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難戒,眾所周知,在很多人看來,是因為毒品帶來的快感才讓吸毒者念念不忘,這個理由在吸毒前期站得住腳,但是對於長期吸毒的人來說,戒毒最大的問題就是痛苦和難受。
難於上青天的戒毒
上癮其實是人類一直來的通病,生活中只要長期濫用一種物質,一樣會成癮,例如菸酒、咖啡。還有一種行為上癮也是人類常見的問題,例如購物、手機上癮等。上癮的背後是能讓人獲得某種快感或是滿足,但是一旦得不到滿足,人就會陷入失落、沮喪之中,為什麼會有這種的感覺?
從生理學看來,毒品不僅會使身體產生抵抗反應,還會對神經系統的日常功能造成結構性改變。大腦的很多功能由神經細胞相互傳導實現,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神經遞質,比如「多巴胺」就是一種跟快樂和動力有關的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由一個細胞釋放,再由另一個細胞的感受器接收,這樣便完成了神經信號的傳導,這個過程支配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歡笑疼痛。
如下圖所示:
很多毒品其實是神經遞質,或者神經遞質替代物,或者促進/抑制某種神經遞質的釋放。當人們吸食毒品時,這些神經遞質代替常規的神經遞質,為人們製造快樂和愉悅的感覺。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有兩個巨大風險:
1.外部刺激量過大,細胞受不了,所以減少了感受器的數量,使得造成同等愉悅的效果需要更多的神經遞質;
2.大量神經遞質由外部獲得,所以大腦減少了內部產生的神經遞質,使得自然情況下(在沒有毒品的情況下),由於缺乏神經遞質,人無法感受到足夠的快樂。
這兩個效果加起來,使得人的日常心理、生理功能極度退化,離開毒品後基本無法正常運作。毒品成癮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上述兩個過程的快慢強弱。毒品藥力越強,感受器和神經遞質數量減少的就越快,對藥物的依賴產生的就越快,離開藥物後的痛苦也越大。
還有,從神經藥理學的角度來說,首先,當你吸食某種毒品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對這種外部的藥物產生一種抵抗反應(事實上,身體會對大多數外部環境改變產生適應或相應的改變)。比如,當你吸食海洛因時,你的神經系統受到藥物刺激後會使你感覺極度愉悅,但這種刺激過大,所以身體會形成一種相反的機制,對身體造成一定痛苦,抵消過度愉悅的刺激(如下圖所示)。
最上面的圖線中,Euphoria是由藥物產生的愉悅反應(a),愉悅反應產生後,緊接著身體產生了抵抗它的Dysphoria痛苦反應(b),與之對抗,從而形成中部圖線中的加總效果(a-b),可以看出,整體的愉悅減輕了,並且當藥物效果消失後,身體會有短暫的痛苦(後作用,after effect)。
當長期服用藥物後,神經系統會發生相應改變,比如增強抵抗反應,因而使藥物的愉悅反應進一步降低,使得相同劑量下,造成的總效果減弱,後作用增強,從而增大了成癮者對藥物的依賴。如下圖所示:
更糟糕的是,這種抵抗反應會通過條件反射習得,而條件反射的觸發又十分容易,比如見到一個「狐朋狗友」,走到經常交易的地鐵站,看到針管,或者僅僅是坐在原來吸毒的地方,都能觸發條件發射。當條件反射發生時,身體會自發的產生「抵抗反應」(因為他覺得你要注射了),對你造成極大地痛苦,產生各種生理反應,逼迫你不得不使用毒品減輕這種痛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已經「成功戒毒」的人,當他們回到熟悉的環境後,很快就又重新染上毒品。
你知道嗎?這兩個過程是可逆的(對於部分毒品來說,比如海洛因),即通過降低毒品劑量或者使用其他代替品,來使得神經系統恢復原來的水平(戒毒所能成功戒毒的原理也在於此),但這個過程會相當痛苦,戒毒者會活得生不如死,少則月餘,多則年餘,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戒毒極難。更何況成功戒毒後,又由於上面提到的條件反射的緣故,很容易再次崩盤。
戒毒難戒在於:戒毒需要忍受一些痛苦!要想成功解除毒癮,需要心懷希望地不斷堅持。在不能正確面對自己心魔和調整好心態時,一定要及時向正規戒毒醫療機構尋求幫助,進行科學、系統的戒毒治療,控制體癮、心癮,及時進行心理輔導,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樹立一個可實現的生活目標,或是培養一門愛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