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大火背後的隱形屠殺

2021-01-21 X博士

大家還記得,前兩天媒體鋪天蓋地報導的亞馬遜森林大火嗎?

現在,這場大火還在繼續燃燒。

△ 燃燒的Agua Boa叢林,2019.09.06


從8月5日開始,這場森林大火至今已持續了一個月,43000多個起火區域,讓9250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化為死亡焦土。

△ 大火席捲過 「Rondônia ·朗多尼亞州」 的 Karipuna土著領地之後,只留下一片焦土


與此同時,全世界都在譴責巴西政府的無動於衷,為「地球之肺」的損失感到遺憾。

殊不知最悲慘的,其實是亞馬遜的原住民,他們的家園在這場災禍中付之一炬。

更可悲的是,在這一切發生以前,雨林深處的原住民就已經知道:家園所遭到的破壞,已經達到了不可恢復的臨界點。

他們還知道,這場災難不是天譴,而是人禍;是過多貪婪的「淘金者」和農民焚林所導致的惡果。

△ 黃色區域為截至2018年的重點森林砍伐地區,紅色為這次8月大火區域


其實,雨林深處的原住民為了叢林家園吶喊過、反抗過,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但到最後,這些守護者就像燃燒的森林一樣啞然失聲,甚至就連他們被工業車輪碾碎的聲音都無人問津;他們的故事,在網絡上都不能完全看見。




亞馬遜在發生大火之前,是有預兆的——兇兆。

它的起源,得從巴西北部毗鄰法屬蓋亞那的阿馬帕(Amapá)州的瓦亞皮(wajapi)土著保護區說起。

△ 黑色邊線勾勒出的位置就是阿馬帕州(Amapá),深橙色位置為瓦亞皮(wajapi)土著保護區


在這場驚天大火發生之前的兩周前,也就是今年7月下旬:

數十名身著軍裝攜帶自動武器的「淘金者」,非法入侵了亞馬遜叢林北部的阿馬帕(Amapá)土著保護區,犯下了一樁血案。

△ 武裝「淘金者」佔領了Wajapi的聚居地Yvytõtõ村(44號)以及Mariry村,並把村民驅趕至了Aramira(紫框處)


根據BBC報導,可能是因為部落不同意合作,又或許是為了更好地驅離原住民:

在7月22日,惡徒們用刀刺死了68歲的部落酋長Emyra Wajapi,把他的屍體扔到河裡。

根據部落成員Viseni Waiapi向外部傳出的信息顯示:酋長身中數刀,兇徒們甚至刺中了他的下體,連具全屍都沒留下。

△ Emyra Wajapi 

From:telesurenglish


為了得到Yvytõtõ村附近的自然資源(金、錳、銅、鐵礦以及大量優質木材),這些闖入者開始用槍驅離村民。

他們入侵的地方,正是1200名瓦亞皮人的家。他們生活在60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內,保持著原始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遠離現代世俗,快樂生活。

△ 在自己領地上的Wajapi人


但如今,不但家園被人掠奪,就連酋長也被虐殺。

為了躲避兇徒的襲擊,這些原住民只能遠離家鄉,淪落到很遠的Aramira村。

△ 剛剛撤離到Aramira村的原住民 

From:DiaRio


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幫犯罪團夥犯下的惡行,那你錯了。

事實上,虐殺酋長案並不是孤例。

根據環境保護組織Global Witness公布的《Enemies of the State》報告顯示:

2018年,巴西有20人因保衛環境而死,雖然跟2017年死亡57人(80%在亞馬遜)的數字相比有所降低;但卻有更多的人因防止被闖入者侵佔土地而被殺,最慘烈的案子是在2018年11月的巴西帕拉州,有8名為了防止大豆商兼併土地的保衛者被殺。

△ 2018年因保衛環境而死的巴西人名單


事實上,在酋長沒被殘殺的時候,亞馬遜土地衝突態勢就已經很嚴峻了,幾乎每周都有衝突,每年都會有人為此喪命;2007年至2017年,原住民已有822人被殺,321人自殺。

△ 2015年,巴西農民襲擊了一個原住民村落,造成9人死亡。在葬禮上,人們哭訴巴西淘金客和農民的暴行。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148138268546998


這些絕望的原住民,自知已經無力抵擋來自「文明」世界裝備精良的「闖入者」,他們只能請求政府,派遣軍隊幫助他們奪回自己的故鄉。

因為這種行徑在文明社會、現代社會,完全就是違法的,違反人道主義的。

但他們的請求,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這些闖入者有一個統一的名字:「淘金者」,在當地被稱作「Gaeimpeiro」,本意原指非法礦工,到後來泛指靠亞馬遜雨林賺錢的人。

△ 現任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的父親也曾是這一時期的淘金者


最早的亞馬遜淘金熱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是巴西經濟「失去的十年」——嚴重的債務危機、通貨膨脹以及國民收入下滑,巴西軍政府決議要開發亞馬遜叢林,以解燃眉之急。

一般來說,他們的開發是這樣的:

首先,最有價值的紅木會先被砍伐;緊接著,剩餘木材也被利用;最後,他們會對土地進行改造,有礦藏的成為採礦營地,而沒有礦藏的則被改為農田或是牧場。


為了順利實施這項計劃,他們甚至強行抓捕原住民進行同化,並針對亞馬遜部落提出了一個「不融合,就失去 (Integrate or risk losing it)」的尖銳口號。鼓勵人們進入亞馬遜叢林,尋找財富,同化土著。

為此,他們修建了多條穿過叢林的公路,像克蘇魯的觸手一樣攥住亞馬遜叢林。

越來越多的毛皮獵人、伐木工以及礦工開始湧入他們生活的領地,用野蠻的方式從他們的家園攫取財富。

△ 從1973年修建的BR210公路,雖然在1976年被叫停,但已經離原住民領地很近了


從此,越來越多的富饒土地開始龜裂,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 亞馬遜淘金熱,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在當時,每個來亞馬遜叢林攫取財富的拓荒者,都可找政府買一塊寬2米、長3米的地塊進行「賭地」。簡單來說,就是甭管是地裡挖出了像黃金、寶石這種珍貴礦藏還是啥也沒有,到最後都是你自己擔著。

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賭博,吸引了很多人來亞馬遜叢林試試手氣,這些淘金者既有一無所有的貧苦人,也有像醫生這樣的小中產。

△ 亞馬遜淘金熱,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他們當中有些人發了,也有些人賠了,還有的挖出了黃金又買下更大的地塊賠到破產,但到最後都化作了叢林傳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做著發財夢。

△ 現在的亞馬遜叢林礦場


還有一些人,選擇比賭地風險低得多的伐木或是種地:無視法律,砍倒雨林裡的大樹,再把他們加工成木材,賣到黑市,出口海外。

△ 這種生意甚至吸引到了當時的巴西軍隊,一些部隊近水樓臺先得月,組織士兵非法伐木,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然後,焚燒被砍伐殆盡的林地,積累肥料改良土地,以便建起農田或是牧場,僱一幫人生產銷售,然後再咔咔賺外匯。

△ 冒煙地區就是農業焚地,被分割出來的油綠色區域就是焚林致富運動後被分割出的亞馬遜叢林


開始,原住民們對他們的滲透並未反抗,甚至還有很多部落採取合作態度;但,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滿目瘡痍土地成為淘金者腰包裡錢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能為力。就連微弱的抗議,都可能遭致淘金者的野蠻對待。

面對抗議,淘金惡徒給原住民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放棄家園、要麼死在家園。一旦發生衝突,全副武裝的淘金者很可能用武器殺死一切反抗的原住民,就和那個被直播的土著倖存者的遭遇一樣悲慘。

△ 1980年,這個男人的族群被淘金者屠殺,他是最後的倖存者


雖然土著人的悲慘境遇在1988年修訂新憲法後有所好轉,但叢林的命運並未得到本質改變,一直是被盜攫的寶庫。直到經濟好轉,有了金磚四國的稱號之後,轉焚林致富的路數才得到遏制。

△ 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至21世紀初期,亞馬遜叢林的砍伐高峰達到第一個高潮——10000公頃  而後到了2001-2004年,這個數字變得更為恐怖:540000公頃林地被改造為農業用地


從此以後,亞馬遜叢林乾脆成了巴西政客手中的一張牌。

每當經濟上行時,政客們就打出保護雨林牌,為自己大撈政治資本、國際聲譽;而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客們也會打出這張牌,告訴民眾只要開發了亞馬遜叢林,一切都會好。

△ 巴西亞馬遜樹木砍伐數量年度對比圖


所以,當巴西遇到經濟不景氣、GDP萎縮3.8%的窘迫境遇時,大家就紛紛把選票投給想要大張旗鼓在亞馬遜搞開發的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


自他上臺之後,生活在亞馬遜的原住民就遭了殃。

他喊出「哪裡有土著,那裡就有財富」這樣的口號。

△ 8月23日,有關注氣候變化人士抗議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對亞馬遜雨林所做的保護太少,引成巨大火災。


甚至還將帶血的歷史當作往日的榮光,公然提出:

「成為一名『淘金者-garimpeiro』的基因,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

在拓荒者看來:這,就是縱容的信號;如果在過去他們殺人搶地還有顧慮的話,那麼這句話,就讓他們愈加肆無忌憚。

△ 被趕走的亞馬遜原住民


從此亞馬遜叢林,又回到了殖民時代的野蠻,就像是巴西版的蠻荒西部時代被再度翻拍。

來的人帶走了財富,留下的卻是難以清理的汙染。在他們開採過的地方,河流被汙染,原住民喝了之後渾身發癢,連水裡的魚兒也都死掉了。

△ 亞馬遜叢林內部的非法伐木場


△ 亞馬遜叢林內部的非法礦場


在他的任期內,原住民土地侵佔案同比增長150%,亞馬遜森林今年8月火災次數比過去8年的同期平均值多了35%。


更巧的是,這次亞馬遜大火,就是在巴西農民每年8-10月的耕種期出現的災難;其中勾連自然不言而喻,就是這種政策導向下的惡果。

△ 染血的巴西


在現在的巴西聖保羅,有一場特殊的攝影展。

展出的作品是由巴西著名攝影師Sebastião Salgado在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一組名為《Gold》的作品。


這組照片描繪的是當年亞馬遜叢林淘金熱的浮世繪,驚人的畫面曾經讓初見它的整個《New York Time Magazine - 紐約時報雜誌》編輯部鴉雀無聲。

△ Sebastião Salgado在1986年9月7日《紐約時報雜誌》上發布的版面

from:NYT


據當時在場的圖片編輯Peter Howe回憶:那是他第一次看見有照片能讓見多識廣的NYT老編都找不到詞來描述:

△ 「黃金礦工 - Gold Miners, Serra Pelada, Pará, Brazil, 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 「黃金礦工 - Gold Miners, Serra Pelada, Pará, Brazil, 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 「黃金礦工 - Gold Miners, Serra Pelada, Pará, Brazil, 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 亞馬遜淘金熱,1986

From:©️Sebastião Salgado/Amazonas-Contact Press Images


這些富有衝擊力的照片,拼湊出了一幅為了追尋財富,而在亞馬遜留下一道道傷疤的景象。



現在,在亞馬遜的很多地方,原住民的家園正變得越來越小,可能剛踏出叢林看到的就是在刀耕火種後留下農田,甚至就連那些他們所剩無幾的土地也正被貪婪吞噬。

2017年,Jose Ribamar在家勞作的時候,一夥手持步槍和砍刀的暴徒來到他們的村莊,讓他們滾出去;他們想要理論卻遭到攻擊,很多人的雙手在招架時被砍傷。

△ 2017年,因土地糾紛被打傷住院的原住民Jose Ribamar,這次襲擊使得22位原住民受傷


禍根從葡萄牙人在1500年踏上巴西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經埋下了。原住民被殖民者屠殺、驅逐,他們的土地則被重新劃分給了歐洲來的農民和拓荒者。

雖然1988年巴西新憲法承認了原住民的土地權利,原住民重回故鄉至今也時常遭到附近農民團體和淘金客的襲擊與驅逐,他們的地位其實跟500多年前沒什麼兩樣,依舊是雨林中待宰的羔羊。

看到家園被毀、土地被搶,亞馬遜原住民也並不全是只會逃跑的鴕鳥。

他們,也有人在抗爭。

△ 亞馬遜原住民保護區交界


生活在巴西帕拉州的Munduruku部落成員就是被採礦毒害的部族之一,他們選擇通過和平的方式去阻擋淘金者。

在過去,老酋長為了讓部族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賺錢給村子置辦發電機之類的新物件,他在2015年跟採礦者籤訂了協議,用土地換取了每月幾百美元的報酬。

△ Munduruku部族也需要來自採礦者現代社會的補給


一開始,他們認為這筆交易是合適的,直到他們發現喝的水變成了沙褐色,生物也消失殆盡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絕路。

△ Munduruku部族被採礦者汙染的家園


為此他們翻山越嶺前往礦工營地,跟人談判但毫無作用。在面對持有武器的礦工時,30人的抗議小隊也只得鎩羽而歸。

△ Munduruku部族坐在礦業公司的推土機前


而在亞馬遜叢林的另一端, Maró部族的領地保存尚且完好,他們要面對的是伐木者與盜獵者以及因丟失領土跑來尋找食物的其他部族成員。

△ Maró部族領地


為了防範種種威脅,Maró部族依照以每村選一人的模式組織了巡山隊,評定的標準就是熟悉山林的程度與野外生存經驗。


他們的領地有42000公頃之多,每次巡山要用10天,為了方便巡山:他們利用船用發動機、木板和卡車底盤組裝了一輛簡易汽車。


但無論多麼嚴謹,卻都阻擋不了盜伐者的野心,他們總會在路邊看見被砍原木的殘骸。

面對艱苦危險以及時常會讓人沮喪的工作,巡山隊中的Apolonildo Alves de Sousa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未來和政策同樣虛妄,歧視與誤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正在」保護這座山、這塊地,這就夠了。


亞馬遜的大火還在燃燒,漫天灰燼之中,巴西政府、淘金者和原住民的紛爭同樣沒有結束。

在淘金者看來,盜伐亞馬遜是走投無路的選擇;在巴西政府看來,亞馬遜是國家發展的資源,每種說法都振振有詞。

△ 一個礦工正在前往非法營地工作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所謂亞馬遜的生態和人類文明的發展比起來,看上去無足輕重。

但只有原住民們知道:這片名叫亞馬遜的叢林,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5500萬年。

那些人類在這裡的紛爭,那些流過的血,淘到的利益,輝煌的文明,甚至這場駭人聽聞的大火,跟叢林的時間尺度比起來:

只不過是一隻惱人的蚊子,在她身上輕輕地叮了個包。


01.PNAS September 26, 2006 103 (39) 14637-14641; https://doi.org/10.1073/pnas.060637710302.https://www.opendemocracy.net/es/democraciaabierta-es/el-amazonas-y-sus-enemigos-una-llamada-a-la-acción-y-al-optimismo/03.Deforestation in Brazil echoes the ultimate Amazon gold-rushhttps://www.ft.com/content/2338eade-c97b-11e9-a1f4-3669401ba76f04.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9/08/24/world/americas/amazon-rain-forest-fire-maps.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5



相關焦點

  • 網上盛傳的亞馬遜雨林大火,背後真相究竟如何?
    巴西亞馬遜雨林數千處著火,北部的羅賴馬州、阿克裡州、朗多尼亞州和亞馬遜州均遭受熊熊大火的重創。網上流傳的火場圖片顯示,大火已經燃燒數十天,火災現場令人觸目驚心。真實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這場大火到底有多嚴重?
  • 亞馬遜大火,全人類的「共地悲劇」
    來源:視覺中國作者:邵琬雲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地理學助理教授,從事環境和社會關係的研究)亞馬遜大火危機將何去何從?是否需要一個國際監管機構接手來管理亞馬遜雨林?巴西政府和公眾會如何看待國際監管?亞馬遜大火近期受到全球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建議把亞馬遜大火提上這周末舉行的G7峰會日程,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支持。
  • 面對亞馬遜雨林大火,人類只能祈禱?
    最近,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超過三個星期的新聞引起全球關注,海外社交媒體上有人發起「為亞馬遜大火祈禱」的活動,響應者眾。
  • 關於亞馬遜森林大火,這可能是最成功的一部紀錄片
    大概一周多以前,「亞馬遜雨林火災」的話題在網絡上發酵,#Pray for Amazonas(為亞馬遜祈福)一度成為推特上全球最熱的標籤,很快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打開社交網絡,我們會發現,國內外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場駭人聽聞的大火。
  • 亞馬遜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16天
    央視網消息:當地時間2019年8月21日,巴西亞亞馬遜州,亞馬遜雨林遭遇大火侵襲。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衛星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巴西、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的亞馬遜地區為火災重災區,集中位於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馬託格羅索州和亞馬遜州以及玻利維亞境內,目前正處於氣候最乾旱時期,更加強了火勢的蔓延。 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19年8月21日,巴西亞亞馬遜州,亞馬遜雨林遭遇大火侵襲。
  • 睜眼說瞎話,「巴西川普」堅稱亞馬遜大火是「謊言」
    果真有一拼,明明大火在燃燒,他卻睜著倆眼說瞎話。據報導,被外界戲稱為「巴西川普」的博索納羅周二(11日)無視政府數據和記者的所見所聞,堅稱亞馬遜雨林大火是一場「謊言」。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堅稱,亞馬遜雨林的火災是一場「謊言」,堅決否認火災的存在,圖為近日阿普伊發生的火災。
  • 大火四周後,亞馬遜終於發聲了
    亞馬遜森林大火已經燃燒4周了好像並沒有人聽到這片森林發出的求救信號持續的大火使整個亞馬遜地區都被煙霧籠罩8月17日在巴西拍攝的亞馬遜雨林中一處燃燒的林區新華社發(迪達·桑帕約攝)人們都在呼籲拯救這個「地球之肺」害怕自己生存的環境受到影響但其實,這場大火影響最大的是這群世代生活在亞馬遜雨林的
  • 澳洲山火過火總面積為亞馬遜大火6倍,為何卻不見西方媒體指責?
    很多時候,人們所不以為意的一件小事,背後卻潛藏著巨大的危機。很多大的危機和災難,往往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的小事中爆發。畢竟,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人。因為不會遊泳的人他知道,我不會遊泳,我只要下水很可能就會沒命,所以我要遠離。而最近備受世人關注的「澳洲山火」,最初,不正是一場無人在意的災難嗎?
  • 狂牛症和中美貿易戰,導致了2019年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
    去年,巴西亞馬遜平原,原本有著地球之肺美譽的雨林地區燃起了熊熊大火。有多少人能想到,這場大火的誘因,竟然與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甚至1986年有關。那麼這場蝴蝶效應,是如何展開的呢?狂牛症1986年,英國一家農場,一頭牛生了怪病。它變得喜歡獨處,焦躁不安,易怒,而後開始走路不穩,易摔倒,最終無法站立,全身抽搐而死。
  • 疑似亞馬遜倉庫大火,大量貨物包裹被燒毀
    原標題:疑似亞馬遜倉庫大火,大量貨物包裹被燒毀據外媒報導,美國西部時間6月5日上午7點,位於加州Redland的亞馬遜倉庫ONT9發生大火。據悉,總面積共計110萬SQF,目前撲救工作仍在繼續,這對於近日送往ONT9的跨境賣家包裹或造成一定影響。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已經在大火中燃燒了數個星期了!22日,巴西政府宣布將調動所有政府部門之力,確定亞馬遜雨林著火點,並找到應對措施。此前,數個州政府和環保組織已經採取措施,強化火災管控,打擊非法採伐。17日,巴西託坎廷斯州,亞馬遜雨林中燃燒的林區  新華社不僅是巴西,玻利維亞部分地區也受到極大影響。
  •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
    亞馬遜雨林大火重現,人類的噩夢又來了,現已變成不毛之地!地球上有兩種災禍是難以抵禦的,一種是天災,另一種是人禍。天災亦指自然災難,例如火山、地震、海嘯等,它們的突如其來,導致無數人喪命。其實每個人都感受到今年地球的變化,全球變暖導致溫度驟升,無數地區受到影響。
  • 亞馬遜在巴西大火創13年新高
    在巴西這個世界上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冠狀病毒的爆發可能助長了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的加劇,因為當局一直在放縱縱火和其他助長大火的非法活動。
  • 亞馬遜大火與原住民問題①|巴西:右翼政府的「去殖民」悖論
    八月的一場大火,讓亞馬遜引發了全球震動,它帶出了公眾對亞馬遜近年來驚人的毀林速度的警覺。亞馬遜作為地球巨大的儲碳池,其破壞將給整體人類帶來無法預測的危機,然而它卻分屬於不同的主權國家之內,其命運與這些主權國家的政治生態息息相關。與此同時,它也是眾多原住民的家園,原住民在亞馬遜的過度開發中權益一再被損害。
  • 亞馬遜雨林的大火又來了!
    還記得去年8月發生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嗎?
  • 亞馬遜森林大火之際,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深入一線!
    備受全球關注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這片熊熊燃燒的森林不僅給環境帶來影響,也吞噬著生活在棲息地的動物。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橫跨8個國家,覆蓋了南美40%的面積,而且它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作為少數保存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亞馬遜雨林的狀況備受世界矚目。
  • 亞馬遜大火或「捲土重來」,7月超6000起,起火原因讓人心寒!
    亞馬遜大火或「捲土重來」,7月超6000起,起火原因讓人心寒!相信今年澳大利亞的大火還歷歷在目,這場火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在隨著大氣循環漂浮在世界各地,更是造成了超過10萬億隻生物死亡。流落街頭的動物們讓人看起來心痛不已,它的出現讓人忘卻了在此之前出現過的亞馬遜森林大火,這場大火導致數萬公裡的熱帶雨林被燒毀,地球之肺受到了嚴重的創傷,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之後,亞馬遜大夥有捲土重來的趨勢,似乎比去年更為猛烈一些,而起火的原因更是讓人寒心。
  • NASA警告亞馬遜火災季條件成熟 專家稱毀滅性大火或將出現
    7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到2020年到目前為止,熱帶北大西洋海表溫度高於平均水平,為活躍的颶風季節奠定了基礎,並增加了亞馬遜南部火災的風險。2019年8月,亞馬遜地區森林大火多發且持續燃燒,過火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玻利維亞有上千戶家庭受災。大火持續時間長,燃燒面積大,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較大;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氣溶膠,對當地乃至全球的氣候都產生較大影響。
  • NASA警告亞馬遜火災季條件成熟 專家稱毀滅性大火或將出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1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宣布,到2020年到目前為止,熱帶北大西洋海表溫度高於平均水平,為活躍的颶風季節奠定了基礎,並增加了亞馬遜南部火災的風險。今年的預測是在2019年亞馬遜雨林發生破壞性火災後發生的。
  • 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燒了那麼久,主要所在國巴西為什麼不關心?
    我們知道,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充足的森林資源,為地球提供了20%的氧氣,因此近期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火,引起全球關注。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裡,橫越了8個國家,其中在巴西的面積佔總面積的70%,這場大火持續這麼久沒有被撲滅,巴西成為全球媒體指責的眾矢之的。滅火雖然是一件充滿危險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引發全球關注的火災,巴西應該有能力去有效控制災情。而事實是,這場大火似乎是一直任由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