統集成在一塊晶片上,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編程方便、易於控制等優點,因此,CMOS圖像傳感器的應用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基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圖像採集系統都是採用DSP與圖像傳感器相連,由DSP來控制圖像傳感器,然後由DSP採集到圖像後再通過USB接口將圖像數據傳輸到PC機進行後續的處理。這樣的圖像採集系統成本較高,功耗大,而且體積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並不適合一些簡單的應用。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S3C2410的CMOS圖像傳感器數據採集系統。
  • 高速CMOS圖像傳感器的各種類型及應用介紹
    高速圖像傳感的最新趨勢 如今CMOS是高速圖像傳感器首選的技術。當今市場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速圖像傳感器的三個發展趨勢,即超高速,片上功能集成和普通的高速成像。 像素率是解析度和幀率的乘積,如今該指標提升了許多。目前所公布的圖像傳感器為1024x1024像素,每秒的全幀率超過了5000。
  • CMOS圖像傳感器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浪潮
    這其中,以全局快門Global Shutter (以下簡稱GS)CMOS傳感器為代表的圖像傳感器推動了機器視覺系統近幾年的大發展。 總體來看,CMOS圖像傳感器已藉由「消費級機器視覺」的紐帶與我們的生活完美契合在了一起。 CMOS傳感器的新崛起 CMOS是當今主流的圖像傳感器技術之一,與之對應的是曾經的霸主CCD圖像傳感器。 1970年,CCD圖像傳感器在Bell實驗室發明,CMOS圖像傳感器在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製造成功。
  • 石墨烯/量子點混合技術製備超光波譜範圍圖像傳感器
    來自光子科學研究所(簡稱ICFO)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晶片,藉助於新型的納米石墨烯和量子點混合技術,首次讓數字相機能夠成功同時捕捉來自紅外/紫外線和可見光部分的圖像, ICFO的研究人員採用金屬、PbS膠質量子點(CQD)半導體材料部署於單層石墨烯,並且利用這種混合式系統放置於CMOS
  • 圖像傳感器
    這些特色決定了它可以廣泛用於自動控制和自動測量,尤其是適用於圖像識別技術中。本文從分析固態圖像傳感器的原理出發,著重對它在測控及圖像識別領域進行分析和探討。這樣的輸出電信號與其相應的像素的位置對應,無疑是更準確些,且再生圖像失真度極小。顯然,光導攝像管等圖像傳感器,由於掃描電子束偏轉畸變或聚焦變化等原因所引起的再生圖像的失真,往往是很難避免的。失真度極小的固態圖像傳感器,非常適合測試技術及圖像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