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戰敗後被允許重新建立軍隊時,必須保證其不再用於進攻目的。
日本憲法規定,他們的空軍不能叫空軍,只能叫做航空自衛隊,簡稱空自。
掩耳盜鈴的是,日空自實際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東亞地區的一支重要空中武力。
都說日本人什麼都小,他們沒有騙我。
看看他們的新型迷你F-2戰鬥機就知道了。
優美的姿態,強勁的機動性,除了聲浪有點不夠刺激,日空自三菱F-2作為大和民族的驕傲,果然名不虛傳。
日本人做任何事都講究精益求精,即使是模擬飛行訓練也絲毫不馬虎。
真正的工匠精神來不得半點虛假,同時一定要體面。
完美塗裝的漆面讓人不得不心生讚嘆,真是一架漂亮的飛機!
儘管有著「平城零戰(平成時期的零式戰機)」的美稱,但不幸的是,每架價格約為1.6億美元,是F-16價格的4倍。
難怪日本並沒有大規模裝備這款戰鬥機。
不過,這並沒有阻止各個飛行中隊開著它的低成本Q版進行艱苦的飛行訓練。
小歸小,這種軍用飛機的優點在於,任何水平的飛行員都能輕鬆上手,閉上眼睛也能開。
最大的弱點,可能是飛行高度只有0米。
但無論如何,軍人必須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認真的訓練,以保護國家免受攻擊,為人民保障自由。
先進的技術源於一絲不苟的精細。
即使是新飛機,他們也要在飛行前進行仔細的檢查和維護。
經驗豐富的機師銳利的眼神閃閃發光,任何潛在故障的蛛絲馬跡都逃不脫他們的雙眼。
隆美爾有曰:「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巴頓也說過:「如果你們在平時流出一品脫汗水,那麼戰時你們就會少流一加侖鮮血。」
F-15J重型戰術戰鬥機全體出動!
俄羅斯遠程轟炸機正對北方四島虎視眈眈,日本空中武士對此勁敵不得不防。
這些真刀真槍的空中激戰場景是如此驚心動魄,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簡直就是一場現實中的《壯志凌雲》。
當奪得制空權的王牌飛行員凱旋歸來之時,「Take My Breath Away」的悠揚旋律瞬間充盈在每個人的腦海。
只有當敵人首先攻擊他們的時候,日本才被允許還擊。
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如果不能先發制敵,如何才能保證克敵制勝?
洛克希德·馬丁F-35多用途戰鬥機的服役,大大增強了日空自的信心。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即使只是待在地面,這款先進的第5代隱身戰鬥機也好像一隻振翅欲飛的雄鷹般,具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威懾力。
而當它亮出羽翼之下的鐵拳時,更是足以讓來犯之敵三思。
一旦有不識好歹的敵方潛艇試圖闖入,日空自二話不說,啪地一聲就給對方來上一發。
魚雷精準命中目標,瞬間使其葬身茫茫大海。
翱翔於天際的戰鷹,在廣闊的領空靈巧地施展著嫻熟的戰鬥技能。
一發制敵的震撼戰績,得益於P-3C反潛機的強大性能。
這種全球最先進固定翼反潛偵察機,集各種雷達、光電感測系統、紅外線偵測系統和聲納信號處理系統於一身。
再雞賊的潛艇在它的面前也將無所遁形。
1976年9月6日,蘇聯飛行員維克多·別連科成功駕駛一架米格25叛逃至北海道。
飛行過程中,米格25以超低空飛行方式躲避了日本的雷達追蹤。
這促使日空自檢討需要構建空中早期預警系統,於是就有了波音公司為日本獨家打造的E-767空中預警機。
E-767是一頭獨狼。
這種先進而昂貴的預警機,目前日本只有4架,連機場跑道都為其特別強化過。
所以飛行員一直飛得小心翼翼,要是摔了,誰都負不起這個責。
日空自無懈可擊的編隊飛行訓練,各種機型面面俱到。
從老式的螺旋槳式機群,到著名的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再到加裝了火神機炮的武裝直升機中隊,幾乎無所不包。
而它們的內核,其實都是本田的50cc摩託車。
所有飛行員在獲得該機型的飛行執照之前,都必須進行2個月的Q版飛行操練。
儘管最大速度為25英裡每小時,但滑行、巡航、轉彎、翻滾……各種輾轉騰挪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培訓,而且無需離開地面。
2020年1月5日,日本《讀賣新聞》稱,日本政府正展開協調,將「航空自衛隊」改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最快將於2021年度實現更名。
此舉旨在明確宇宙空間也是防衛領域的一部分,以強化太空防衛能力。
和平時期,軍隊最大的意義在於精神動員和前沿威懾。
看來,日本在應對宇宙緊張局勢方面還真是一刻都不鬆懈啊。
作者:beebee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