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活火山系列二
五大連池火山群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鎮。1719年-1721年黑龍江省黑河西南198公裡處的白河邊的火山爆發,1720年噴發,1721年再次噴發,火山熔巖堵塞了白河的河道,形成了5個相連的堰塞湖,這就成為了今天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五大連池,一座城市也因此命名。
五大連池是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五大連池周圍散布著14座火山錐,由12座老火山和2座近期噴發過的火山組成火山群。12座大約20萬年前噴發的火山早已被植物覆蓋長成了茂密的森林。最近噴發的火燒山和老黑山,巖漿大量流溢,巖漿流動情景至今保存清晰。由於噴發在清朝的康熙年間,距今僅270多年,關於這次火山噴發的記錄準確詳細,現在在北京故宮都能找到相關的記錄。
火燒山,海拔392.6米,相對高度73米,火山錐體都由黑色、褐色、紫色浮石和玄武巖堆積而成。火山錐體南坡較陡,北坡徐緩,因兩次爆烈式噴發而使火山錐破壞,形如殘破瓦盆。火山口垣高低不平,西北部有一缺口,為熔巖溢出的通道。火山口內徑450米,深63米。
老黑山,又稱黑龍山,海拔515.9米,相對165.9米,火山錐多由黑色浮石構成,山頂有漏鬥狀火山口,直徑約350米,深約140米,內壁陡峭。火山口北側有兩個缺口,為火山熔巖溢出的通道。東北角有火山熔洞,洞內熔巖倒掛,景致特別。
筆架山,位於老黑山西南1公裡處,火山錐被茂密的樹林覆蓋。因為酷似一個筆架,因此被稱為「筆架山」。
南格拉球山擁有是五大連池火山群中最高的火山錐,海拔602.6米,椎體高146.9米,和北格拉球山稱為「父子山」。南格拉球山是為五大連池火山群中,爆發最早的一座,距今二百多萬年。南格拉球山火山口有積水,形成「小天池」。
北格拉球山溢出的巖漿形成巨型熔巖臺地,其爆發規模是14座火山中最大的。山腰處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洞穴。
藥泉山,附近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是全國著名的冷水碳酸礦泉,在藥泉山的東麓已經建成了50多家療養院。
臥虎山,噴發年代距今105.3—141.6萬年,年齡位居14座火山中第二。由於其曾多次噴發的特點,擁有四個火山口,熔巖分為29層。
東焦得布山,海拔532米,相對高度106.9米。火山錐體高大,錐體南側有缺口,火山上有熔巖冷凝後形成的冰洞和火山口風洞。
西焦得布山,距離東焦得布山2公裡處,海拔479.8米。火山錐體比東焦得布山小一些。
東龍門山和西龍門山,兩座分隔不遠的火山錐上有火山森林和龍門石寨。28-34萬年前龍門山首次噴發的巖漿,上部漸漸冷凝之後,下部的巖漿依然向前推進,上部凝固的巖漿破裂成塊,後經過多次噴發和大地震,形成了現在石柱和石塊林立的石寨景觀。
小孤山,火山錐頂部較為平坦呈平底鍋狀,北部有缺口。
莫拉布山,位於五大連池火山群的最東邊,周圍被茂密的森林覆蓋,人跡罕至。火山錐體高大結構完整。
尾山,噴發的熔巖朝東北方向流去,熔巖凝固形成高大寬廣的臺地,從遠處望去就像火山的尾巴,故稱為「尾山」。
其實除了這14座火山之外,距離臥虎山西南15公裡處還有一座火山錐-蓮花山。經過多年開發,這座火山錐被挖成了一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