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據北京師範大學副教務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梁穎介紹,該校近年來招生政策基本維持穩定,專業錄取遵循分數優先原則,依據進檔考生的實考分和專業志願錄取專業,專業志願之間無分數級差。新高考改革省份,部分專業,尤其是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今年北京校區新增人工智慧專業,珠海校區新增系統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經濟學(數據科學方向)。
一、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學校基本情況。
梁穎:北京師範大學創辦於1902年,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明確了建設「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定位。百年砥礪,鑄就了北師大豐富的文化底蘊、突出的學科優勢和雄厚的教育資源。「七五」「八五」期間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是首批列入「211工程」,一期「985工程」高校,2017年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名單。近年來在國內外各權威大學排行中,均居內地高校前列。
北京師範大學學科綜合實力雄厚,位居全國前十,學科點覆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12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綜合性學科布局。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列全國高校第8位;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5個學科為A類,其中6個學科進入A+,列全國高校第6位;2019年,14個學科進入教育部指定學科評估指標ESI世界前1%;2020年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共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200 強;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8個學科被評為「頂尖學科」,3個學科位列全國第一,數量居全國第4。
二、受疫情影響,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對高校招生安排是否有影響?
梁穎:因為疫情,學校各招生宣傳組的老師無法進入各中學與考生、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考生、家長在了解高校招考信息方面更多依賴於線上。
為更好服務考生,讓考生、家長及時了解學校最新招考政策,學校於藉助高考寶、抖音、b站、快手、今日頭條、騰訊課堂、微信等平臺舉辦了多場分省在線直播宣講會,錯過直播的考生和家長可關注「北京師範大學本科招生辦」微信公眾號,點擊菜單欄「招生政策」,進入「直播宣講會回放」,找到相應省份場次即可觀看回放。另外,還在公眾號上陸續推出了院系面對面、教授講專業等介紹院系、專業的視頻,幫助考生更好地進行專業選擇。
學校會第一時間通過北京師範大學本科招生網、本科招生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發布最新招生信息。考生、家長朋友們也可通過官方電話010-58807962諮詢最新招生政策,同時學校也建立了分省QQ諮詢群,歡迎大家進群諮詢最新招考政策。
另外,為了讓考生和家長更加直觀、準確得了解北師大,獲取招考信息,直接聯繫到我們各院系以及各招生宣傳組的老師,北師大將於7月19日舉辦網絡校園開放日,具體安排以「北京師範大學本科招生辦」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為準。
三、今年招生計劃有無增減?招生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梁穎:從招生人數上說,今年學校北京校區計劃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300餘人,珠海校區1100餘人,各省具體的招生計劃以屆時公布為準。從招生類型上說,除統招外,還招收多種特殊類型考生,如強基計劃、高校專項、外語類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運動訓練、高水平藝術團、藝術類等,以及今年在珠海校區首設志遠計劃,面向52個國家級貧困縣所在省份招收本科定向就業師範生。
近年學校的招生政策基本維持相對穩定,並儘可能滿足考生專業志願。從2018年起學校取消了2、1、0、0的專業級差,遵循分數優先原則,依據進檔考生的高考實考分和專業志願安排考生錄取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無分數級差。
今年學校值得關注的一大招生亮點是「一體兩翼」招生。2019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正式獲批並於同年開始招生,招生代碼為:19027。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是北京師範大學建設「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學校「一體兩翼」辦學格局和「高標準、新機制、國際化」原則打造的,與北京校區同一水平同一標準的南方校區。
珠海校區所有畢業生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者,頒發北京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畢業證書註明培養校區;符合北京師範大學學位授予有關規定者,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證書。歡迎大家關注。
四、2020年招生專業有無變化?請介紹一下學校的特色專業。
梁穎:這兩年學校新增了部分本科招生專業,2019年新增生態學、環境生態工程、PPE(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專業。今年北京校區新增人工智慧專業,珠海校區新增系統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經濟學(數據科學方向),具體以公布招生簡章為準。
北京師範大學擁有除軍事以外的所有12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綜合性的學科布局,且北京師範大學設置了多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滿足考生多元發展需求。2019年,學校共有19個專業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基本覆蓋學校所有本科招生單位。在雙一流學科建設中,北師大共有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入選學科為: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入選學科數列全國高校第8位。還有一個重要指標衡量學科實力,那就是學科評估: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共有A類學科15個,其中6個學科進入A+,全國高校排名第6位。A+學科: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地理學、戲劇與影視學。
總之,北師大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教師教育領先」的高水平大學,基礎文理學科和教師教育、教育科學是我們的優勢特色,我們具有眾多優勢學科、各類專業可供廣大優秀學子選擇,如教育學、心理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科學等基礎學科,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經濟金融類、管理學類、傳播學等應用類學科專業。
五、學校的錄取原則有何特別之處?哪些專業有特殊要求?
梁穎:(1)學校在專業錄取時遵循分數優先原則,依據進檔考生的高考成績(文化課成績,不含政策性加分)和專業志願安排考生專業錄取,各專業志願之間無分數級差;錄取時,往屆生和應屆生一視同仁;所有招生專業無男女比例限制。
(2)在新高考改革省份,部分專業,尤其是理工類專業有選考科目要求;英語專業要求參加全國統考的外語語種為英語,如考生所在省份組織英語口試,須參加口試且成績合格。國際經濟與貿易(瀚德實驗班)和法學(瀚德實驗班)專業對英語要求較高。
六、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新高考」正式落地實施,北京考生將面對新的填報志願和投檔錄取模式,在填報志願方面您有什麼建議?
梁穎:今年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六個省(市)將迎來「新高考」,對這些地區的考生,不再區分文理,實行「3+3」高考模式。這要求考生在填報專業志願時必須確認好自己的選考科目是否與心儀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相匹配,這就意味著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們的專業選擇範圍和以往大不相同,有的同學選擇範圍變大,有的卻可能變小,比如如果沒有選考物理,可能有些理工科報考的時候就會受限,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擬報考大學相關專業的選考科目的要求。如果大家對專業的選擇比較迷茫,或者對自己未來的規劃不夠清晰,建議大家可以選擇文理基礎學科見長的綜合性院校報考,打好基礎,未來轉型都會比較容易,綜合性大學,未來的選擇也會更多。同時提醒新高一的學生,在一開始確定自己的選考科目時,就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科特長、興趣、未來擬報考的大學和專業,一定儘可能選擇大多數專業都要求選考的科目,防止出現最後想報考的專業因為沒有選擇相關科目而不能報考的尷尬局面。大部分高校對於文科類專業,基本不限選考科目或者3+1+2模式中選考物理或歷史,理工科基本首選物理。
對於新高考改革省份,如果高校在一個省份的招生計劃沒有較大變化,那它往年在該省份的錄取排名仍然具有比較大的參考價值。總體來說,還是請這些省份的同學們轉變以往的填報志願思路,正確認識高考分數、個人興趣與專業選擇之間的關係。
七、請您介紹一下學校的轉專業政策和獎助學金政策。
梁穎:北京師範大學在錄取時,儘可能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滿足考生專業志願。2019年新生專業志願滿足率達98%以上。對於未投放專業招生計劃,或分數未達到心儀專業錄取要求,或進入大學後專業興趣發生變化等都會使考生有轉專業的訴求,為使更多的學生實現專業願望,獲得更好的發展,全校一、二年級學生擁有專業選擇機會。(各特殊類型學生、以及公費師範生以當年政策為準)
學生可在春季學期自主提出轉專業申請,由接收院系按轉入標準進行公開考核,擇優錄取。轉專業不設轉出門檻,不設人數上限,且可跨文理大類。從學校近年來申請轉專業的情況看,每年均有200餘名申請者實現了轉專業的願望。
學校建立了完善的本科生獎勵體系。首先是新生獎學金,為鼓勵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學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設立本科新生獎學金,2019年近200人獲獎,發放獎金百餘萬。其次是本科期間的獎助學金。北京師範大學十分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獎、貸、助、勤、補、減、免」相結合、多種方式並舉的資助體系。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後都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影響學業,會在學校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學校設有國家獎助學金3項,學校類獎助學金12項,社會類助學金25項。針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年均實施各類資助項目共34項,資助力度居全國高校前列,全方面多層次地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做到「應助盡助」;同時,出臺了勤工助學、生活補助、助學貸款、臨時困難補助等多項措施全面解決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和生活困難;優化完善資助體系,發揮資助育人的功能。
八、北師大的人才培養有哪些鮮明的特色?
梁穎:學校實施了多項拔尖人才培養舉措:
(1)實施本科新生導師(生)制。每年有近1000位教授、副教授和研究員等擔任新生導師,導師中包括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和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等。
(2)開闢5種渠道為有意願學生提供自主開展科研機會:學校本科生科學研究基金,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校,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校,院系本科生專項科研基金,教師科研項目向本科生開放。
(3)構建了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國際視野與文明對話、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數理基礎與科學素養、藝術鑑賞與審美體驗、社會發展與公民責任六大模塊的通識教育課程。每學年開設近700門供學生選修。學校還開設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基礎等教師教育類課程,供有意願考取教師資格證的同學修讀。
(4)實行輔修制度,拓展學生發展機會。在校進行本專業學習的同時可以修讀跨學科專業的輔修課程。每年平均有20%的畢業生獲得輔修證書。
(5)設置自由選修學分。學生有機會根據個人規劃和興趣愛好,跨專業、跨年級選修全校各專業的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為優秀本科生設立高級研修課程,開放研究生學位基礎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6)推進小班化教學,加強師生互動探究。開設新生研討課,課程以理論探索和專業研究為導向,就特定學術專題開展研究互動、學術討論和科研寫作訓練,增進學生的科研興趣,啟迪並激發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推進課程小班化,促進師生互動探究,校各類課程教學班級規模在60人以內的達到全部課程教學班級數的80%,班級規模在30人以內的已超過50%。
(7)實施小學期制度,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積極組織開展專業實習、社會調查、暑期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到海外優質高等教育機構進行短期研修交流,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開展境外實習、考察、調研或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學生開設短期課程、講座或培訓。
九、近年來學校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如何?
梁穎:2019屆本科應屆畢業生中,除公費師範生須直接就業外,60%以上繼續攻讀本校及其他重點院校和科研單位研究生或到境外深造,其中推薦免試研究生(含本科直博生)佔畢業生的33.86%。
就業方面來說,就業率達98.39%,畢業生就業領域廣泛。如果是公費師範生,須按協議規定,畢業後回到生源所在省份從事教育工作六年以上。但對於普通類學生(非公費師範生)來說,並非必須當老師,畢業生就業領域廣泛,主要進入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出版部門、重點中學等單位或部門工作。
十、特殊時期,考生和家長如何獲取最新招考政策?請介紹一下學校諮詢方式或聯繫方式。
網址:https://admission.bnu.edu.cn
郵箱:zsb@bnu.edu.cn
電話:010-58807962
傳真:010-5880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