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由江蘇省政府、國家教育部、國家氣象局、和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培養體系,為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海洋、信息、環境、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其中,大氣科學專業作為學校唯一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招牌學科!
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共有12個一級學科參評,大氣科學學科獲評A+,並且是該學科擁有唯一的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截至2019年6月,學校擁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餘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外國留學生1600餘名;學校除了最牛的大氣科學專業以外,還有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去年,USNEWS推出2020版世界大學排行榜,江蘇省有20餘所大學上榜,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這個排行榜上表現異常出色,排在世界第584位,內地高校第39位,江蘇省高校第4位,僅次於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這個排行榜的指標主要有大學的聲譽、科研實力、論文引用、和影響力等方面,充分說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這些方面表現特別突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學院成立於2006年8月,其前身大氣科學系(原氣象學系)。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其綜合排名位列全國第一;2017年,大氣科學學科成為「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榮獲「A+」等級。該學院設有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設有氣象學、氣候系統與氣候變化二個碩士點,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氣象學、氣候系統與氣候變化二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院已形成國內大氣科學領域中最具特色、相對穩定的六個主要研究方向:大氣環流及其動力過程、季風與海陸氣相互作用、數值模式與氣候預測、氣象資料處理與同化應用、中尺度氣象與颱風、氣候變化與區域響應。學院科研成果豐碩,學術水平在國內高校大氣科學學科中名列前茅,先後共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獎勵140餘項,其中國際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科學大會獎1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5項,省級科學大會獎4項。
關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的升學與就業前景和基本狀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整體本科升學考研率在22%左右,保研率比較低,最高的年份達到過5%;但是,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和大氣物理學院,本科升學考研率都達到40%以上。在就業方面,南信大與國家氣象系統有緊密關係,多年來為國家級、省級氣象局輸送大量人才,南信大校友遍布整個氣象系統;但是大氣科學畢竟屬於出路比較窄的學科,一般都需要讀研究生,否則就業層次不會太好,例如地市級氣象站等。考生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很不容易,我們以2019年高考為例,江蘇理科一本錄取分數線是345分,而大氣科學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是385分,整整高出一本線40分,別忘了,這可是以最難高考的江蘇,需要高出一本線40分是什麼概念,大家自己去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最牛學科,沒有之一,清北都必須低頭!讀這麼好的學科專業,我要說就業前景很差,你會信嗎?呵呵,應該沒人會信吧,確實就業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