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給一個五歲的小孩遞煙遞酒
不用想,立刻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但如果你給他遞糖
所有人都會笑盈盈地看著這一切
仿佛吃糖,是一件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事情
不過,事實真是這樣嗎?
全球18.4萬人因糖死亡
早在1972年,英國生理和營養學家約翰尤德金,就在其著作《純淨、白色和致命》一書中向世界發出警告:糖,才是導致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等病症的「元兇」。
隨著時間推移,更多的科學研究都證實了這一結論的準確性。
加州大學兒科內分泌學家羅伯特教授就明確指出,糖有多種其它食物所沒有的負面效果,會造成細胞老化,肝臟肥胖,影響大腦認知功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疾病等等。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稱:2015年,全球有18.4萬人死於糖引起的各類疾病。
科學家:糖是「合法毒品」
實際上,「糖」本身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白糖、果糖、蔗糖、葡萄糖、麥芽糖……都是糖。
2012年2月,《Nature》上發布的《公共衛生:糖的毒性真相》指出,糖在舌頭上產生的甜味,會刺激大腦內部深處的某些神經元釋放多種激素,如多巴胺,血清素等,這會使人感到興奮、快樂;
可一旦停止甜食供應,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就會感到痛苦、煩亂、焦躁不安,進而對糖產生依賴。而這種依賴性在心理和生理上,和酒精——甚至是和毒品上癮都是一模一樣的。
實際上,在真相逐漸明朗的今天,糖,被不少科學家都稱作「合法毒品」。
中國:每百萬人中16人死於糖
2015年,全球有18.4萬人死於糖引起的各類疾病。其中約13.3萬人死於糖尿病,4.5萬人死於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6500人死於相關的癌症。
中國作為食糖大國,2016年約消費了1460萬噸的糖類物質,佔全球總量的10.23%。這也導致每百萬人中至少有16人死於吃糖。
糖是怎樣成為生活中的「毒品」的?小康妹兒這就帶你細數糖的罪狀。
罪狀一
導致肥胖和各種疾病
長期食用甜食,會使胰島素分泌過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引起人體內環境失調,減弱免疫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最終會引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Ⅱ型糖尿病、動脈功能障礙、心臟病、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白內障、齲齒、近視、佝僂病等疾病。
在最近的調查中,因為吃太多的糖,美國兒童的預期壽命第一次低於他們的父母。
罪狀二
變醜及加速衰老
一個人變老的過程是細胞氧化衰老的過程。
在人體細胞中,糖類會與蛋白質結合,這種名為「糖基化」的過程會導致人的面容失去光澤、產生眼袋、肌肉鬆弛、浮腫、皺紋增多、毛孔粗大以及面部輪廓變形等,所以嗜糖的人皮膚更容易變黑。
而這一切副作用,自然也就加快了人體的衰老速度。
罪狀三
降低智力
甜食會使人體血液趨向酸性,不利於血液循環,還會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讓人思維和活動反應遲鈍。
而長期大量食用甜食會使胰島素分泌過多,多餘的胰島素能跨越血腦屏障,可能引發神經元產生特殊反應從而導致學習障礙和記憶喪失。
罪狀四
營養丟失以及其它
除了上述罪狀之外,高糖還會影響到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如維生素、鈣、鉀等。部分營養學研究發現,愛吃甜食的孩子的骨折率會普遍偏高。
糖,是最廣泛的「投毒」
既然糖的危害如此之多,那我們只要稍加注意,少吃一些,那就行了吧?
實際上,我們很可能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為我們的身邊,糖這種甜蜜的毒藥,早已無處不在。
土豆片,含糖。
方便麵,含糖。
牛肉乾,含糖。
就連一罐老乾媽,也含糖。
據不完全統計,超市出售的食品中,至少90%以上都含有糖。
小康妹兒現在就用每塊含糖量約4g的方糖來闡釋一些常見食物,你會發現,很多食物,甜到根本不能吃。
一杯奶茶:含方糖11.5塊;
一份200g的糖醋排骨:含方糖9塊;
一小把葡萄乾:含方糖8塊;
一根哈爾濱紅腸:含方糖4.5塊;
一塊奧利奧:含方糖3.5塊;
罐裝可口可樂:含方糖8塊;
一盒哈根達斯冰淇淋:含方糖27塊!!
就連白底黑字標榜著「無糖」的即食燕麥中,也有1-2塊方糖的含糖量。
我們的生活,早已糖分過載,甜得滿目瘡痍。
當我們在戒糖時,我們在戒什麼?
其實吧,糖類最致命的一點還是:當你好容易意識到「糖太可怕了!我不吃了再也不吃了!」的時候,很可能已經戒不掉了。
上文描述過,大腦釋放的多巴胺等,讓糖和毒品一樣使人上癮。
因此,想戒掉它,還真得費點功夫。
當然,說「戒」其實並不合適,因為我們沒法真正阻絕糖分(比如大米中含的糖)。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力控制糖分的攝入。
當我們在戒糖時,我們在戒什麼?
其實我們什麼也沒戒。我們只是在改變一些不太合適的生活習慣。
直!接!上!幹!貨!
適量運動什麼的小康妹兒就不老生常談了(當然這也是必要的!),在這裡,主要說一下飲食上應該做的改變。
首先,將所有甜味飲料,換成水。甜味飲料出於多種原因,含糖量相當高。當你喝飲料時,人體其實需要補充的只是水分,不是那些糖。
其次,儘量少吃那些甜味的(垃圾)食品。小康妹兒其實不想在這裡加上「垃圾」兩個字,因為我自己曾經也對冰淇淋之類的愛不釋手……但是嘛,為了健康,還是需要加持一些毅力。
再次,多吃「真正的食物」,例如新鮮水果;儘可能地少攝入加工後的食物,例如超市裡的果汁等。
最後,多攝入低GI(血糖生成指數)值碳水食物,比如粗糧、豆類、薯類等。它們可以平穩血糖,避免胰島素大起大落,減少脂肪儲存的機會,同時讓人不乏飽腹感。
最後,小康妹兒總結一下。
糖不是食物,而是「毒品」。
它不僅會讓人上癮,且大部分重大疾病都和糖有一定關係。
還等什麼?按照上文的方法,今天開始控制糖分攝入吧。
#今日話題#
控糖,你能做到嗎?
留言表達你的態度吧
順便給碼字的小康妹兒點個讚唄~
來源:奇點網,丁香醫生
編輯:正在戒冰淇淋的某人
圖片來源:123RF,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