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大會同時線上直播。兄弟高校代表、院士專家、省市有關廳局負責人以及校友代表、師生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賀廣州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共話高水平大學發展建設大計。據悉,廣州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籌建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於2022年9月開學。
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信息時報記者陳文杰攝
開展學術會議、學年禮等合併組建系列活動
會上,宣讀了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的賀信,向院士、海內外教職工、離退休老同志代表頒授了合併組建二十周年章,播放了合併組建20周年宣傳片和海內外合作高校、海內外校友會及校友代表等發來的祝賀視頻。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在會上致辭。
「紮根中國大地,聚焦大學使命,為奮力創建一流創新型大學而奮鬥!」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在大會致辭中回顧了合併組建20年來的發展歷程,「廣州大學將聚焦大學使命,努力建設與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度融合,與廣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一流創新型大學。」
當晚,合併組建20周年暨2020年迎新晚會在廣州大學北區田徑運動場副場舉行。晚會以原創作品為主,通過管弦樂演奏、詩朗誦、歌舞、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廣州大學合併組建20年的發展歷程和「博學篤行、與時俱進」的精神傳統,以及廣州大學師生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對未來發展的激情展望。
據了解,廣州大學還將舉辦院士智庫創新論壇系列學術會議、教師專場音樂會、學生學年禮、「奮進廣大」詩詞創作大賽等合併組建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廣州大學合併組建以來的發展成就,為學校在更高起點上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凝心聚力。
港科大(廣州)擬於2022年9月開學
記者了解到,廣州大學是以廣州城市命名的大學,最早的辦學源頭可追溯至1927年。上世紀50-90年代,廣州教育學院等五校相繼設立。2000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廣州師範學院、華南建設學院(西院)、廣州大學、廣州教育學院、廣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廣州大學。2005年,合併後的廣州大學主體遷入大學城。2006年,廣州大學被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6年,廣州大學全面實施高水平大學建設。
根據上海軟科、U.S.News等機構的最新發布,廣州大學綜合辦學實力進入軟科中國內地高校百強(「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居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名第706位、中國內地高校第60位。
目前,廣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授權培養完整的學位培養體系,將近2/3的本科專業進入國家和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在校研究生數量增長近100倍,為社會輸送了30萬各類人才。
專任教師人數從當初1131人發展到2038人,專任教師博士佔比從11%提高到71.26%。現有全職兩院院士、全職外國院士1人、特聘院士、雙聘院士等以及長江學者、傑青等超過370位高層次人才。
學科方面,計算機科學、工程學和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衝進ESI全球前5‰。在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網絡空間安全列全國第4位,統計學列全國第7位。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28個學科上榜,入選數位居全國第51位、廣東省第5名。
深度對接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先後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騰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廣州無線電集團、鵬城實驗室等近百家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被列為在穗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試點單位。土木工程、防災減災、聲像燈光等一批重要成果在廣州塔、港珠澳大橋、國際重大展會等得到充分應用。
先後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不斷提升開放辦學水平;發起成立廣州國際友城大學聯盟,現有聯盟成員大學11所;與國外大學合作建立了三所孔子學院;重點建設15個國際科研合作平臺。
2019年,學校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後首個內地與港澳地區高校合作舉辦的獨立法人合作辦學機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於2022年9月開學。
屈哨兵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夯實理科基礎,強化新工科、新師範、新文科建設,積極探索新醫科發展,突出一流、交叉融合、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學科專業體系更加完善,為大灣區建設發展和廣州的「四個出新出彩」貢獻更多的「廣大品牌」。
此外,衝擊更高服務社會水平,大力推進學校「信息+智慧」「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智能」兩個創新樞紐和新型智庫建設,錨定廣州高質量發展需求,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深度融入城市與區域發展。衝擊更高對外交流合作水平,更積極主動投身「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港澳臺地區高校合作。
新聞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