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20-12-08 騰訊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氣象人才搖籃」

  學校簡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1990年承辦了世界氣象組織第一個國際培訓班,設在學校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及「亞太經合組織颱風委員會培訓中心」,已為156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3500餘名高級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成為全球培訓規模最大、質量名列前茅的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和特別嘉獎。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校園佔地面積約兩千畝。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餘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500餘名。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學校類別: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理工類大學

  主管部門:江蘇省人民政府

  學校屬性:全國重點大學、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錄取批次:本科一批

  碩博點數:15/6

  知名校友:鄭國光,吳國雄,陳鏡明,朱雲來,李早航,宋等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京市寧六路219號

  男女比例:3:2

  歷年在川錄取分數線

  文科:

  理科:

  王牌專業

  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

  大氣科學專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前身是1960年南京氣象學院創建時建立的氣象學系,是國務院1978年首批碩士學位招生點掛靠院系,1988年,天氣動力學被批准為國家氣象局重點學科。1993年,天氣動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氣候學被批准為中國氣象局重點學科,1998年,大氣科學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獲準設立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氣象學二級學科於2002、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於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2011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

  該專業在川錄取分數(理科):

  應用氣象學專業:

  應用氣象學院的前身是農業氣象學系,成立於1960年,由我國著名農業氣象學家馮秀藻先生創建。1989年更名為應用氣 象學系,氣候學專業同時加入;2002年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2004年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相繼成立。2006年8月成立應用氣象學院,2014年生態學專業加 入。1978年獲得農業氣象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獲得應用氣象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應用氣象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城市氣象學 碩、博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得生物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應用氣象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所在一級學科大氣科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江蘇省一級重點學 科、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2012年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學院是中國氣象學會農業氣象與生態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是學校國際化水平領先的學院。

  該專業在川錄取分數(理科):

  國家級特色專業:

  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環境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開設專業(部分)

  優勢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大氣科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大氣科學 A

  數學 B-

  科學技術史 B-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B

  環境科學與工程 B-

  科研水平

  截至2015年5月,學校設有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開放平臺示範基地1個,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2個,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6個,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江蘇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1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2011協同創新中心: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氣候與環境變化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

  教育部創新開放平臺示範基地:「氣象雲平臺及應用」網際網路應用創新開放平臺示範基地

  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局氣溶膠與雲降水重點開放實驗室

  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氣候與氣象災害協同創新中心、大氣環境與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農業氣象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大氣環境監測與汙染控制高技術研究

  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氣象探測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大數據分析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動力遙感與聲學實驗室、江蘇省大氣汙染控制聯合實驗室

  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氣象傳感網技術工程中心、江蘇省環境淨化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氣象能源利用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網絡監控工程中心、江蘇省海洋環境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決策諮詢研究基地:江蘇人才強省建設研究基地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研究院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建設點:地球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共享平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分中心

  就業情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8 屆畢業生共 4673 人,其中研究生 908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19.43%;本科生 3765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80.57%。畢業生就業率保持較高水平,截止 2018 年 12 月 25 日,學校 2018 屆研究生年終就業率為95.04%,本科生年終就業率為98.35%

  從畢業生就業去向構成來看,研究生去向較為集中,「就業」(88.00%)為其主要發展方向。而相較於研究生,本科生去向較為多元,「就業」(65.05%)為主,「升學」(27.25%)、「出國」(5.95%)次之。

  報考指南

  第十一條 堅持以文化考試成績為主,德智體美全面衡量,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和擇優的原則錄取。

  (一)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對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教育部關於印發的通知》(教學[2003]3號 )規定。請考生依據相關指導意見選報自身健康狀況適宜的專業。

  (二)建議統考語種非英語的考生報考所學語種的專業。我校僅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

  (三)我校各專業(方向)的錄取不規定男女性別比例。

  (四)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提供的生源分布情況和相關規定調檔,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五)實行非平行志願省份的考生院校志願採用「志願清」的方式錄取,即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我校考生,如第一志願未錄滿,再錄取第二志願考生,依此類推;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按照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院校投檔規則進行錄取。

  (六)進檔考生專業志願採用「分數清」的方式錄取,即分數優先。專業志願之間無級差,根據高考分數由高到低、不分專業級差進行排隊,按考生所報專業志願確定錄取專業,如果所報第一專業已滿,按順序考慮第二專業,依此類推。

  (七)當進檔考生的投檔成績相同時,我校依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出臺的同分排序規則(或排序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確定專業。若考生所在省(市、區)沒有明確的同分排序政策,則按專業志願順序靠前的優先錄取,如仍相同,則文科類考生再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再依次按數學、語文、外語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體育類、藝術類考生再依次按文化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按照以上規則排序後,如仍相同,則綜合衡量考生德智體美發展情況,擇優錄取。

  (八)學校認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藝術類專業統考成績,考生須參加當地省(直轄市、自治區)藝術專業統考並成績合格。對文化分和藝術專業分均達到當地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學校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調閱檔案,按照文化分與專業分之和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九)在不降分錄取的前提下,學校認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符合教育部有關規定的加分投檔政策。

  (十)我校綜合評價錄取、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學生、保送生、定向生、少數民族預科班、預科轉本生、內地新疆班、內地西藏班、港澳臺聯招等錄取依據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規定、我校本年度相關類別招生簡章及招生辦法執行。(摘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招生章程)

相關焦點

  • 就業大數據:一流學科高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超97%
    氣象學院改名為信息工程大學,這個名稱的確比原來更能吸引考生,畢竟氣象專業比較小眾。咱們今天聊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來為南京氣象學院,江蘇省9所高校具有九鼎,但不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九鼎高校都是把校史拉到三江師範學堂(國立中央大學前身),故江蘇省政府贈九鼎慶祝九校百年校慶。
  • 電子科技大學,985工程、雙一流大學,信息高校的首選
    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行列,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
  • 理性分析浙江工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進入雙一流的概率!
    據香蕉整理數據發現,光南京市境內就有諸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1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包括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大學建設高校),而浙江杭州卻只有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雖然浙江「雙一流」高校只有三所,但是,其省屬大學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優秀的。今天,香蕉要跟大家說的是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誰更有可能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
  • 「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附:學校、學科最全名單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140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按學校代碼排序)北京大學:41個,排名第一。
  • 長安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怎麼選?
    我國有很多實力強的985、211雙一流大學,對於身為211雙一流大學的長安大學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你會怎麼選擇?長安大學長安大學簡稱長安大、長大,位於陝西省會西安,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長安大學校園面積3745畝,下設21個院部、80個本科專業,擁有全日制學生3.5萬餘人。
  • 「雙一流」高校之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校園標誌  【引言】  東海之濱,甬江之畔,坐落著我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它就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  作為寧波市的「高教窗口」,寧波大學正在朝著綜合性研究型高校的目標奮勇前進,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上一個文章,小編詳細地講述了新晉「雙一流」南京林業大學的發展和實力,今天,小編詳細地敘說一下新晉「雙一流」寧波大學。  【正文】
  • 這六所新晉一流建設學科的特色高校低調有實力就業前景不俗!
    2013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成為入選該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選為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最早的學科始建於1912年,1958年開始獨立辦學,原名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年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更名為天津工業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國防科工局與天津市共建高校,深度融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我國最早開展紡織高等教育的學府之一,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工業大學。
  • 有哪些非985、211高校,因擁有頂尖學科而進階為雙一流?答案來了!
    學校是中國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全球唯一雙導師制博士培養單位,是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全球音樂教育聯盟」秘書處學校。2020年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順利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名單,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三個學科全部進入最高等級的A+檔,是全國中醫院校中唯一取得3個A+學科的高校。
  • 雙一流的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哪個更好
    南京大學有一流建設學科15個,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考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專業,將來有前途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由江蘇省政府、國家教育部、國家氣象局、和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其中,大氣科學專業作為學校唯一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招牌學科!
  • 雙一流:2017年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網測完整版)
    2018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雙一流:2017年雙一流大學名單公布(網測完整版)」的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今年初,教育部發文《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雙一流"建設,成為當前教育界熱議焦點。
  • 南方這六所低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立校學科實力不俗
    蘇州大學——納米材料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學校已經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學校已經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 南京理工大學官網 2017-08-29 14:59
  • 東南大學:中國「985、211、雙一流」大學!卻很少人知道
    東南大學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
  • 師範類高校排名,這所新晉雙一流表現不俗,上海師範領銜非雙一流
    北京師範大學的雙一流學科有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華東師範大學有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3個學科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考研擇校分析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由江蘇省政府、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共建,入選2011計劃,素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為什麼想上雙一流卻不敢挑戰行業高校?西南石油南信大這些不簡單
    比如說石油天然氣工程這個學科總共才10所高校參與評估,獲得前兩名就可以被評選為A+進入雙一流高校行列,獲得A+等級的是老牌部屬院校中國石油大學和非原211高校的西南石油大學,按照江蘇大學、浙江工業大學這類辦學資金豐富的高校重新打造一個石油天然氣學科的高峰學科,這很明顯比土木類、機械類和計算機科學類這些985高校群雄聚集的學科獲評A+容易太多了。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你了解嗎?南工大學排名前十的專業有哪些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2011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 南京郵電大學擬新增博士點讓人迷惑,竟然放棄計算機學科?
    第一輪雙一流評選,南京郵電大學憑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0年是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博士點申報年,南京郵電大學申報新增一級博士點3個,包括:數學、物理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專博1個,電子信息。
  •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高校排行榜(2020版)
    信息與通信工程涉及廣播、電視、電路、動畫、視頻、音樂、圖像、新媒體、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藝術與科技等科技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學生需擁有較好的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計算機、邏輯分析、閱讀理解、藝術設計的基礎。一、雙一流學科雙一流建設是「211」「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