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公布了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華南農業大學共有16個專業入選,入選數量居廣東省屬高校第一。
來看看都有哪些專業吧!
生物科學
所在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生物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科研素質和綜合能力,具備農業知識背景,能夠在生物學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從事教育、科研和技術研發工作,或者繼續深造的創新型人才。
通過導師制,依託國家級等科研和教學平臺,為本科生提供良好的科研訓練和實踐,激發和培養本科生的學術熱情和科學精神。開設的基地班、國際班和創新班充分利用國內外優質教學資源,採用小班授課、全英或雙語教學、科研強化等辦學模式。
材料化學
所在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
本專業堅持以新工科新文化為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良好的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為保障,以「三全」育人為本,以課程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構建產教研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深化專業內涵和課程體系改革,凸顯專業特色,優化「兩性一度」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課程思政,培養具備材料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富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綜合型應用人才, 為社會和珠三角經濟發展服務。
依託我校的優勢和特色學科, 緊密結合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 培養生物質材料功能化研究與應用方面的專門人才,尤其是培養生物基新能源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研究領域的專業人才,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
生物工程
所在學院:食品學院
生物工程專業依託我校攀峰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堅持「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面向華南、服務地方食品生物製造等相關產業,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辦學定位,走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知識面寬、綜合素質好、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複合型、應用型的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堅持「以工程教育為主線,以現代工程師素質與專業教育為核心,加強工程、生物和食品的學科交叉和深度融合」的辦學特色,紮實推進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精準實施「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全員育人模式。依據艾瑞深校友會 2018 年對中國的生物工程專業排名,生物工程專業排名 2017-2018 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9位,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
社會工作
所在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本專業關注貧弱群體需求與困境,促進社會公平環境的建構,為社會福利服務機構輸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尤其重視農村貧弱群體服務和農村社區發展;立足廣東及大灣區社會發展需要, 培養公共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為政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輸送社會管理和服務人才。
已形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過程監控體系,實踐教學質量優。已形成類別化、社會化、 國際化培養模式。師資強大,重視培養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蠶學
所在學院:動物科學學院
培養適合我國「新農科」建設需要,具有現代蠶業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備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知農愛農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依託學院畜牧學一級重點學科,構建動物生產類理論知識體系;以 4 個省部級實驗工程中心和國家級、省級實踐教學基地為平臺, 開展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參加全國蠶桑技能大賽等, 提高學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利用學校「南粵古驛道實踐基地」和「絲綢文化」系列課程, 培養學生「人文傳承與創新」素質和能力;依託亞太蠶桑培訓中心和商務部援外培訓項目,拓寬師生國際視野,已形成明顯的國際融合特色。通過「理論知識-創新實踐-文化傳承-國際視野」的多維度培養,形成了鮮明的「本-碩-博」熱帶亞熱帶蠶桑人才培養模式。
電子信息工程
所在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以培養具有微控制器應用開發、信號處理與數據分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具備紮實的電子技術基礎、數理基礎、信號處理基礎知識。畢業生具備常用微處理器應用開發、信號與信息處理、數據分析以及運用電路原理進行系統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能夠應用數理知識、微控制器知識、信號處理知識、數據分析知識。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以及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力。
結合專業培養目標和特點,在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建設過程中,建立「校企合作、產學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機制,主動搭設平臺,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邀請行業專家進行論證,在修訂與完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提高電子信息專業課程建設質量、穩步開展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積極開展課外創新活動、專業文化建設等 6 個方面與行業領先企業聯合,共同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建設。
公共事業管理
所在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按照「德才兼備、家國情懷」的本科人才理念,培養具備公共意識、公共責任,掌握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能運用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專業技能,在農村基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從事管理或服務工作的具有三農情懷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
按照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要,突出立德樹人,強調應用性,培養農業和農村領域需要的知農愛農新型應用型、複合型基層管理人才。擁有優勢明顯的教學科研團隊和穩紮穩打的實踐教學。立足鄉村振興需求,讓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同學參與到實踐教育中去,先後建立了 10 家籤約實習基地。
環境工程
所在學院:資源環境學院
環境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尤其是水、氣、固體廢物等汙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環境工程設備與自動控制、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環境工程設計及營運管理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在環保、規劃、國土、農業、經濟管理等政府部門,以及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單位從事設計、規劃、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環境工程的專業特色是以農科院校為背景,立足於「三農」。以解決「三農」、「三廢」問題為學科特色。學生畢業後,在農村農業環境的規劃與評價,三農三廢的汙染防治方面較其他非農科高校畢業生有競爭力。
信息與計算科學
所在學院:數學與信息學院、軟體學院
依託省級重點學科應用數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優勢學科,培養新工科背景下理工融合的具有算法分析能力、結構設計能力、統計分析能力和軟體開發能力並符合現代智慧農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與大數據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等高度吻合,對本校新工科和新農科建設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建設具有「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一流專業。
木材科學與工程
所在學院:材料與能源學院
面向華南地區龐大的家具製造企業集群,培養木材加工、家具設計與工程專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願景為建設國際一流專業,使命為區域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提供科技、智力支撐,目標:1)創辦國內外知名的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2)培養滿足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標準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我省家具和木材加工形成了產業體系,2019年產值約5200億元。辦學目標瞄準服務行業, 重視產教融合,具有鮮明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專業教學以木材及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大家居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為導向,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創新型木質材料及家具產業建設為落腳點。
土地資源管理
所在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立足農業院校特色,致力於「新農科」和「新文科」建設實踐,面向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國家戰略需求,在黨建和思政引領下,順應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培養自然資源管理、國土空間規劃、資源評價與不動產經營管理等領域所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依託農業院校優勢,聚焦廣東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城鄉土地市場一體化等「先行先試」改革實踐遇到的理論問題,凝練專業特色, 突出專業技能支撐,以科研優勢助力專業發展, 打造獨具華南特色的土管專業品牌。
動畫
所在學院:藝術學院
廣東省作為全國動漫產業、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重鎮,動畫專業承擔起為產業發展、本土文化傳承所需的動畫人才培養之重任。基於產業發展和本土文化傳承發展之需求,動畫專業秉承華南農業大學「修德、博學、求實、創新」之文化基因,著力培養高人文科學素養、高藝術創新能力、精通專業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創作型動畫人才。
結合廣東經濟發展地緣優勢,動畫專業以本土文化為根基為華南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文化活力,重塑本土文化自信;結合廣東省動漫與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優勢,動畫專業發展出產學研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和三室一地辦學特色,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以動畫強國固業;結合華南農業大學農科學緣優勢,發揮綜合院校辦學特點,農學與藝術融合發展,科學技術與動畫藝術交叉融合,形成跨學科、跨專業融合發展的專業特色。
土木工程
所在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圍繞服務廣東地方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基礎建設的辦學宗旨,強調理論和應用並重的指導思想構建教學體系,在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注重區域內基礎工程建設特色。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善於合作、勇於創新,具有解決複雜土木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以適應廣東鄉村全面振興、粵港澳大灣區基礎建設和需求, 並具有一定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
會計學
所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依託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國家重點學科,同時適應新時代呈現的海量數據處理、實時雲計算、會計智能決策等新型會計業務特徵, 本專業旨在培養熟悉管理學和農林經濟管理理論, 掌握會計與財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具備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和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的高端複合型人才。結合國家特色專業農林經濟管理, 會計專業在「農業(村)財務管理」領域形成特色優勢;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致力於形成「會計+大數據」的特色學科;創辦 ACCA 創新實驗班, 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擁有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紮實的教學團隊,開展先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 課程以及「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改革試驗。
工業設計
所在學院:工程學院
工業設計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系統的工業設計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設計創新及跨界協同能力,為中國創造、中國智造服務,能在企事業單位、設計公司、科研機構從事產品設計、開發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創新人才。
本專業強調專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實踐創新能力的鍛鍊,強化專業技能和創新精神;注重設計與技術、設計與藝術的熔融,並結合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的特色與優勢,以現代農業機械與裝備的優化設計為抓手,打造特色鮮明的創新設計人才;加強專業建設,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教學、 課題研究、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進行教學過程建設和優化,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
所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健全人格與心理素質,牢固掌握經濟管理領域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基礎、基本方法與實際操作技能,能在各類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經濟管理部門等勝任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以及能在國內外有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繼續攻讀更高一級學位的應用型人力資源管理人才。
本專業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依託農業經濟管理國家重點學科,遵循「專業基礎平臺化、專業技能流程化、個性培養模塊化」的教育思路,採用「課程模塊方向清晰、課程間邏輯合理、多元授課方式結合、多種考核方式並舉」的特色教學模式。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培養中,除按相關要求開設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平臺課,還按照專業要求設置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以及旨在拓展學生知識結構和知識面的任選課,努力使本專業的畢業生朝著適應性、專業化、個性化、層次化方向發展。
這些一流專業中,
有沒有你的專業?
歡迎為它們打call!
來源:華南農業大學 資料來源 | 教務處微信編輯 | 謝韓 吳婉君責任編輯 | 謝韓審核 | 方瑋審定 | 郭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