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PIC單片機的逆變電源電路設計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針對現代電源變頻調幅的要求,提出了利用PIC16F873產生SPWM波控制IR2136觸發IGBT產生PWM波作用於逆變器產生標準的正弦波形,從而實現變頻調幅。同時利用AD模塊對逆變橋輸出進行採樣並進行濾波處理,實現對系統的PI閉環控制。通過MATLAB中的SIMULINK組件進行仿真分析,結果表明此方案輸出電壓動態響應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精度控制及實時性、波形失真小、可靠性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980.htm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源質量越來越成為各種電氣設備正常和良好工作的基礎。電源技術領域的一個持續的研究課題即是研究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命脈的電源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而逆變器作為電源的核心部分,其調製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源輸出電壓的質量。目前最常用的調製技術是正弦脈寬調製(SPWM)。隨著單片機的出現及其廣泛應用,智能化控制方法已經逐漸替代傳統的分立元件電路產生方法或是專用晶片產生方法。智能化逆變電源的優勢在於它不僅能實現調製信號的輸出,還為系統數據參數的監控、處理及顯示提供接口。同時它與現代計算機技術更好地結合產生了故障自診斷和自我保護功能,可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在充分考慮工業控制成本及穩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本設計採用PIC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再輔助相關外部電路,組成一個具有穩定和智能化等優點的逆變電源控制系統。

  具體電路設計

  單相橋式逆變電路如圖1所示。[1]電路正常工作情況下,兩對開關管需要兩組相位相反的驅動脈衝分別控制,使VT1、VT4同時通斷和VT2、 VT3同時通斷。輸入直流電壓為220VAC,逆變器的負載為R.當開關VT1、VT4接通,VT2、VT3斷開時時,電流流過VT1、R和VT4,負載上的電壓極性是左正右負;當開關VT1、VT4斷開,VT2、VT3接通時,電流流過VT2、R和VT3,負載上的電壓極性反向,直流電即轉變為交流電。若要改變輸出交流電頻率,改變兩組開關的切換頻率即可,繼而得到正負半周對稱的交流方波電壓。負載為純阻型時,負載電流電壓波形相同,相位也相同;負載為感性時,電流滯後於電壓,二者波形不同。輸出為相當於三個差120°相位的單相逆變電路的疊加,即三相逆變,其原理不再贅述。

  產生PWM波晶片選擇

  本設計電路為單相全橋逆變電路,其主電路是典型的DC-AC逆變電路。由單片機對LC濾波後的電壓進行AD採樣,把所得的數據輸入到 PIC16F873單片機,由PIC16F873單片機晶片對數據進行處理,並輸出相應的SPWM信號給IR2136驅動電路,控制逆變電路的開關管通斷,從而控制逆變器的輸出,調節電流監測系統的工作溫度,保護控制系統電路。另設有鍵盤、控制頻率及幅值,同時顯示模塊,用於顯示系統的工作狀態。

  PIC16F873單片機電路是此系統的控制核心電路,主要發揮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為驅動電路提供SPWM控制信號,控制逆變橋的通斷;對輸出電壓進行AD採樣。

  集成電路IR2136晶片主要作用是產生相應的觸發電平來控制逆變電路的開關管通斷,從而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除此以外,由於系統輸出的不僅有SPWM波,還包含低次以及高次諧波。本設計採用了LC濾波電路以達到最終輸入標準正弦波的目的。

  ω=2R/L為其截止角頻率,R為公稱阻抗,設截止頻率為fc,則有:

  系統軟體設計

  軟體設計的核心部分是SPWM信號的產生。本設計採用三角波作為載波、正弦波作調製波的對稱規則採樣法較為經典,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但寬度不等的矩形波。然後使用在線計算的方法計算矩形波的佔空比:

  設N為載波調製波比,即有N=fc/fr.其中fc為載波頻率,fr為調製波頻率。本系統的SPWM信號由單片機產生,故載波頻率可由下式計算:

  其中,變量N代表分頻因子(1、8、64、256或1024),fclki/o是MCU時鐘。

  設M=UR/UC,為調製深度,其一般取值範圍為0~1,其中UC為載波幅值,UR為調製波幅值。改變調製波的幅值就能使輸出的基波電壓幅值發生變化。

  根據規則採樣法的原理,假設一個周期內有N個矩形波,則第i個矩形波的佔空比Di為:

  通過設置單片機,利用上述公式計算出佔空比使之與計數器的TOP值相乘形成一個正弦表。然後將數據送到比較寄存器中,配置單片機I/O口寄存器,在PD4口輸出SPWM信號。整個SPWM產生程序流程圖及實時反饋圖如圖2:

  常用的正弦調製法分為同步調製法和異步調製法。同步調製法在調製波的頻率很低時,容易產生不易濾掉的諧波,而當調製波頻率過高時,開關元件又難以承受;異步調製法的輸出波形對稱性差,脈衝相位和個數不固定。本軟體設計時採用了分段同步調製法,[4-6]吸收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且很好地克服各自的缺點,得到特性較好的正弦波。其具體操作為:把調製波頻率分為幾個載波比不相同的頻段,在各個頻段內保持載波比恆定,通過配置單片機內部的載波頻率實現輸出基波頻率的變化,即改變計數器的TOP值,實現調頻功能。選取的原則為:

  輸出頻率高的頻段採用低載波比,輸出頻率低的頻段採用高載波比。同時,載波比選取為3的倍數以得到嚴格對稱的雙極性SPWM信號。本系統中將頻段分成五段,具體見表1:

  對輸出電壓的實時反饋是軟體設計的關鍵部分。電網的波動或是負載的變化可能導致輸出電壓不穩定,因此為了實現輸出電壓的動態穩定特性,在系統中加入PID增量數字閉環控制,公式如下:

  其中Kp=1/σ是比例係數,Kl=KpT/Tl是積分係數,Kl=KpTD/T是微分係數。結合單片機中的A/D轉換功能模塊與PID閉環控制,可以很好地修正各開關周期的脈寬,達到動態穩定的目的。

  逆變仿真結果

  在逆變部分的仿真中,本系統使用的是MATLA B中的SIMULINK組件。電路原理為利用PIC16F873單片機輸出PWM波控制IR2136進而控制晶閘管極導通,從而實現變頻調幅。

  在此三相逆變電路中,運用三相全橋進行LC濾波之後得到輸出。同時,該系統中還包括一個電壓負反饋和一個電流負反饋系統。這樣的設計可以對一些擾動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使得輸出的三相電壓較為穩定,有較好的相角裕度和一定的幅值裕度,但在實際的逆變過程中可能出現同一橋臂的兩個IGBT同時導通所導致的短路現象。考慮上述情況後,對上述電路原理圖進行了改進,如下圖3所示,加入了死區,其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帶死區的調製波、三角波調製電路波形

  在圖4中波形在下波峰處發生畸變,這是由於在下橋臂上引入了死區非線性所導致的結果,屬於附加畸變。

  結論

  上述的實驗結果表明,工業條件下對於電源的要求可通過利用PIC16F873單片機輸出PWM波控制IR2136進而控制晶閘管的柵極導通的方法實現,且該方法具有諧波較小、濾波電路較為簡單的優點。因此,它在高性能中變頻調速、直流併網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採用單片機來產生SPWM信號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是智能化電源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用PIC16F73單片機產生SPWM波控制UPS電源逆變系統解析方案
    3、用單片機實現,現在許多單片機都具有產生SPWM波的功能,採用單片機可使電路簡單可靠,而且還方便對系統其他數據參數的監控、顯示和處理,使整個系統的控制非常的方便。本文就是採用PIC16F73單片機產生SPWM波來控制UPS電源中的逆變系統的。2 硬體電路設計系統總體硬體框圖如圖1所示:電網輸入交流電經整流濾波電路後,變成直流電壓,送入功率因數校正模塊(PFC),進行功率因數校正,並同時進行直流電壓調整,升壓到360V。
  • 基於STM32系列單片機的數控正弦波逆變電源設計與實現
    該方案分為前後兩級,前級採用推挽升壓電路將輸入的直流電升壓到350 V左右的母線電壓,後級採用全橋逆變電路,逆變橋輸出經濾波器濾波後,用隔離變壓器進行電壓採樣,電流互感器進行電流採樣,以形成反饋環節,增加電源輸出的穩定性。升壓級PWM驅動及逆變級SPWM驅動均由STM32單片機產生,減小了硬體開支。
  • 基於PIC單片機的SPWM控制技術
    1)利用分立元件,採用模擬、數字混和電路生成SPWM波。此方法電路複雜,實現困難且不易改進;  2)由SPWM專用晶片SA828系列與微處理器直接連接生成SPWM波,SA828是由規則採樣法產生SPWM波的,相對諧波較大且無法實現閉環控制;  3)利用CPLD(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實現數字式SPWM發生器;  4)基於單片機實現SPWM,此方法控制電路簡單可靠,利用軟體產生SPWM波,減輕了對硬體的要求,且成本低
  • 基於TMS320F2812的逆變電源控制器設計
    摘要:隨著用電設備對高品質的電源和電能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性能逆變電源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首先介紹了逆變電源技術的發展現狀,在介紹了晶片的特性之後,詳細分析了基於TMS320F2812逆變電源控制器的硬體和軟體設計,並對仿真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 一種基於單片機的實用在線式UPS電路詳解
    (2)當市電電壓小於160V左右  51單片機當檢測到4腳電平為低電平,市電工作指示燈熄滅,蓄電池放電指示燈亮起。控制繼電器,使得市電停止工作。  蓄電池充放電切換及輔助電源  蓄電池充放電電路及輔助電源電路可由主變壓器,整流橋,以及可調三端穩壓管LM317以及LM7812組成。
  • 三相PWM逆變電源的主電路設計
    交流輸入電壓經過不控整流後得到一個直流電壓, 再經過全橋逆變電路得到交流輸出電壓。為保證系統可靠運行, 防止主電路對控制電路的幹擾, 採用主、控電路完全隔離的方法, 即驅動信號用光耦隔離, 反饋信號用變壓器隔離, 輔助電源用變壓器隔離。
  • 基於SPWM的逆變器、變頻電源及變頻器等的設計方案匯總
    本文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基於SPWM設計的變頻電源、變頻器及逆變電源的設計方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4229.htm  基於PIC單片機的SPWM控制技術  本文採用軟硬體結合設計的方法,利用面積等效法,並且基於PIC單片機實現對試驗逆變系統的SPWM控制。
  • 基於SG3525的步進電機程控電源設計
    1 調壓電源原理分析 設計基於單片機的可調電源的方案一般選取開關電源,而不是線性電源。由於總功率約250 W,線性電源體積大,發熱嚴重,設計調試困難。相反,開關電源工作在開關狀態,工作效率高,適合中大功率電源的研發,目前專用PWM集成晶片已大大簡化了開關電源的外圍電路設計。因此,調頻調壓驅動電源採用開關電源的設計方案。開關電源有很多種分類方式,如正激式、反激式、推挽型、半橋型與全橋型等拓撲。
  • 基於DSP的三相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
    基於DSP的三相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387.htm  變頻電源作為電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的安全和可靠性指標。現代變頻電源以低功耗、高效率、電路簡潔等顯著優點而備受青睞。
  • 基於單片機的電動車36V鋰電池組保護電路設計方案
    針對目前電動車鋰電池組所用的保護電路大多都由分立原件構成,存在控制精度不夠高、技術指標低、不能有效保護鋰電池組等特點,本文中提出一種基於單片機的電動車36V鋰電池組(由10節3. 6 V鋰電池串聯而成)保護電路設計方案,利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Tmega16L 單片機作為檢測和控制核心,用由MC34063構成的DC
  • 詳述ARM控制逆變器電源電路設計方案
    本文將介紹一款基於ARM控制的逆變器電源電路設計低壓直流電源DC12V經過升壓電路升壓、整流和濾波後得到約DC170V高壓直流電,然後經全橋逆變電路DC/AC轉換和LC濾波器濾波後得到AC110V的正弦交流電。
  • 基於DSP技術的三相逆變電源之SPWM原理簡析
    DSP技術晶片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開關電源的研發和設計思路,也為工程師的研發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在今明兩天的方案分享中,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基於DSP技術的三相逆變電源設計方案。
  • 陀螺供電電源設計
    本文以某型飛彈中半液浮速率陀螺為研究對象,利用SPWM技術給出了半液浮速率陀螺電源的解決方案。同時,提出了基於時序實現逆變電源的三相任意角度差的方法,大大化簡了實現角度差。 l 半液浮速率陀螺電源設計方案 本文研究的半液浮速陀螺電源的具體技術指標如表1所列。
  • 單片機產生SPWM波在UPS電源中的應用
    3、用單片機實現,現在許多單片機都具有產生SPWM波的功能,採用單片機可使電路簡單可靠,而且還方便對系統其他數據參數的監控、顯示和處理,使整個系統的控制非常的方便。本文就是採用PIC16F73單片機產生SPWM波來控制UPS電源中的逆變系統的。
  • 車載逆變電源的設計案例
    因此對電源的設計要求也很高,除了具有良好的電氣性能外,還必須具備體積小、重量輕、成本 低、可靠性高、抗幹擾強等特點。針對某種移動設 備的特定要求,研製了一種簡單實用的車載正弦 波逆變電源,採用 SPWM工作模式,以最簡單的硬 件配置和最通用的器件構成整個電路。實驗證明, 該電源具有電路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點, 滿足了實際要求。
  • 單片機無處不在 一種實用的在線式UPS電路詳解
    (2)當市電電壓小於160V左右51單片機當檢測到4腳電平為低電平,市電工作指示燈熄滅,蓄電池放電指示燈亮起。控制繼電器,使得市電停止工作。4 蓄電池充放電切換及輔助電源蓄電池充放電電路及輔助電源電路可由主變壓器,整流橋,以及可調三端穩壓管LM317以及LM7812組成。
  • 本科畢業設計:基於溫度控制電路的電源監測及延時控制設計(1)
    本文介紹了以單片機為核心的電源監測電路和以CPLD為核心的延時控制電路的設計。闡述了電壓電流傳感器、ADC0809、LCD1602的工作原理及採集電壓電流的方法,單片機在監測電路中對外圍器件的控制作用及原理,延時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怎麼用硬體描述語言去描述和向CPLD寫入配置文件來實現相應的電路功能。
  • 基於單片機及傳感器的機器人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設計基於單片機及多種傳感器,完成了一個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的製作。單片機作為系統檢測和控制的核心,實現對機器人小車的智能控制。本文針對具有引導線環境下的路徑跟蹤這一熱點問題,基於單片機控制及傳感器原理,通過硬體電路製作和軟體編程,製作了一個機器人,實現了機器人的路徑跟蹤和自動糾偏的功能,並能探測金屬,實時顯示距離。
  • 基於PIC單片機的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設計
    本文主要介紹基於PIC16F676單片機的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的設計方法。1 點型光電感煙原理點型光電感煙探測器是「主動」式探測器,其工作原理見圖1。如果模數轉換的時鐘源採用內部晶振,則該模數轉換電路還可以工作在單片機的睡眠模式。
  • 基於單片機的氣壓式高度計設計
    摘要:採用集成度高的壓阻式矽氣壓傳感器,運用模塊化設計方法完成了基於C8051F353單片機的數字式氣壓高度如果照搬氣壓公式來製作電路,電路將變得十分複雜,現實起來非常困難。因此,設計該高度計時,可以將高度按區段劃分,分別進行數據的解算。1.1 氣壓高度計設計的理論基礎 氣壓與高程的關係模型:H=T0/L×(P/P0)∧(1/(N-1))(近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