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換上25歲的心臟 個性是否會改變引關注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胸外科有個特殊的病房,病房門口掛著「心臟移植病房」的牌子,房門的窗口上貼著白紙黑字的「謝絕探視」。這個特殊的病房裡現在住著的是來自溧水的雷開雲老人。老爺子剛剛創了個紀錄——今年70周歲的他一個月前換心成功,成了江蘇省年紀最大的「換心人」,並且位列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的74歲與上海的73歲。

  記者昨天在病房裡見到雷老的時候,老爺子臉色不錯,在病房裡散著步。護士想伸手扶一把,老爺子手一甩繼續往前踱步,「我走到走廊都沒問題!」

  換心前:臥床不起連壽衣都準備好了

  「他呀,四年前得了心臟病,裝了除顫起搏器,但效果不明顯,這幾年罪沒少受。」雷老散完步,想在床上躺一躺,老伴陳奶奶趕緊遞上了一個靠枕。陳奶奶告訴記者,雷老是溧水鋼鐵廠的退休職工,自己則在家務農,自從雷老患上了心臟病,一家人成了醫院的常客。「今年情況更嚴重了,經常喘氣,睡覺也睡不著,吃飯也吃不下,大部分時間都躺在病床上。」在陳奶奶的印象中,接了多少張病危通知書已經記不清了,眼看著醫生們直搖頭,眼看著老爺子快不行了,家裡人連壽衣都備好了。

  「幸虧我們最後給南京市第一醫院打了個電話。」雷老的大兒子告訴記者,印象中南京市第一醫院在治療心臟病方面實力很強。「陳鑫副院長說爸爸這種情況可以嘗試心臟移植,我們決定試一試。」

  雷老雖常年躺在床上,但心裡挺清楚。自己是退休職工,妻子務農,1個兒子,3個女兒家裡也不富裕。還有一個女兒還下崗,現在打工掙錢。「手術費用十五萬,這不是給兒女增加負擔嗎!再說自己年齡大了,換心這麼大動作,能不能熬下來也是問題。」

  「最後是幾個兒女輪番給他做思想工作。兒子說,不管多大年紀,他都是一家之主。要是他走了,一家人心理上都沒了依靠。15萬雖然多,但幾家湊湊還能湊出來。15萬換一家人能多在一起一點時間,也值。」陳奶奶說,是兒女的支持讓老伴最終下定了決心。

  換心時:「冷藏」心臟運來爭分奪秒

  7月份,雷老住進了南京市第一醫院,等待換心的過程走得非常順,一個星期做全面的身體檢查,再有一個星期的等待,心臟的供體就找著了。

  「患者入院時心臟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因為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臟已經有常人的兩個大小。人的心臟像是一個泵,心肌擴張後收縮功能低下,無論是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還是回流到心臟,都沒有那麼有力,才導致了病人這麼嚴重的症狀。」該院心胸外科主治醫生蔣英碩告訴記者,不過萬幸的是,患者腎臟等其他器官情況還不錯,否則患者根本無法承受換心手術。

  8月4日,雷老躺上手術臺。從已經腦死亡的供體身上摘下的心臟,在低溫外加心肌保存液的環境下,經過半個小時送到了南京市第一醫院。陳鑫副院長、主任醫師親自上了手術臺。將雷老原本的心臟連同起搏器一起摘除後,醫生們為雷老安上了新的心臟。吻合血管、「重啟」血液循環,雷老的心臟重新跳動起來,開始還比較微弱,之後越來越有力。

  「進行換心手術,最重要的是爭分奪秒。心臟從供體摘下後,必須在五六個小時之內移植完畢。」蔣英碩告訴記者,給雷老「安上」新心臟的手術花費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整臺手術花費了不到四個半小時。據了解,雷老這臺換心手術心臟供體還不到25歲,如果手術後沒有嚴重排異反應等情況,這顆25歲的心臟可像以前那樣跳動。

  換心後:治好口腔潰瘍「大問題」準備出院

  雷老的手術非常成功,在ICU,撤下呼吸機後3天,雷老就可以下床走動。本來雷老早就可以出院,但醫生發現雷老出現了口腔潰瘍,這才讓他在醫院裡多觀察治療了一陣子。

  對常人來說,口腔潰瘍不過是個小毛病,但在雷老身上出現,其實是個「大問題」。蔣英碩告訴記者,年紀大的病人肺、腎等器官功能都比普通人要差些,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情況也要高於常人。心臟移植手術之後要過抗排異關、抗感染關,雷老面臨的風險是要大於年輕心臟移植病人的。雷老口中出現的口腔潰瘍,其實是由於服用抗排異藥物之後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如果治療不及時引發感染,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不過在醫院悉心治療下,雷老的口腔潰瘍目前已經痊癒,在調整用藥量之後,最近即可出院。

  換心後,他能活多久?

  什麼樣的人需要更換心臟?更換心臟後,人又能夠活多久?蔣英碩告訴記者,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不能根治的、冠心病無法進行放置支架、搭橋手術的,一些晚期的心臟瓣膜病病人是可以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從統計數據來看,心臟移植後,一年的存活率在85%-88%,五年的存活率為80%-85%,十年存活率為70%-75%。進行心臟移植的病人,終生都需服用抗排異藥物。

  據了解,南京市第一醫院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已經近10年,至今已有20位患者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這些患者年齡集中在二三十歲,最年輕的患者為27歲,目前大部分「換心人」都還活著。其中,王桂蘭是南京首個「換心人」,也是存活時間最久的。換完心臟的這幾年裡,王桂蘭生活質量大大提高,拖地、買菜、做飯都不在話下,還曾經種上兩畝菜地、做點小生意養活自己。

  換心後,他還是他嗎?

  媒體曾經報導過一些「換心人」的個例,在做完換心手術之後,有的患者變得不像自己了。有人口味發生了變化、脾氣發生了變化,甚至還有人換了一顆心臟之後,人也變得浪漫了。心臟是否有記憶功能?換完心臟後,患者是否有慢慢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可能?記者了解到,這還是醫學上的一個未解之謎,醫生們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釋。有醫生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將一些幹細胞輸送到大腦中影響記憶所致,也有人提出了心理暗示的解釋。

  蔣英碩說,出現「變了個人」的情況應該是個例,之前在南京市第一醫院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從隨訪來看變化也不明顯。「如果是家人覺得患者個性發生了變化,也可能是因為服用抗排異激素類藥物過多後,對情緒產生了影響的緣故。」蔣英碩解釋。

相關焦點

  • 七旬老人患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11小時換上「人工血管」
    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為一位74歲高齡Debakey I型(最兇相類型)主動脈夾層致心包填塞休克的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目前患者康復出院。據悉,為如此高齡的該類疾病患者進行手術並獲得成功,在貴州尚屬首例。七旬老人患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11小時手術換上「人工血管」「從中午2點持續到凌晨2點,11個小時才成功完成了手術。」
  • 醫生5秒內給七旬老人換心臟「閥門」,看得我深吸一口氣
    5秒種內,醫生要為一位主動脈狹窄成縫隙的七旬老人,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完成心臟人工瓣膜置換。 (↑視頻:第一行綠色的是心跳,可以看到室顫波形效果;最下面一行紅色的是血壓,室顫之後變成直線。血壓變成直線的5秒,就是手術最關鍵的時間。)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發生在身邊。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涉嫌扔磚砸死香港七旬老人 5名暴徒被捕最小僅15歲
    七旬清潔工被擊中後受傷倒地。(圖源:東網)海外網12月14日電 香港特區新界北警區重案組探員昨日(13日)拘捕5人(15至18歲),他們涉嫌與上月磚頭砸死七旬老人一案有關。上月13日,羅姓的七旬清潔工在上水被暴徒用磚頭砸中頭部死亡,特區警方將案件列作傷人案展開調查,並懸紅80萬港元緝拿真兇。
  •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寧國「七旬老人殺妻案」開庭審理 2020-09-1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救愛犬七旬老人徒手掰鱷魚嘴
    為救愛犬七旬老人徒手掰鱷魚嘴 2020-11-25 16:23:38  來源:京視頻      近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一名74歲的美國老人,為解救被鱷魚咬住的愛犬,徒手與一條鱷魚展開搏鬥。
  • 七旬老太頻發心絞痛,輸血胸痛緩解,病因貧血還是冠脈狹窄!
    剛入冬,一位七旬老太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醫院的急診,訴說自己胸骨後及心前區悶痛不適,於家中含服速效救心丸及硝酸甘油未見緩解,醫生第一眼發現老人面色蒼白,那可不是健康的白,用醫學專業的話講,那叫貧血貌,查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改變,心梗指標心肌酶譜及肌鈣蛋白均正常,化驗血紅蛋白為56g/L,考慮為缺血性胸痛,是否存在冠脈血管狹窄無法判斷
  • 七旬老人離家出走,大晚上在北京西站被鐵警找到
    因與家人發生矛盾,一七旬老人大冬天氣急離家出走。北京鐵路警方接到家人報警後,當晚在北京西站的地下夾層找到了老人,此時老人已買好第二天回老家的車票。11月25日19時許,一位楊女士帶著婆婆來到北京西站二樓警務工作站報警,稱七旬公公因與家人發生矛盾,當日中午離家出走。期間,公公曾給婆婆發來一條簡訊,稱要回老家河南,之後便聯繫不上了。據楊女士講,其公公馬老先生今年73歲,離家出走後家人都非常擔心。
  • 石家莊25歲小夥醉駕撞飛七旬老人,致其當場死亡
    喝了七八兩白酒的25歲青年劉某在車上睡到凌晨,一念僥倖之下摸向了車鑰匙,駛入了自己人生的拐點……10月13日5時31分,天還黑著,一輛黑色大眾轎車由東向西闖紅燈,飛速駛過裕華路與大經街交叉口,將騎一輛人力三輪車過馬路的老人撞倒。大眾轎車稍微減速了一下,隨即加速離開了現場。
  • 一次性塑料飯盒冷凍後破裂,七旬老人誤吞碎塊險喪命
    夏天裡,為了在炎熱的天氣裡保存食物,冰箱冷凍櫃成為不可或缺的東西,食物得到保鮮,卻不曾想盛食物的塑料盒會成為致命的隱患……圖文無關近日,蘇州一位70多歲的女士不慎誤吞一次性飯盒冷凍後破裂的塑料殼,經手術取出後不見好轉,後轉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發現:老人食管破裂導致的胸腔感染嚴重到危及生命!
  • 火車上撿到孩子的X光片 七旬老人從衡陽趕到長沙尋失主
    火車上撿到孩子的X光片,他從衡陽趕到長沙 憑藉醫院床頭卡,七旬老人跨城尋失主 華聲在線9月10日訊 善良的人有多善良?76歲的老人,在衡陽火車站撿到一個孩子的X光片。擔心孩子治療受到影響,他在火車站等了7個多小時,無奈沒有等到失主。
  • 腦機接口新突破,七旬老人用意念喝可樂,人工智慧進入新時代
    9月份,馬斯克帶著口罩親自站臺,戲耍試驗粉紅小豬「佩奇」,並誇下海口,將進行人體試驗;12月份,浙大的科研團隊已經研製出了植入式的腦機接口,並且植入一位七旬老人的腦中。原來,七旬老人姓張,是退休的中學老校長,前半生教書育人,本想著後半生兒孫繞膝,可惜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如今在浙大的幫助下,植入腦機接口,竟能「動手」喝可樂(意念操縱),人工智慧進入了新的時代,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或將誕生。腦機接口新突破浙大科研團隊研製的腦機接口絕對是新的突破,將人工智慧加以應用,藉助機械手臂,讓七旬老人用意念完成喝可樂的壯舉。
  • 心房上長了雞蛋大的粘液瘤 專家為老人巧施施全胸腔鏡下微創心臟手術
    七旬老人李大爺胸痛、頭暈、乏力十多天,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左心房上長了個叫粘液瘤的良性腫瘤。瘤子雖說是良性的,但個頭卻不小,有雞蛋大小,完全擋在二尖瓣的瓣口,易造成栓塞,隨時會發生猝死。這該如何是好?
  • 七旬老人製作新型走馬燈
    近日,洛寧縣西山底鄉北村的七旬老人楊家寶經過1個多月的研究,為今年的元宵節製作了一盞與眾不同的走馬燈。  燈高約1米,有3個轉子  「我設計的走馬燈,跟普通的燈最大的區別在於,普通的燈只有1個轉子,而我設計的有3個,而且這3個轉子的轉動方向還不同。」楊家寶說,走馬燈由燈體、轉子和燈三部分組成,轉子就是走馬燈轉動的部分。
  • 年齡不是問題:七旬退休老人自製天文望遠鏡
    而即使是年過七旬的老人也會有衝動和激情去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天文望遠鏡」。大衛‧派維(David Pevear)是一位退休的地質學家,就像大多數仍不服老的美國退休老人那樣,他平常都會親自動手修理一些生活周邊的東西。而這次我們看到的是大衛自己親自動手打造的一款沒有外層的保護管的開放式望遠鏡。
  • 【關注】屍骨未寒 紛爭再起!七旬老人鋃鐺入獄為哪般?
    案情回放兒子意外身亡獲賠120萬年過七旬的楊老漢家住石棉縣永和鄉,和老伴薛阿婆共生育了三個子女,老兩口大半輩子都與黃土地打交道。晚年喪子的楊老漢、薛阿婆與中年喪夫的曉慶傷心欲絕,兩位老人目不識丁,只好由兒媳曉慶和外孫阿浩趕赴西藏處理楊三的後事。經過調解協商,用工單位一次性賠償死亡賠償金、撫養費、喪葬費共計120萬元。因楊老漢夫婦和曉慶在喪禮上哭成一團,根本無心接受賠償款。於是,用工單位便將這筆120萬的賠償金在2019年10月15日這天匯入了阿浩的銀行帳戶,後阿浩又轉到了薛阿婆的帳戶。
  • 七旬老太整天心神不定 只因樓頂裝有微波發射器
    原來,老人兩年前裝了一個心臟起搏器,所以對手機、微波發射器等特別敏感。裝「鍋」的物業得知此情況後立即拆「鍋」,但老太太還是心神不定。  昨天,記者來到李老太太家中,李老太太的女婿告訴記者,由於患冠心病,李老太太長期心率不齊,子女們於2000年7月份為老人裝了一部德國產的新款心臟起搏器。
  • [煙臺]七旬老人買銅線變石頭雜草 貪小便宜吃大虧
    [煙臺]七旬老人買銅線變石頭雜草 貪小便宜吃大虧近日,一位家住龍口的七旬老人在集市買銅線被騙,回到家才發現是一堆雜草和石頭。韋姓老人後悔不已,連稱自己不該貪小便宜上了當,他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近日,一位家住龍口的七旬老人在集市買銅線被騙,回到家才發現是一堆雜草和石頭。韋姓老人後悔不已,連稱自己不該貪小便宜上了當,他向記者講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
  • 術後14歲男生突然變學霸是怎麼回事 換心臟真的會改變人嗎
    小翔和徐先生的改變是否與之相關?  馬量主任表示,影視作品裡的劇情,更多的是藝術加工,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他也曾看到過,但該觀點目前仍未獲得主流醫學界的認可,在他看來,「換心人」的性格改變,更多的還是患者自身精神層面的改變。對大部分人而言,心臟移植是個大手術,就像經歷了生死考驗一樣。
  • 憶中國海拔最高縣歷史 西藏七旬老人搬新居
    中新社山南1月19日電 題:憶中國海拔最高縣歷史 西藏七旬老人搬新居作者 江飛波「大約是1976年3月,我們一家8人背著物資、趕著牛羊,從那曲申扎縣尼瑪區出發,穿過北面傳說中的『鬼地』,向著無人區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