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ARM控制逆變器電源電路設計方案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將介紹一款基於ARM控制逆變器電源電路設計方案及其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644.htm

  系統總體方案

  總體設計框圖

  如圖1 所示, 逆變器系統由升壓電路、逆變電路、控制電路和反饋電路組成。低壓直流電源DC12V經過升壓電路升壓、整流和濾波後得到約DC170V高壓直流電,然後經全橋逆變電路DC/AC轉換和LC濾波器濾波後得到AC110V的正弦交流電。

  逆變器以ARM控制器為控制核心,輸出電壓和電流的反饋信號經反饋電路處理後進入ARM處理器的片內AD,經AD轉換和數字PI運算後,生成相應的SPWM脈衝信號,改變SPWM的調製比就能改變輸出電壓的大小,從而完成整個逆變器的閉環控制。

  1、SPWM方案選擇

  1.1、PWM電源晶片方案

  採用普通的P W M電源控制晶片,如SG3525、TL494、KA7500等,此類晶片的優點是能夠直接的產生脈寬調製信號,但是它缺點是波形線性不好,而且振蕩發生器是依賴充放電電路而產生波形,當要PWM晶片產生SPWM信號需要附加額外很多電路。

  1.2、CPU軟體方案

  採用CPU產生SPWM脈衝,如單片機、ARM或DSP等,此種方法的優點是脈寬可以通過軟體的方式來調節,不僅精度較高,而且外圍電路也很簡單便宜。

  終上所述,選擇STM32F107(ARM)完成SPWM脈衝的產生和整個逆變器的控制。

  2.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2.1 CPU控制器

  CPU 是整個逆變器的核心部分,主要負責反饋信號的採集、數字PI閉環計算、PWM波輸出、參數設置和外部通信。CPU採用的是ST公司最新推出的 STM32F107系列ARM晶片。該系列晶片採用ARM公司32位的Cortex M3為核心,最高主頻為72MHz,Cortex核心內部具有單周期的硬體乘法和除法單元,所以適合用於高速數據的處理。晶片具有三個獨立的轉換周期,最低為1μs的高速模數轉換器,三個獨立的數模轉換器帶有各自獨立的採樣保持電路,所以特別適合三相電機控制、數字電源和網絡應用。晶片還帶有豐富的通訊單元,包括1個乙太網接口、5個異步串行接口、1個USB從器件、1個CAN器件、I2C和SPI等模塊。

  2.2 驅動和逆變電路

  逆變主電路如圖2所示採用基於H橋的單相全橋逆變電路。單相全橋逆變電路主要由Q1、Q2、Q3、Q4四個MOSFET構成。在AC於OUT之間如果加入負載就構成了逆變迴路。控制Q1、Q2、Q3、Q4按一定的順序導通、截止就能夠得到所要的正弦波形。

  對於本設計,開關管的選擇主要以它的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為依據。這裡選擇額定電壓為500V,額定電流為20A的IRFP460N溝道增強型MOS管為開關管。可滿足設計的要求。為了限制MOSFET門極的驅動電流,需要在門極串聯限流電阻,防止由過流導致的器件損壞。

  2.3 濾波電路

  經過兩路SPWM信號的驅動在負載電阻上產生的電壓波形是按正弦規律變化的方波。它是一個雙極性的SPWM波形。實際需要的是頻率為50Hz的正弦波,因此需要將SPWM波進行濾波。一般的PWM逆變器採用LC低通濾波器。對於LC濾波器的設計,首先考慮濾波器的截止頻率,LC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見式(1)。

  

  綜合考慮濾波器輸出電壓諧波失真度、系統的動態響應以及體積、重量等因素,選取截止頻率,選取。

  2.4 推挽升壓電路

  推挽升壓電路採用兩個參數相同的MOSFET管和升壓變壓器組成,推挽變壓器的特點是效率高,損耗低,適用於低輸入高輸出。推挽升壓電路如圖3所示,採用兩個MOS管分別開通的結構,選取IPRF250場效應管,額定電流為30A,額定電壓為250V,在可以滿足要求的同時內阻較小,是最為合理的選擇。

  3.系統軟體設計

  CPU主要功能是完成閉環PI控制算法、發送SPWM脈衝、故障保護、數據顯示和遠程通信。系統軟體主要是對STM32晶片的編程,開發環境採用德國Keil公司KeiluVision4軟體,程式語言採用C語言。

  程序由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通信程序、採樣子程序、PWM中斷程序、顯示程序等組成。進入PWM中斷後,首先對各路反饋信號進行採集和處理,該流程圖如圖4 所示,然後經數字PI調節器運算後產生PWM脈衝輸出,經驅動電路隔離放大後驅動MOSFET,實現整個逆變電源系統的閉環控制。

  逆變器採用全數字控制,所有參數均能通過顯示面板進行設置,數碼管夠實時顯示逆變器系統的輸入電壓、輸入電流、輸出電流、輸出電壓、運行狀態、故障信息等,當發生故障時,CPU將所有PWM脈衝全部封鎖,然後將過壓、過流、過載等故障信息顯示出來,並且蜂鳴器發聲報警。

  實驗結果

  其中圖5(a)是CPU發出的兩路互補對稱的SPWM脈衝波形,死區時間是3us;圖5(b)是全橋逆變電路其中一個橋臂上下MOSFET的驅動波形;圖 5(c)是逆變器輸出交流正弦電壓波形;圖5(d)是逆變器電流輸出波形。從圖中我們可看出逆變器輸出電壓波形幾乎不失真,輸出電流THD控制在5%以內,達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總結

  本文提出的一種ARM控制的逆變器的設計方案,是基於ARM(STM32F107)的全數字控制的逆變器,其具有高精度、小體積、全數字等特點,所有電源參數直接通過人機界面設定並存儲,並具備與上位機遠程通信的功能。實驗表明,該方案中做設計的逆變器能夠實現軟啟動功能,當出現過流、過壓、過載情況時,能夠迅速封鎖PWM脈衝和關斷MOSFET,並及時將故障信息顯示出來,實現了逆變器的智能化。


相關焦點

  • 解析三相PWM逆變器的主電源電路設計
    逆變器輸出波形質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即穩態精度和動態性能。因此, 研究既具有結構和控制簡單, 又具有優良動、靜態性能的逆變器控制方案, 一直是電力電子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內外能源供應的緊張, 電能的開發和利用顯得更為重要。目前, 國內外都在大力開發新能源, 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潮汐發電等。
  • 基於SPWM的逆變器、變頻電源及變頻器等的設計方案匯總
    它廣泛地用於直流交流逆變器等,在變頻器領域被廣泛的採用。本文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基於SPWM設計的變頻電源、變頻器及逆變電源的設計方案。  一種電壓-電壓SPWM控制DC/AC電路的設計  本文在單相SPWM逆變的基礎上,採用前饋調整三角載波和反饋調整正弦波相結合的電壓- 電壓複合控制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輸出電壓瞬態偏離問題,且實現簡單。
  • 12種逆變器的設計方案,包含完整軟硬體設計
    一種實用的車載逆變器的設計本文設計了一款車載逆變器,採用集成脈寬調製晶片SG3525A為主控晶片,以CD4020B計數器及與非門電路構成分頻分相電路並配以保護電路,實現了逆變器的脈寬調製。其在逆變電源工作時的持續輸出功率為100W,並具有輸出過流保護及輸入欠壓保護等功能,可實現電源逆變、電壓穩定、欠壓保護及過流保護等功能。
  • 高頻感應加熱電源驅動電路設計方案
    打開APP 高頻感應加熱電源驅動電路設計方案 發表於 2019-05-10 15:03:49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基於IR2llO晶片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驅動電路設計方案,希望能夠通過本次的方案分享,幫助大家更好的完成研發設計工作。 在本次所分享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驅動電路設計方案中,我們使用晶片IR2llO用於該種驅動半橋串聯諧振逆變器的電路設計,如下圖圖1所示。
  • 德州儀器(TI) 5KW微網逆變器系統設計方案[圖]
    控制電路的核心器件採用美國TI公司的TMS320F2812DSP(簡稱2812)。  逆變器的設計  逆變器是光伏併網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選擇高可靠性的逆變模塊是電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下面對IPM(智能功率模塊)組成逆變器和分離元件組成逆變器進行分別闡述。
  • 三相PWM逆變電源的主電路設計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 逆變器的應用已深入到各個領域, 一般均要求逆變器具有高質量的輸出波形。逆變器輸出波形質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即穩態精度和動態性能。因此, 研究既具有結構和控制簡單, 又具有優良動、靜態性能的逆變器控制方案, 一直是電力電子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
  • 高頻感應加熱電源的驅動電路設計
    就目前國內的感應加熱電源研發現狀而言,高頻感應加熱電源是主流的研發設計方向,也是很多工程師的工作重點。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基於IR2llO晶片的高頻感應加熱電源驅動電路設計方案,希望能夠通過本次的方案分享,幫助大家更好的完成研發設計工作。
  • 實現應急電源中逆變器輸出交流電壓適時調節的設計
    模擬控制技術雖然已經非常成熟,但存在很多缺點如:控制電路的元器件多,電路複雜,體積較大,靈活性不夠等。本文設計了一種全數位化的三相PWM逆變電源,利用專用SPWM波形發生器與單片機連接產生逆變驅動信號SPWM波,設計中選用了單片機C8051F020控制和MITEL公司的SA4828晶片作為波形發生器。 逆變電路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圖1是逆變電路的構成。
  • 基於PIC單片機的逆變電源電路設計
    通過MATLAB中的SIMULINK組件進行仿真分析,結果表明此方案輸出電壓動態響應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精度控制及實時性、波形失真小、可靠性高。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980.htm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源質量越來越成為各種電氣設備正常和良好工作的基礎。
  • 三種高效可靠低成本的PFC逆變器方案
    本文將介紹具有功率因數校正功能的3中常規逆變器構成方案詳情(三級構成方案Ⅰ、三級構成方案Ⅱ和兩級構成方案)。現代逆變系統就是一種通過整流和逆變組合電路,來實現逆變功能的電源系統。逆變系統除了整流電路和逆變電路外,還要有控制電路、保護電路和輔助電路等。現代逆變系統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
  • 基於EG8010-SPWM純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摘要:為滿足風力發電系統對純正弦波逆變器的要求,設計了一種以EG8010-SPWM為核心的逆變器。主電路採用升壓斬波電路和單相全橋逆變電路,降低了噪聲,提高了效率。
  • DC-DC電源常用電路設計方案知識
    DC/DC轉換電路主要分為穩壓管穩壓電路、線性(模擬)穩壓電路和開關型穩壓電路三類,下面來談談這三類的常用設計方案。(一)在眾多DC/DC轉換電路方案中,最簡單的是穩壓管電路設計方案。穩壓管穩壓電路結構簡單,但是帶負載能力差,輸出功率小,一般只為晶片提供基準電壓,不做電源使用。
  • 利用LLC諧振電路隔離的光伏併網逆變器設計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LLC諧振電路進行隔離的高頻光伏併網逆變器設計方案,將隔離型和非隔離型光伏併網逆變器的優點結合到一起,既減輕了重量、縮小了體積、降低了成本
  • 32英寸高壓LIPS液晶電視電源參考設計方案介紹
    首先,對於輸入功率高於75 W的電源而言,它使設計符合IEC61000-3-2規範的諧波含量要求。其次,它為逆變器段提供經過穩壓的400 Vdc高壓。除了為背光供電,PFC段還提供電能給隔離型反激開關電源轉換器,此反激轉換器提供所有需要的電源,為執行液晶電視內的控制、接口、信號處理及音頻放大等功能的數字及模擬電路供電。根據液晶電視特性集及功能的不同,這個模塊的功率可能介於30至60 W之間。
  • 光伏逆變器的設計與安裝維護
    作為併網逆變器的關鍵模塊,DC/AC模塊具有更高的控制要求,本設計採用TI公司的TMS320F240作為主控晶片,用於採集電網同步信號、交流輸入電壓信號、調節IGBT門極驅動電路脈衝頻率,通過基於DSP晶片的軟體鎖相環控制技術,完成對併網電流的頻率、相位控制,使輸出電壓滿足與電網電壓的同頻、同相關係。
  • 60w太陽能路燈設計方案匯總(四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60w太陽能路燈設計方案匯總(四款模擬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一) 1、硬體電路設計 選擇DS1302計時器、AT24C02存儲器、4位數碼顯示器、過充過放電路、STC12C2051單片機等組成智能控制系統。
  • 分布式電源併網逆變器控制策略與仿真研究
    關鍵詞:分布式電源;併網逆變器;FIR數字濾波;數字PID控制;控制策略 分布式電源憑藉其就地發電服務用戶、清潔環保等諸多優點,擁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為逆變技術的實用化創造了平臺,微處理器的誕生滿足了逆變技術的發展要求,使先進的控制技術如矢量控制技術、多電平變換技術、重複控制、模糊邏輯控制等先進的控制算法在逆變領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 陀螺供電電源設計
    本文以某型飛彈中半液浮速率陀螺為研究對象,利用SPWM技術給出了半液浮速率陀螺電源的解決方案。同時,提出了基於時序實現逆變電源的三相任意角度差的方法,大大化簡了實現角度差。 l 半液浮速率陀螺電源設計方案 本文研究的半液浮速陀螺電源的具體技術指標如表1所列。
  • LCD TV整體電源解決方案打造高效節能設計
    因此,設計高效率、低成本的LCD TV電源變得越來越重要,對於電源生產廠商來說,其電源產品設計與生產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 「綠色引擎」技術覆蓋AC/DC、CCFL背光控制兩大部分 隨著液晶電視的發展,新的國際電源能耗標準對電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 基於高頻感應加熱技術電源鎖相控制的應用與分析
    是熱處理的重要設備,其控制方案歷來備受關注。由於熱處理現場作業條件複雜,幹擾因素較多,在設計時要儘量減少幹擾源和減弱或消除外界幹擾對系統的影響,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方案不停地在改進中。感應加熱電源逆變器按其負載補償電容所處的位置不同,可分為電流型逆變器和電壓型逆變器。電流型逆變器具有電路結構簡單,電源運行可靠,對負載適應能力強及過流保護容易等優點,圖1即是電流型逆變電路的拓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