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光子科學研究所(簡稱ICFO)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晶片,藉助於新型的納米石墨烯和量子點混合技術,首次讓數字相機能夠成功同時捕捉來自紅外/紫外線和可見光部分的圖像, ICFO的研究人員採用金屬、PbS膠質量子點(CQD)半導體材料部署於單層石墨烯,並且利用這種混合式系統放置於CMOS晶圓上,連接至圖像處理晶片封裝單元和讀取電路。
通過這種方法,研究團隊成功地生產出了能夠同時感應超大範圍光譜波長的高解析度圖像傳感器,從300納米波長的紫外線至2000納米波長的紅外線,並且完整地覆蓋了可見光範圍。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Gerasimos Konstantatos表示「我們將量子點技術成功地延展至近紅外波譜(1100-1900納米),這使得我們的被動夜視技術能夠同時偵測和展示晴朗夜空的大氣。」這項成果展示了室溫下高敏感度、低成本的遠紅外新型圖像傳感器的可能,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自然光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