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上去不錯哦 地震逃生床你覺得怎麼樣

2021-01-15 網易手機

對於國人而言,5·12大地震可能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它對於人們的傷害太大了,讓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同時也給太多的家庭帶來災難。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對於地震的預測依舊難以做出及時的反應,當災難到來,可能沒有多少時間讓人們躲到安全的區域,那麼下面這個所謂的地震安全床能不能給人們帶來福音呢?



聽上去不錯哦 地震逃生床你覺得怎麼樣

這款安全床的設計理念是這樣的:當地震發生時,人們可通過觸發開關,讓你瞬間逃到一個金屬質地的大箱子中,這樣讓倒閉的房屋或建築不會對人身造成傷害。然後這個金屬裝置內儲備了相應的生活必需品,如水、食物等,這樣人們可以等待救援隊來救助。據說這個理念是由一名國人提出的,並且已經申請了專利技術。試想這樣的裝置如果實現,或許在地震高發地帶真能給人們的安全提供一個良好的救援場所。

其設計理念非常好,但同時也存有一些弊端,如人們肯不肯在家中準備這樣一款裝置,而該裝置能否在危害發生的第一時間給人們提供庇護場所都是未知,因此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去模擬,爭取早日完善這樣的產品。

本文來源:中關村在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叔發明地震逃生床,地震中可以做到自保
    導讀:中國大叔發明地震逃生床,地震中可以做到自保近些年,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屢見不鮮。5.12汶川大地震相信很多人至今還是沒能忘記,它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多少無辜的生命就此隕落,多少可憐的孩子們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園。
  •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
    大學生發明「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一些自然災害會突然的發生,讓人們料想不及,其中地震就為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倘若是在睡覺時發生地震是很難逃脫的,為此一名大學生發明了一種「地震逃生床」,在10級地震面前,也絲毫不用慌!
  • 地震時如何科學逃生?
    當大地震驀然而至,若開始時震級不高,人們應當迅速離開建築群,分散到空曠的場地上去。來不及離開建築物的往往會被坍塌的房屋埋沒或砸傷。  一旦地震後,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逃生,但至於怎麼科學逃生自救,還得聽專家的。
  • 中國大爺發明「地震救生床」,遇地震一秒逃離,只因床下別有洞天
    中國大爺發明「地震救生床」,遇地震一秒逃離,只因床下別有洞天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帶給人們的傷害是巨大的。而在凝聚幾千年中國智慧結晶的土地上,有著這麼一位老大爺用他的聰明才智幫助人們在地震來臨時去更好地保護自己。這位大爺自行研發了一種「地震救生床」,可以在地震來臨兩秒之內迅速逃離,給人們逃生留足充足的時間。
  • 逆天神器「地震保命床」你見過嗎? 有這還怕像青海的午夜地震嗎?
    然後小編突發奇想上網搜索有沒有類似防地震的床,喲呵!還真的有!據說是德國人的又一逆天發明!地!震!保!命!床!而且是很成熟的經過測試的產品,價格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 怎麼說呢~~這東西就像一個超大的戒指盒,躺在床上的人就像那個戒指,一旦遇上地震,造成房屋大幅擺動時,熟睡中的人們可以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如果你恰好沒有睡覺,你也可以選擇防震床為快速躲避災難的工具,藏匿其中。
  • 地震來了 可躲進這張「救生床」
    除了抗地震的床,任小輪還將衣櫃等家具做成了逃生船形狀。這是抗地震床,鄭州一市民研發的遇到地震,床板會自動打開,將人「保護」在床箱裡□記者 郭致遠 文 許俊文 圖閱讀提示4月11日,日本9.0級大地震發生雖已一個月,但其影響依舊存在。昨天下午,在鄭州市東郊一個廠區,市民任小輪僱用的吊車先後吊起16塊預製板,將它們砸向自製的抗地震床。
  • 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今天早上又報導四川宜賓地震了,可見四川真的喜歡地震,但是沒辦法,誰叫他處在了地震帶上。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地震的發生,我們可以學會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呀。有句話不是說: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掌握在地震中這些逃生自求的方法,可能在關鍵時刻是救命的。我想下面的這些地震自救方法你有必要知道。
  • 中國大爺發明地震「逃生床」,設計十分得體,價格卻很昂貴
    說起地震都聞聲色變,我國經歷了兩次強力的地震,對經濟還有人們造成了巨大傷害,不少人在地震中妻離子散,讓人心痛不已。如果有種防止地震傷害的儀器那該多好,可以大大減少傷害程度。有位中國大爺就發明了地震救生床,這位大爺就是王文錫,在他的努力下救生床成功的申請了專利。
  • 地震逃生安全床概念設計
    騰訊家電訊(Newsboy)地震,人類的最大的敵人,當它來臨時,瞬間會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帶來不可估量的財產損失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還會奪走很多人的生命。儘管目前地震監測技術和設備已經很先進,但是由於地震來的太快,並且太過「兇猛」,讓人們往往躲之不及,通常最明智的辦法就是找個安全的地方去尋求庇護。
  • 老人發明地震自動救生床 地震時組合成箱體(圖)
    李沐斌 文/圖  地震來時如何逃生和自救,無疑是個讓人關注的話題。  「遇到大地震,就算住在低層樓房的住戶逃出樓外,有時也難以倖免,何況住在高層的住戶呢?」王文錫老人說,他經歷過邢臺、唐山地震,對此深有體會,「汶川、玉樹地震的傷亡也很慘重,我就想,能不能在家裡就能避免地震造成的傷害?『地震自動救生床』就是這樣琢磨出來的。」
  • 地震災害逃生包
    其實全球有很多國家地震都比較頻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離我國較近的日本,他們每年都發生可能上千次的地震,但由於他們具備了很強的逃生和自救能力,災難來臨
  • 震到跌落床!廣州增城今天突發2.7級地震!這些救命逃生常識快記牢
    今日10點49分廣東廣州市增城區附近發生2.7級左右地震!你感覺到了嗎?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06日10時49分在廣東廣州市增城區(北緯23.19度,東經113.66度)發生2.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牛人發明「防震床」,可以承受8級地震,提供10天生活所需
    對於人們來說,地震可謂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了,如果一旦在人們熟睡時突然的發生了地震,那其後果是不敢想像的,畢竟在當時人們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會被埋到了廢墟之下,而這樣的問題也是時刻被人們擔心著。對於這個危險,俄羅斯的一位發明家就成功的解決了。
  • 地震逃生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地震逃生知識,你一定要知道!地震來時如何躲避?如何自救?最權威地震逃生手冊,多一次轉發,可能就多挽救一條生命!隨手擴散!【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遇地震,莫驚慌,保鎮靜,少傷亡。先顛簸,是近震,只搖晃,震必遠。是遠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閒。住樓房,別慌張,到小間,暫躲藏。廚與廁,牢又堅,跨度小,較安全!
  • 遼寧發5.1級地震 「逃生哥」1分鐘下21樓
    家住長春市雙陽區嶺上溫馨家園的王先生當時正在家中床上躺著看報紙,突然感覺床有一些晃動,隨後立即從床上跳下。43歲的他說,「感覺床在橫向晃動,我把報紙放下後,看到窗簾杆上的窗簾環也在不停地抖動,大概持續了5秒鐘左右。」他立即跑到客廳問兒子,兒子也感覺晃動了一下,以為是樓下過往車輛帶來的震感。
  • 九寨溝地震23死,離你那麼遠,大爺你光腳跑下樓,你怕個毛線!
    源自網絡圖片「地震,不是四川嗎?咱們這有地震嗎?」只聽那女孩子說,「房子晃了一下,今晚要在外面過夜了」。她說,「我們剛洗完澡在床上看書啊,」我暈,「你不知道地震了嗎?」「地震,沒有啊,哪有地震啊!」這貨,簡直是反應遲鈍,「樓上的人全跑下來了,你不知道?」「啊?」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同學們積極踴躍回答講師的提問同學們首先認真觀看了3個關於地震逃生的小視頻,了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學習在地震來臨時迅速有效逃生並自救的方法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這些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識要知道!
    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識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避險技巧,也是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地震發生時的正確逃生方式和地震發生後的自救知識。我們當然祈禱災難不會發生,但是,安全教育,也要做好!
  • 地震時床變成臨時避難所
    實習生 歐昌梅 記者 張鈺芸晚報訊如何在災害中逃生,並把災害帶來的破壞和傷害減少到最低程度?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在昨天開幕的第三屆上海國際減災展上得到答案。防震床、無動力綜合純水機、高樓逃生緩降器,除了一批最新的減災和安全設備悉數亮相,經濟實用的急救箱、應急燈等民用救災物資也來到展會,給市民帶來安全保障。
  •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 躲過地震第一次橫波再逃生
    地震來了,究竟是跑還是躲?很多市民仍然對此抱有疑惑。市地震局原高級工程師葉清建議:先躲再跑。  眾所周知,地震的縱波速度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學術界對兩者的速度定位分別為:縱波每秒7.5-9公裡,橫波每秒4-5公裡,兩者之間大概相差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