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位於西藏自治區加查縣的藏木特大橋成功合龍。藏木特大橋位於藏木水電站上遊庫區,橫跨雅魯藏布江。大橋全長525.1米,主拱跨徑430米,橋址處海拔3350米,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跨度最大的鐵路鋼管混凝土拱橋。
中國官方11月26日確認了在雅魯藏布江建規模相當於3個三峽大壩的水電站,消息稱這將每年為「貧窮」的西藏帶來200億元人民幣(1元約合人民幣0.14美元)的收入,並且為中國兌現其2060年「碳中和」承諾做出貢獻。不過,鑑於這一計劃的敏感性,相信印度會再度表示強烈反對。
綜合媒體報導,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11月26日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上確認了早些時候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所提出的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實施計劃。他並強調這是「實施」而不是其他。
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可能在未來數年即將啟動這一重大工程項目。
晏志勇在出席活動時,「我們作為建設施工企業,要抓落實」。
據這名中國國企負責人介紹,「……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不僅僅是一項水電工程,而應該是『五大工程』。」
他說,第一,是生態工程。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所發電力和工程建設對地方的貢獻,肯定會使得西藏自治區這方熱土,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發揮絕對巨大的作用。第二,是國家安全工程。包括水資源安全、國土安全等。第三,是民生工程。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投入運行後,每年可以為西藏自治區形成200億元以上的財政收入,此外,還有「水電站開發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作用等」。第四,是國家重大的能源工程。雅魯藏布江下遊近6,000萬千瓦水電的開發,每年可提供近3,000億度清潔、可再生、零碳的電力。第五,是國際合作工程。隨著水電站的開發,電網通了、公路通了,中國與南亞的合作也將更加通暢。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水能資源蘊藏量在6.76億千瓦以上,為世界之最;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在2億多千瓦左右,佔全國的30%,居各省區市之首。西藏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幹流。其中,雅魯藏布江流域幹流水能資源最豐富,理論蘊藏量近8,000萬千瓦,其下遊的大拐彎地區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在50公裡直線距離內,形成了2,000米的落差,匯集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相當於3個多三峽電站(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
作為發源中國同時也是南亞重要水源的國際河流,雅魯藏布江(流出中國後稱布拉馬普特拉河)上的水電開發一直相當敏感。早在10多年前外界即炒作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建水壩,並將其作為「南水北調」重要工程會被分水給中國乾旱地區。時任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2008年訪問中國時據稱曾向中國提出過這一問題。
不過,當時中國專家僅否認了調任的可能性。2009年5月25日中國水利部前部長汪恕誠在北京表示:「中國政府沒有計劃從雅魯藏布江調水進入黃河」。
有消息稱,北京這次將雅魯藏布江上遊水利工程納入未來實施計劃,可能會引起印度的憂慮甚至抗議。
11月23日,一名印度政治和社會學教授在《印度快報》發文《喜馬拉雅的「水」炸彈》即呼籲各國都停止在雅魯藏布江的水利建設。文章稱,雅魯藏布江上遊的水壩建設,其一,將減少下遊河流泥沙沉降,降低下遊農田肥力;其二,破壞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的生物多樣性;其三,水壩位置位於地殼活動頻繁的板塊,地震風險大。此外,水壩可能在中印地緣政治博弈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