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20多天,第五屆CCF-GAIR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就將在深圳前海萬豪酒店開幕。這場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承辦的峰會已經延續了五年。
五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茁壯成長,也足以見證一個新興行業的縱橫捭闔。
其中,醫療科技專場向來是CCF-GAIR峰會上學科交叉、產學融合特徵非常鮮明的專場之一。從五年前開始,我們就知道,醫療科技需要艱深的醫學知識,又需要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的「因地制宜」。
周志華教授曾說到,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
「和一般的軟體產業比,人工智慧產業是一個非常凸現個人才智的行業。人工智慧是軟體業的明珠,個別人的聰明才智在哪個方面取得算法上的突破,就會真的提高生產力。」
因此,五年來,醫療科技專場一貫的立場是,做好這個時代的觀察者與記錄者,為業內人士尋找最頂級的「跨界」人物、最頂級的「跨界」話題以及最頂級的「跨界」嘗試。
例如,我們邀請了三院院士Demetri Terzopoulos、IEEE Fellow田捷、張元亭,史丹福大學醫學物理系主任邢磊、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機器人所長Brad Nelson、香港大學新興技術研究所所長席寧等知名學者出席。
同時,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飛利浦大中華區CTO姚智清、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陶曉東等企業代表也均是醫療科技行業的代表人物。
今年,我們依舊誠意滿滿。下面這份嘉賓名單,也會讓你不虛此行。
沈定剛:國際醫療影像AI領域的領軍人
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沈教授」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如果說,你是做醫學影像分析抑或是深度學習的學者,那你斷不會不知道他。
沈教授現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終生教授、傑出教授,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 (IEEE)會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AIMBE)會士和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會士,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400餘篇,被引用2萬餘次。
1999年,沈教授就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放射科從事醫學圖像分析方面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早開展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研究的幾位科學家之一,並最先將深度學習應用於醫學影像,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等領域的研究近20年。
正是鑑於學術圈中的聲譽和成果,沈教授當選為MICCAI 2019的大會主席,並且承擔起「引路人」的角色,幫助更多國內學者,架起一座通向世界一流學術領域的橋梁。
龔啟勇:「精神放射影像」的學科奠基人
龔啟勇教授是華西醫院副院長,ISMRM Fellow,長江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國家自然基金委「放射影像」創新群體負責人。在國際上推動了精神影像學的發展,相關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
龔啟勇教授長期從事功能性腦疾病的磁共振神經放射學研究,提出腦行為偶鏈假說並在此基礎上系統地建立精神放射影像體系。
他是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 連續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交叉)和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醫學)。
因此,作為首位中國學者,龔啟勇教授為放射學排名第一的Radiology撰寫精神影像邀約綜述,並受邀領銜主持編寫享有「臨床指南」聲譽的北美臨床放射醫師系列醫學繼續教育培訓教材《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之《Psychoradiology》分冊。
現在,精神放射影像Psychoradiology 作為Radiology的新興學科分支,已成為我國在國際放射學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的重要學科方向之一。
謝國彤:金融巨頭的醫療科技帶頭人
謝國彤博士是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負責平安集團的醫療人工智慧技術研發。
依託平安集團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三大核心技術,以領先的醫療科技為核心,平安云為載體,打造了覆蓋診前、診中和診後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疾病預測、智能分診導診、智能醫療影像診斷、智能輔助診療以及智能隨訪患教等,服務政府、輔助醫療機構。
平安智慧醫療業務已橫跨中國及東南亞等70多個城市,與國內近20個省市的醫療行政單位開展緊密合作,覆蓋1.5萬家醫療機構。
加入平安以前,謝國彤博士任IBM中國研究院認知醫療研究總監和IBM全球研究院醫療信息戰略的聯合領導人。他有近20年的從事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豐富經驗,累計在國際會議及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論文,獲得40項專利,3項IBM傑出研究獎,並於2016年被授予傑出IBM人 。
鄭冶楓:騰訊醫療數位化助手的領路人
鄭冶楓博士,199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並保送本系研究生,之後在美國馬裡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鄭冶楓博士加入西門子美國研究院,專注於智能醫學影像分析。
任職期間,鄭冶楓博士發明了投影空間學習法,用於醫學影像中器官的快速檢測與分割,並於2011年獲得美國專利授權,旋即獲得當年的愛迪生專利獎。該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心臟功能分析、左心房心律不齊手術導航、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手術導航系統中。
在加入騰訊前,鄭冶楓教授在西門子美國研究院工作了12年。
王東媛:京東健康智慧醫療的掌舵人
王東媛女士,曾就職IBM,負責大數據分析產品線。15年IT經驗覆蓋了政企、醫療等縱深領域,在大數據等科技創新加速產業發展方面具有豐富經驗。
2016年,王東媛以醫療人工智慧公司聯合創始人身份正式投入醫療行業,從AI輔助診斷、AI藥學服務到AI中醫服務等細分領域深入探索實踐,成功與全國多家等級醫院達成戰略合作,推進公司業務不斷向專業化發展;
王東媛現擔任京東健康智慧醫療部總經理,基於多年的信息技術及醫療領域的複合經驗,組建智慧醫療業務團隊,負責健康城市、智慧醫療方面的業務探索和團隊建設,推動京東健康組織戰略有效落地。
本屆 CCF-GAIR 將於 2020 年 8 月 7 日- 9 日在深圳召開,詳情參見活動連結: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2020。如對醫療科技專場有任何需求或建議,可添加AI醫療負責人李雨晨詳聊。(微信號:Gru1993)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