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長沙市三館一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辜鵬博 攝
1月7日,長沙市黃興南路步行街。 盧七星 攝
1月2日,鳳凰古城。張術傑 攝
1月7日,長沙市三館一廳。 黃啟晴 攝
1月7日,長沙市太平古街。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郭立亮 攝
1月8日,長沙市橘子洲大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辜鵬博 攝
(本版圖片均由vivo X60 Pro手機拍攝。)
文/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婷婷
餘暉鋪向鏡頭。屏幕上,湘江閃著鑽石光,託出長長的水陸洲;隔江,臥著黛青色的嶽麓山;遠處,層層疊疊由深至淺的綿延山脈裡,藏著長沙王陵的古老秘密;再推遠,甚至隱約可見炭河裡。
江面上,夕陽正一點一點往水裡跳。被山、水、洲抱住的城市,即將點起萬家燈火。而數百米垂直的腳下,長沙最核心的商業區,正被熙熙攘攘的車流與人群,再一次「點燃」。
山水洲城的形態與布局,精英文化和市井文化毫不違和的牽手與擁抱,在長沙IFS「天際」高度上,徐徐鋪展,一覽無餘。
放大每一個細節,鏡頭下,不只是此刻山水洲城萬家燈火的全域景致,更是這座城市綿延三千年的歷史與文明。
用最大的熱情擁抱夜晚,是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日常生活的關鍵詞。夜夜沸騰的長沙,是火辣辣的湖南夜色的一個縮影。夜晚,才是湖南人最「親愛的日子」。
以強大的高感光度和降噪能力,還原一個更高清的夜色湖湘。這個冬天,vivo與湖南日報湘視頻道戰略合作,特邀20位湖南知名攝影師,帶上vivo X60 Pro,一起記錄身邊的「夜」地標,發掘湖南迷離璀璨的夜色。
1夜晚,才是湖南人最「親愛的日子」
「三,二,一——新年快樂!」伴隨著數萬人的齊呼,2021年的第一天,如約降臨到長沙五一廣場。
這是這座城市迎接自己公曆新年的特有方式。她喜歡這樣被喚醒,邁向新的一年,就像她夜夜如此,在永不停歇的喧囂中把自己投入沸騰的又一天。
對於長沙人來說,許多人的一天是從夜晚開始的。坡子街的深夜食堂,湘江之濱的璀璨煙火,歌舞劇院裡的座無虛席,24小時亮著燈的「不打烊書店」……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用她倔強又獨特的方式,不斷為「不夜城」加碼。
夜晚,是這座城市的壓軸大戲。霓虹比星光更早到來,直到清晨同時熄去。天馬山,藏著大學城無數學子經久不忘的美食記憶;老口子愛去的南門口,每個巷口都在準備接二連三的驚喜;因一根烤肉腸火起來的東瓜山,早已成為長沙夜市的網紅打卡地;水聲與曲聲翻湧不息的湘江邊,咿咿呀呀的唱段不知又要把你拉入哪個年代……
土生土長的長沙「伢子」、著名作家何立偉先生說,長沙是個極有意思的地方,「文化呈現二元,不僅有嶽麓書院一脈精英文化,也有南門口為地標的市井文化,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融進一爐。」談及愛長沙的理由,何立偉做了個對比:北京、上海這些文化高地雖好,但不宜久居,因為只有長沙才有一種家園之感。「只有在故園鄉土中才能更接地氣,那些生活的旨趣、熱忱的人性、詩意的情懷才不會被遮蔽。」
這種做事有狠勁、玩起來亦有狠勁的文化性格,是何立偉熱愛的,也是這位被稱為「長沙大寶貝」的作家的真實寫照。他因此給他們的作品和展覽取名,叫「親愛的日子」。
日子親愛,所以生活熱氣騰騰。湖南人的日常,藏在每一條人聲鼎沸的街巷,和每一個活色生香的夜晚。夜晚,是火辣辣的湖南人最「親愛的日子」。
2 近在咫尺的日子與綿延三千年的文明,同在掌間閃現
長沙夜生活的基因,可以追溯很遠。
時間撥回37年前。1984年7月10日晚7時30分,黃興路五一廣場至南門口段的夜市一條街正式開放。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長沙第一家夜市。「當時整個黃興路只能過人,車輛根本行不通。」
37年過去,長沙的夜生活早已迭代升級,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00後」,正以一種不同於父輩的生活方式,重啟這座城市的夜晚舞臺。
不變的是,「繁華」與「熱鬧」依然是夜幕的核心。作為長沙最大、消費能力最強、一直扮演夜市「一哥」的五一商圈,自古就是長沙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和商業中心。無論城市如何擴張,它的絕對霸主地位依然沒被動搖。
踏入這片時時在「沸騰」的商圈,很難想像,就在腳下,曾埋藏著數不盡的文物。上世紀90年代以來,走馬樓三國吳簡、東牌樓東漢晚期簡牘等大量簡牘被發現。這裡,是歷代長沙郡(國)及臨湘縣(侯國)衙署舊址。
登上杜甫江閣,江水對岸,是千年弦歌不絕的嶽麓書院。十多分鐘車程,即能從腳下這片現代生活的繁華之境,進入一個歷史時空的無人之境。再將鏡頭推遠,炭河裡隱隱綽綽,點綴在連綿山脈的褶皺間。
市井文化和精英文化,煙火氣息與宏大敘事,如此不違和地交織在一起,或許在全國都不多見。藉助不斷往高空攀升的城市地標,以及高像素、高飽和、高感光度的相機和蔡司鏡頭,這座城市近在咫尺、清晰脈動的細節,和綿延三千年的歷史與文明,一同在掌中閃爍的屏幕間徐徐展開。
3 用手機拍一張好照片,成為每一個人的嚮往
敲下這些文字之前,我剛從零下2攝氏度的湘江邊走過。一輪淡橘色的夕陽正緩緩沉入水中,隔岸的燈火已稀疏點起,在水面上扭出彩色小蛇般的影子。
忍不住掏出手機,拍下眼前景象。圖片上,隆冬的水面,泛著這個季節獨有的冷光。這座城市,要正式進入臘月了。
那麼,我是通過皮膚上顆粒聳起、身體微微顫抖的感覺,還是這張被定格的圖片上幾乎要溢出來的冬日之光,而意識到了季節的深入?在迅速、便捷的資訊時代,究竟是什麼,充當了我們的認知工具,同步甚至先於我們的感覺呢?
任何一個時代,都會出現一種新的表達形式,來適應全新的體驗。迅捷,扁平,碎片……新時代的一切經驗,都可以使用手機鏡頭準確切取,並通過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快速傳達。手機拍照,成為新經驗與移動網際網路語境無縫對接的最佳手臂。
就像「照相機的發明,直接摧毀了畫家們焦點與透視、寫實與逼真的信條,引出了後來的印象派、抽象派、象徵主義、達達主義……」,當手機拍照以其快速、便捷、準確地記錄時代和處理現實的能力,像不斷展開的「三體質子」,正在展開自己新的維度。用手機拍一張好照片,開始成為每一個人的嚮往。
在「攝影式觀看」的今天,我對寒冬深入的意識,不再只是一陣江風帶來的顫抖。或許,先於顫抖,我通過拍攝、讀取一張隨手拍的照片,早已看到那質子一樣輕盈的冬日之光。
和這座城市一樣,精英文化與市井文化從未分手,既有宏大敘事,又無損細微與細節中那些應有的感性、溫度和隨機性。夜色中,有氤氳霓虹下的故事、煙火、紅男綠女,也有無數穿透深遠時空散發內蘊光芒的明月與星辰。
4 「vivo+蔡司」官宣,還原一個更高清的夜瀟湘
隨時隨地記錄、創作和分享,影像呈現高度碎片化和社交化。生活在這座「不夜城」,記錄下這熱氣騰騰的夜晚,記錄下一天裡最屬於自己的時刻,手機鏡頭,成為最直接、最便捷的工具。
當手機的「夜攝」遇到湖南的「夜色」,會激起怎樣的漣漪?如何讓更多人享受日常創作,成為自己生活的導演、攝影師?
2020年12月17日,vivo正式宣布,與全球知名影像光學品牌蔡司成為全球影像戰略夥伴。vivo X60 Pro搭載vivo蔡司聯合研發的影像系統,配備蔡司光學鏡頭,使產品的攝影功能更加強悍,在復現景象本原之美的同時,打造定製級專業影像。
同時,防抖系統升級,如同配置了無形的三腳架,讓手持相機更平穩,照片更清晰。配合先鋒級f/1.48超大光圈,配合全新降噪模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即使手持,夜攝、運動拍攝儘管來。
曾用於記錄太空,拍攝了無數奧斯卡獲獎經典影片的蔡司鏡頭,通過與vivo的合作,走近更多熱愛影像、熱愛生活的用戶。而專業攝影普及度和手機攝影表現力的完美融合,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移動影像時代。
20位湖南知名攝影師,用最新的vivo X60系列手機,拍下這組夜色。高樓、街巷、人像、美食……強大的高感和降噪能力,還原一個更高清的夜瀟湘;同時,它們一張張疊加,貼合著這個時代的頻率,形成一幅較為完整的視覺圖譜,展現出新語境、新經驗下的城市夜景。
1月18日,這20位攝影師的湖南夜色圖景,將在長沙國金街開展。vivo X60系列聯合湖南日報湘視頻道,邀請你來點亮你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