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製出指甲大小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美國科學家日前用石墨烯開發出一種只有指甲蓋大小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不同於目前常見的中紅外和遠紅外圖像傳感器,新技術無需笨重的冷卻裝置就能運行,首次實現了在室溫下對全紅外光譜的觀測。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它甚至能夠集成到隱形眼鏡或手機當中,未來有望在軍事、安保、醫學等多個領域獲得應用。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站上。

  紅外線的波長在760納米至1毫米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分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和遠紅外線三種。普通攝像機只需一個晶片就能拍攝到可見光,而紅外成像技術則需要同時看到近紅外、中紅外和遠紅外各種不同頻譜的圖像。更具挑戰性的是,中紅外和遠紅外傳感器通常必須在極低的溫度才能工作。

  由密西根大學電氣工程和計算機學助理教授鍾朝暉(音譯)和同校的特德·諾裡斯教授負責的這項研究將石墨烯作為原材料。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結構,能夠探測到整個光譜的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但由於石墨烯對光線的吸收能力較差(2.3%),不足以產生足夠的電信號,此前相關的研究一直止步不前。鍾朝暉說:「上一代石墨烯紅外線傳感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靈敏度太差,無法滿足商用設備的需要。」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鍾朝暉和他的團隊對石墨烯產生電信號的過程進行了改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7日報導稱,他們在兩個石墨烯薄片之間設置了一個絕緣隔離層,底層有電流通過。當光線照射到頂層石墨烯的時候,裝置會釋放電子,產生帶正電的空穴。而後,在量子機制的作用下,電子穿過中間的絕緣層,到達底部的石墨烯層。此時,留在上層石墨烯上的帶正電空穴會產生電場,並對下層石墨烯的電流產生影響。通過測量電流的變化,就能推斷出照射在上層石墨烯上的光的亮度。

  鍾朝暉稱,新方法首次讓中紅外和遠紅外傳感器的靈敏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完全能夠媲美需要冷卻裝置才能運行的傳統紅外線傳感器。並且該設備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很容易實現集成。他說,如果能夠將這種探測器集成到隱形眼鏡或其他可穿戴電子設備當中,將有望為人們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與環境進行交互的新方式。同時,該技術也為紅外線技術在軍事、安保、醫學等多個領域中的應用開闢了新的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紅外線傳感器分類
    >   紅外傳感器可以分為主動式紅外傳感器和被動式紅外傳感器兩類   (1)主動式紅外傳感器:   把一對紅外線發射與紅外線接收的裝置放在一起,組成一個紅外線的對射系統,這樣的系統被定義為主動式紅外傳感器。
  • 紅外線傳感器原理
    導讀:紅外線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紅外線傳感器就是利用紅外線的某些原理製成的,但是紅外線傳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呢?  熱電型紅外線傳感器系利用熱電效果,其材料則使用強介質陶瓷體、鉭酸鋰等單結晶及PVDF 等有機材料,熱電型紅外線傳感器具有下列幾項特徵:  (1) 系檢知從物體放射出出來的紅外線
  • 生活中的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
    一般來說,紅外傳感器指紅外接近傳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檢測物體電磁輻射的頻率。只要本身溫度大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發出電磁輻射,人類所發出的電磁輻射頻率屬於紅外線範疇,只要監測這個特定的紅外線頻率,紅外接近傳感器就能判斷是否有人出現。 紅外傳感器通常應用在全自動感應衝便器、紅外報警器、自動門、全自動感應水龍頭上,也被藝術家們用在藝術裝置的製作裡。
  • 紅外線傳感器的作用
    打開APP 紅外線傳感器的作用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6-13 16:20:31   紅外線技能在測速體系中現已得到了廣泛使用,很多商品已運用紅外線技能能夠完成車輛測速、勘探等研討。
  • 體溫測量的核心——紅外線傳感器
    為了更好的遏制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並快速在人群中檢測出體溫較高的人員,紅外體溫監控及相關產品不斷被投入到市場中。而在這些產品中,紅外線傳感器成為其中最為核心的配件。紅外線傳感器是利用紅外線來進行數據處理的一種傳感器,有靈敏度高等優點,紅外線傳感器可以控制驅動裝置的運行。其包括光學系統、檢測元件和轉換電路。
  • 紅外線傳感器測距工作原理
    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紅外線來進行傳感的儀器,英文名稱為infra-red sensor,是一種以紅外線為介質來完成測量功能的傳感器,紅外線又稱紅外光
  • 紅外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紅外線又稱紅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幹涉、吸收等性質。任何物質,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都能輻射紅外線。紅外線傳感器測量時不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因而不存在摩擦,並且有靈敏度高,響應快等優點。 紅外線傳感器包括光學系統、檢測元件和轉換電路。光學系統按結構不同可分為透射式和反射式兩類。檢測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敏檢測元件和光電檢測元件。熱敏元件應用最多的是熱敏電阻。
  • 《恐鬼症》紅外線傳感器有什麼用 紅外線傳感器介紹
    導 讀 在《恐鬼症》這款第一人稱的科學抓鬼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輔助抓鬼的道具,對於這些道具的作用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恐鬼症》紅外線傳感器介紹
  • 低成本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醫學技術向前發展
    利用較厚的外延層或逆光對CMOS技術稍加改進,可以使傳感器的近紅外(NIR)感光度得到提高,從而導致全新的醫學圖像處理應用(如基於近紅外線的X線斷層攝影[3])。具備成本效益的拼接技術能夠利用8英寸晶圓、未來還可使用12英寸晶圓生產出大型(可達晶圓級)CMOS圖像傳感器。
  • 三星宣布將推出6億像素圖像傳感器:突破人眼極限
    【來源:快科技】藉助三星的ISOCELL HM1/HMX傳感器,部分手機已經率先搭載1億800萬像素攝像頭,給拍照/攝影帶來新的可能。此前有消息稱三星正在研發1億500萬像素Nonacell圖像傳感器,不過,三星LSI執行副總裁Yongin Park在官網刊登的最新文章中介紹,他們準備研製6億像素(600MP)傳感器產品,直接突破人眼極限(約5億像素)。類似於當前108MP傳感器的九合一技術,在600MP的尺度,三星也必然要藉助多像素合成技術來模擬大底,改善成片質量等,這可能需要新的材料等技術引入。
  • 紅外線傳感器的原理與分類應用
    紅外線傳感器是利用紅外線來進行數據處理的一種傳感器,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
  • 石墨烯讓你的隱形眼鏡能看到紅外圖像
    聽起來仿佛是出自一部諜戰驚悚片,你只要戴上一副隱形眼鏡就能看到紅外線圖像。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電影中的眼鏡變成了現實,他們使用石墨烯研製出指甲蓋大小的紅外線圖像傳感器,不需要笨重的冷卻裝置。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它能集成到隱形眼鏡或手機當中,在軍事、安保、醫學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 傳感器系列8:紅外線傳感器及應用電路
    傳感器系列1--7請見《電子報》2019年第15--21期8版紅外線傳感器是將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能的一種光敏器件
  • 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在溫度傳感器等行業中的應用
    紅外線是一種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光,所以,它具有光的一切光線的所有特性。但同時,紅外線還具有非常顯著的熱效應。所有高於絕對零度即-273℃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 因此,簡單地說,紅外線傳感器是利用紅外線為介質來進行數據處理的一種傳感器。紅外傳感器大致有兩種,即透射型紅外傳感器和反射型紅外傳感器。
  • CMOS圖像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考慮
    如果把CMOS圖像傳感器的光照靈敏度再提高5倍~10倍,把噪聲進一步降低,CMOS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質量就可以達到或略微超過CCD圖像傳感器的水平,同時能保持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集成度高、價位低等優點,如此,CMOS圖像傳感器取代CCD圖像傳感器就會成為事實。
  • 索尼推出圖像傳感器最低照度僅為0.05勒克斯的暗場攝像頭
    索尼開發出了可在0勒克斯環境下拍攝的三款網絡攝像頭,將於2014年9月12日依次上市。當環境亮度低時,自動照射紅外線,實現約30m範圍內的黑白攝影。還配備有在檢測到拍攝物移動時,自動發出白色LED光的功能,可在約5m的照射距離內進行彩色攝影。可用於停車場、廣場及鐵路道口的監控以及河流等災害監測,可以不分晝夜地使用。
  • 夏普GP2D12紅外線測距傳感器數據採集
    打開APP 夏普GP2D12紅外線測距傳感器數據採集 小敏 發表於 2012-09-24 17:03:32 這個實驗任務是:把GP2D12
  • 50年前發明的CCD圖像傳感器工作原理圖解
    -電子工程專輯CCD是一個具有極高靈敏度的光子傳感器。/短波紅外線/中波紅外線/長波紅外線/超長波紅外線9YcEETC-電子工程專輯矽/InAs/GaSb (T2SL)/HgCdTe (MCT)/去基板HgCdTe (MCT)/InSb/InGaAs/鍺(GE)/InAs/PbS/PbSe/SiAs/VOx9YcEETC-電子工程專輯Teledyne
  • 圖像傳感器知識大全
    • 通常CCD的動態範圍比CMOS傳感器高出約1倍左右。同時,CCD器件由於晶片內部集成器件少而有著更低的噪聲輸出。在外部,通過對CCD晶片的製冷技術、採用更好的光學系統,可以實現比CMOS器件更高的解析度和適應性。• 3. 象素均勻性:在理想均勻光照條件下各個象素輸出的差異。
  • 石墨烯/量子點混合技術製備超光波譜範圍圖像傳感器
    來自光子科學研究所(簡稱ICFO)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晶片,藉助於新型的納米石墨烯和量子點混合技術,首次讓數字相機能夠成功同時捕捉來自紅外/紫外線和可見光部分的圖像, ICFO的研究人員採用金屬、PbS膠質量子點(CQD)半導體材料部署於單層石墨烯,並且利用這種混合式系統放置於C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