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蛋哥說蛋價
支持單位:蛋聯網
(原創文章,轉載不標來源,必究)
現如今,「酶製劑」越來越被大家熟知,含有酶的食品也隨處可見。一旦雞群出現消化不良、糞便過料,很多養雞戶就會下意識的給雞餵酶製劑。
那麼,酶製劑真的能解決雞群消化問題嗎?寫篇文章,共同交流下,酶製劑在養雞中的作用及注意要點。
一、酶製劑是什麼?
首先,酶製劑是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的「活性」蛋白質,它能夠幫助降解消化腸道中的營養物質。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酶製劑,不僅能彌補機體內消化酶的不足,還能降解腸道難以消化或不能消化的營養成分。
同時,酶製劑能降低糞便中氮的含量,減少雞舍氨氣的產生。簡而言之,酶製劑是一類有「活性」的消化酶,最顯而易見的作用,就是促進腸道消化代謝,提高飼料利用率。
二、酶製劑有哪些種類?
酶製劑可分為單一酶製劑和複合酶製劑:
1、單一酶製劑。只能消化降解一種營養物質,包括澱粉酶、纖維素酶、果膠酶等;還有能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分解脂肪的脂肪酶以及植酸酶。
2、複合酶製劑。由兩種或多種單一酶製劑混合而成,可促進飼料中多種營養物質的消化。
包括以蛋白酶和澱粉酶為主的酶製劑,主要彌補雛雞體內消化酶的缺乏;還有以纖維素酶、葡聚糖酶、蛋白酶、澱粉酶等為主的複合酶製劑,綜合了各種酶的作用,有更強的助消化作用。
三、給雞餵酶製劑有什麼作用?
1、破壞植物細胞壁,提高飼料消化率。飼料中的蛋白質和澱粉被細胞壁包裹著,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纖維素酶、果膠酶,能破壞降解細胞壁,提高腸道內澱粉、蛋白的利用率。
2、降低消化道食糜黏性,減少腸道問題的發生。細胞壁能增加消化道食糜的黏度,使營養物質和消化酶難以擴散,影響了蛋白質、澱粉等的消化吸收,使雞群排糞困難。
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酶製劑,能降低食糜的黏稠度,減少腸道問題發生。
3、消除抗營養因子。飼料的部分營養成分是雞群不能消化的,如新玉米中含有的抗性澱粉,會阻礙澱粉的消化吸收,影響雞群的健康。
在飼料添加適量的植酸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膠酶、α-半乳糖苷酶等酶製劑,可減少或消除抗營養因子對雞群的不良影響。
4、刺激幼雛分泌消化酶。對於消化機能不未健全的雛雞,體內的消化酶不足,添加適量的澱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不僅能彌補消化酶的不足,還能刺激雛雞分泌一定量的消化酶。
四、使用酶製劑容易出現哪些誤區?
1、避免和其它添加劑一起用。酶是有「活性」的,部分抗生素、酸化劑、氧化劑、重金屬會破壞酶的活性,許多礦物質和酶有拮抗作用,因此在使用酶製劑時,避免同時添加以上物質。
2、酶活力並非越高越好。酶的活力是衡量酶製劑品質的指標,不同廠家使用酶活力單位可能不一致。
所以,酶的標識單位大,並不能代表酶活力強。另外,酶活力並非越高越好,酶活力過高會造成產品的浪費,降低飼養效果。
3、做好貯存,儘快使用。潮溼環境和高溫暴曬會降低酶活性,在貯存酶制時,要放在通風、乾燥、陰涼和避光處。同時,應儘量縮短貯存時間,一旦使用,儘快用完。
4、不同雞群的效果不同。酶製劑的效果受雞群的品種、日齡及生理階段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消化功能越簡單,酶製劑的效果越明顯。
其中雛雞的消化道短,腸道後端的微生物少,酶製劑的使用效果比較好。
老闆,幫蛋妹點個「在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