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很神奇。它是我們消磨時間的一項工具;是我們忘記煩惱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渠道。它能帶給你正能量,也能將未知的黑暗擺到你面前。它操縱著觀影者的情緒,為它笑,為它哭,為它陷入沉思。
在12月,回顧一整年的日子裡,Summer綜合了目前已經公布的5份年度十佳榜單,得出以下「年度電影Top 10」,不知與你心裡的排名是不是一致呢?
參考榜單分別為:口味比較符合大眾影迷,由《Time》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以及權威電影網站Indiewire給出的「2019年度19大電影排行榜」;英國電影雜誌《Sight & Sound》由100位作者投票評選的「2019年50部最佳電影」;利用美國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的評分數據,評選出「2019年度十大佳片」;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評選出的「2019年度十佳」。
愛爾蘭人 The Irishman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2 《Indiewire》No.2
《Sight & Sound》No.3
沒錯,拿下冠軍寶座的不是大熱的《寄生蟲》,而是豆瓣9.1,爛番茄96%,出自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之手,羅伯特·德羅尼、阿爾·帕西諾、喬·佩西三大老戲骨同臺飆戲的《愛爾蘭人》。
事實證明,大家果然還是愛帶著濃濃血腥味的黑幫故事。
《愛爾蘭人》最近已經出了支援,但每次打開播放器,看到足足3.5小時的進度條,我就默默按下了左上角的大叉,準備找個溫暖清閒的午後,好好欣賞。
電影改編自Charles Brandt對晚年弗蘭克·希蘭採訪及研究後寫成的半自傳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I Heard You Paint House這既是書名,也是一句黑話,意為「殺人買賣」)。馬丁將鏡頭聚焦黑幫殺手弗蘭克·希蘭以及美國十大懸案之一的「工會領袖吉米·霍法失蹤案」,然後帶著觀眾回顧了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的美國黑幫史。
據說,看完電影,在你心中久久揮之不去的,不再是意氣風發、英姿颯爽的黑幫大佬形象,而是變老與遺忘的感傷,也許這正是4位已經步入遲暮之年的老人,想通過《愛爾蘭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吧。
痛苦與榮耀 Pain & Glory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1 《Indiewire》No.1
《Sight & Sound》No.6
西班牙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自傳式的電影《痛苦與榮耀》與《寄生蟲》並列成為年度第二,不過因為我的私心,先來介紹前者。
雖然在坎城金棕櫚的爭奪上敗下陣來,但絲毫不影響《痛苦與榮耀》在影評人與觀眾心裡的地位,《Time》與Indewire都將它放在了年度第一的位置上。
今年上海電影節把《痛苦與榮耀》的所有排片都放在了晚上23:00,這意味著你必須帶著工作一整天或趕了好幾場的疲憊,來欣賞這部電影。本想替它叫屈,但當大熒幕上出現宛如顏料盤打翻,五彩斑斕的畫面時,所有的疲憊一掃而光,準備好進入這個邁入晚年的導演「薩爾瓦多」與全世界和解的故事裡。
榮耀的盡頭是痛苦,痛苦過後見得的是榮耀。整部電影美得像一首詩,溫柔得難以復加。它平靜如水,卻不禁讓人淚水湧上眼眶,心中滿溢的情緒牽動著五臟六腑,意圖噴湧而出,但張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因為阿莫多瓦有勇氣剖開自己,而我們,卻無從下手。
當然也會有人覺得整部電影平淡的就像白開水,找不到情感認同。不過,阿莫多瓦什麼時候拍電影是為了給大眾娛樂的呢?喜歡的人喜歡就可以了。
寄生蟲 Parasite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6 《Indiewire》No.6
《Sight & Sound》No.2
Business Insider No.5
拿下坎城金棕櫚的《寄生蟲》幾乎得到了所有榜單的青睞,排名雖然大部分處於中遊,但還是無法阻止它成為年度No.2。
《寄生蟲》的好顯而易見,完美的劇本、精妙的節奏、不停反轉、高潮迭起。貧富差距,階層分化的議題,狠狠戳中了我們的心。同時,它又像去年的《小偷家族》一樣,將商業與藝術完美融合,觀眾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觀影快感,影評人也挑不出半點兒毛病。
雖然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奉俊昊當年的《殺人回憶》,但不得不說,不看《寄生蟲》會成為2019年的一大遺憾。
好萊塢往事
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3 《Sight & Sound》No.4
今年另一部備受矚目的電影來自昆汀·塔倫蒂諾的新作《好萊塢往事》。在經歷了成功引進內地到放映前臨時撤檔,不知到底有多少人最後看了這部電影呢?
如果想看而未看,Summer建議先去看看李淼寫的「曼森家族」的故事(很巧,就在這周他終於把這個差點就難產的連載更新完了),不然你很可能像我一樣,電影開始的前兩個小時,在莫名其妙以及嫌棄小李子各種耍帥而用力過猛的演技中度過,然後感嘆結尾20分鐘,血漿四濺的高潮裡終於能看見點昆汀的樣子了。最後,走出影院or合上電腦,蹦出一句「這是昆汀」。
是的,不知道羅曼·波蘭斯基妻子慘遭殺害事件,不了解「曼森家族殺人案」,是無法體會電影裡昆汀的細膩感情,也無法了解他對逝去的好萊塢以及那個失落的電影時代的不舍。所以補完課的我,準備二刷了~
對了,別再嫌棄小李子演技浮誇了,看看,簡直跟原版一模一樣。
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4 《Indiewire》No.7
探討婚姻與愛情的電影,通常見仁見智,但由斯嘉麗·詹森與亞當·德賴弗主演的《婚姻故事》從威尼斯影展開始就一路獲得好評,前兩天更是在「第29屆哥譚獨立電影獎」上,拿下了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和觀眾票選獎。
《婚姻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夫妻因為分居紐約和洛杉磯而不得不走向離婚的故事。原本以為的和平分手,卻在爭吵中將兩人的關係推至冰點,觀眾的情緒也像坐上了過山車,被推上最高點後又狠狠摔落,跟著他們難過,跟著他們奔潰,最後迎來一個悲傷又暖心,笑中帶著淚的結局。
電影中,男女主角的演技毋庸置疑,但諾亞·鮑姆巴赫的劇本功力更讓人嘆為觀止。他被譽為繼伍迪·艾倫之後,最會書寫紐約文藝愛情片的導演,雖然沒看過他之前拍的《邁耶羅維茨的故事》和《弗蘭西絲·哈》,但從他為韋斯·安德森寫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水中生活》裡,能瞬間get他的古怪、有趣與憂傷。
電影已於12月6日在Netflix上線,想看的各位可以動起來咯~
燃燒女子的肖像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Indiewire》No.10 《Sight & Sound》No.5
Business Insider No.10
隨著電影題材越來越多元,近幾年每年都有1-2部出挑的LGBT電影成為奪獎熱門。2013年《阿黛爾的生活》、《卡羅爾》,2015年的《丹麥女孩》,2016年的《月光男孩》,去年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而今年最動人的作品要數法國導演瑟琳·席安瑪的《燃燒女子的肖像》。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浪漫主義時期的法國布列塔尼小鎮,女畫家收到委託,為貴族千金繪製出嫁用的畫像,而且要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作畫。於是在孤島上相依為命的兩個妙齡少女譜寫出了一段短暫而美妙的戀曲。
電影有一絲舞臺劇的感覺,大部分場景都比較單一,全靠兩個女主角的對白與演技。但每一幀畫面都美的像一幅畫,充滿著禁止的欲望,讓人忍不住想起《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阿黛爾的生活》。
原鑽 Uncut Gems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Indiewire》No.5 《Sight & Sound》No.12
這部北美還沒上映的電影,就像一匹深藏不露的黑馬,默默衝進了年底各大頒獎典禮,拿下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原創劇本。
《原鑽》出自美國新銳導演薩弗迪兄弟之手,此前他們憑藉《天知道》和《好時光》分別入圍了威尼斯和坎城。這一次,他們與老搭檔羅納德·布隆斯一起完成了劇本,故事背景設定在紐約,53歲的亞當·桑德勒飾演的霍華德·拉特納是一家珠寶店的老闆,專門與富人和名人做生意。當他的商品被他最好的主顧和女友搶走後,為了償還債務的他從內斂的瘋狂墜入極致的癲狂,劇情也在各種離奇失控的故事中一步步走向時空。
不過,看前作的調調,薩弗迪兄弟的那種美麗、狂野又混亂的影像表達方式,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觀影需謹慎。
小婦人 Little Women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5
這部電影不用說太多了吧~~看到「甜茶」的臉,果斷給它五顆星。
全新的《小婦人》由去年大熱的《伯德小姐》導演兼編劇格蕾塔·葛偉格一手打造,於是女主角理所當然落到了西爾莎·羅南手上,再加上艾瑪·沃森、甜茶、梅姨、蘿拉·鄧恩等明星的神仙陣容,想不吸引眼球,都難。
電影從曝光以來,爛番茄上一直保持著96%的新鮮度。已經看過電影的影評人表示格蕾塔·葛偉格活靈活現的改編了這部有著150年歷史的美國知名小說,四姐妹勇敢追求獨立與自我價值的故事,即使放在現代依然能引起共鳴。
別告訴她 The Farewell
《Indiewire》No.9 Business Insider No.4
是的,這部由華裔女導演王子逸拍攝的《別告訴她》,成為了榜單中唯一的華語電影。
說實話沒人會想到,一位新人導演拍攝的小成本獨立電影,會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電影市場裡,激起如此巨大的漣漪。導演在電影裡拋出一個問題:「當家裡的老人家診斷出癌症,命不久矣,該不該告訴她?」。
有著傳統東方思維的父母認為「殺死老人的並不一定是癌症,而是面對癌症的恐懼,所以應該隱瞞病情。」而對於從小在美國長大,接受西方教育的女兒則認為「外婆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並決定自己最後的日子該怎樣度過。」於是一場關於東西方文化與代際的思想碰撞開始了。
電影改編自導演自己的親生經歷,現在,確診的6年後,她奶奶依然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裡,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只知道孫女拍了一部電影,講的是家庭故事。
利刃出鞘 Knives Out
2019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年度十佳
《Time》No.7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年頭口碑佳作《小丑》應該出現了?很可惜,這部瘋狂、壓抑、黑暗的電影,幾乎沒有出現在西方主流媒體以及影評人協會的榜單裡。反倒是喬丹·皮爾的第二部長篇《我們》、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口碑炸裂的哥倫比亞電影《猴子》、英國獨立電影《紀念品》成了這一位置的有力競爭者。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將第十名留給特別會講故事的《利刃出鞘》。
這部華麗麗的黑色幽默懸疑片被認為具有希區柯克式的驚悚反轉,同時又致敬了懸疑大師阿加莎·克裡斯蒂。電影從古怪而富有的犯罪小說家,在自己85歲生日的第二天離奇死亡說起,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大偵探在匿名人士的僱傭下,來到這棟大宅子調查此案,結果在不停地反轉反轉與反轉中,一系列奇怪、扭曲的秘密浮出水面。
2019年度十大電影到此為止,
但今年值得看的電影遠遠不止這些。
不過先看完這些奧斯卡熱門再補其他的吧~~
Summer在此祝你觀影愉快。
撰文/Summer 設計/D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