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院改名為信息工程大學,這個名稱的確比原來更能吸引考生,畢竟氣象專業比較小眾。咱們今天聊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原來為南京氣象學院,江蘇省9所高校具有九鼎,但不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九鼎高校都是把校史拉到三江師範學堂(國立中央大學前身),故江蘇省政府贈九鼎慶祝九校百年校慶。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只將校史溯源到1960年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故2002年百年校慶無南信大,百年九鼎無從談起。那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校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都去哪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始建於1960年,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1999年,北京氣象學院併入;2000年,隸屬關於由原中國氣象局管理劃轉為江蘇省領導;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學科重點建設高校名單。
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小共12個一級學科參評,且全部上榜,其中大氣科學學科獲評A+。其他學科如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B,數學、科學技術史、環境科學與工程B-,信息與通信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C+,生態學為C,光學工程、地理學、工商管理為C-。
南京信息工程大小2019屆畢業生共5015人,總體就業率達到97.39%(截止 12 月 20 日,下同)。 其中研究生949人,就業率達到 93.68%;本科生 4066 人,總就業率達到 98.26%。該校男女性別比為 0.94:1,女生人數略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9 屆畢業生來自全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以 江蘇省省內生源為主。本科生省內生源為 2089人,佔本科總人數 51.37%;省外生源主要來自貴州省、安徽省、甘肅省等省份。
研究生中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 12 個專業研究生年終就業率相對較高,為 100.00%,實現了充分就業;藝術、翻譯、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專業就業率低於80%。本科生中大氣科學(大氣物理方向)、通信工程、軟體工程、行政管理等 38 個本科專業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達到 100.00%,實現了充分就業。
國內升學:2019 屆研究生國內升學率為 5.37%;本科生國內升學率為 28.06%。繼續深造的畢業生中,到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習的研究生比例為 78.43%。本科生升學院校主要流向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478 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37人)、南京大學(30 人)、南京理工大學(26 人)、東南大學(25 人)等「雙一流」建設高校及科研院所。
出國/境留學:學校 2019 屆本科生出國(境)率為 7.05%,留學的國家(地區)主要是英國(58.14%),留學院校主要為倫敦大學學院(25 人)、曼徹斯特大學(25 人)、利茲大學(20 人)、雷丁大學(15 人)等。
就業單位性質:2019 屆畢業生單位流向較為集中,「其他企業」(研究生 26.30%、本科生 63.36%)為主,「其他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次之。
就業行業分布:2019 屆畢業生主要流向了「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等行業。從不同學歷層次來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研究生畢業生主要行業流向,佔比 37.6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本科畢業生主要行業流向,佔比 30.13%。
就業區域分布:江蘇省為學校 2019 屆畢業生就業主戰場;其中,研究生省內就業佔比為 59.57%,本科生省內就業佔比為 61.13%,畢業生省內就業主要流向了南京市 58.6%。省外就業畢業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區。
2019 屆研究生月均收入為 8171 元,本科生的平均月收入為6098 元。研究生、本科生享受「五險一金」的比例分別為 93.07%、87.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97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錯過了20世紀末的211工程建設,好在及時抓住機會,抓住了新一輪的雙一流建設,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學校本科生就業率挺不錯,不過研究生就業率挺一般,本科生升學深造的比例在35%左右,明顯是高於省屬211工程的平均水平。因為學校是屬於江蘇省教育廳,因此學校就業肯定是服務地方為主啦!畢業生主要是在江蘇省就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已經發布了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數據,你會向身邊的朋友推薦這所高校嗎?歡迎您在下方討論區留言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