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手錶談工具:丈量時間刻度與人類發展史

2020-12-03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爆侃數碼

北京時間11月5日,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正式召開,除了小米CC9 Pro、小米電視5系列之外,小米還發布了小米智能手錶,雖然在外觀上受到了不少的爭議,但如果一定要吹毛求疵的話,手錶無非圓與方,總不能設計成五角星吧?

在發布會上,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表示:今天市場上絕大部分智能手錶,甚至99%的智能手錶,都只是大號的手環,只有手錶形態的智慧型手機,才叫真正的智能手錶,除了蘋果手錶以外,沒有真正的智能手錶。而小米手錶的發布顯然彌補了國產智能手錶的這一缺失,著實驚豔。但是說到丈量時間的刻度,也就是人類日常計時工具其實早就兩萬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也就是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計時,進行計時。

木棍和骨頭刻標計時陪伴人類走過了一萬四千多年,直到6000多年前位於現在伊拉克地區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巴比倫人發現了太陽的投影會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發生變化,從而進行時刻的劃分,以此來進行時間的計算。這一計時方法在3000年前的中國開始流行起來,並被命名為"日晷",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曆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由於日晷必須依賴日照,不能用於陰天和黑夜。發展到清代,日晷的作用已經不僅用於計時用,其本身也逐步演化為了裝飾藝術品,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在故宮、恭親王府等傳統皇家園林、庭院依舊會看到日晷的原因。

很顯然,日晷顯然是具有缺陷的,其並無法滿足我們對時間計量的需求,因此在日晷之外出現了其它種類的計時器,如水鍾,蠟燭鍾、香鍾、沙漏等等。這些計時工具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雅典,直到今天我們依舊能夠在雅典看到公元前所建造的水鍾遺址,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風之塔,成為了雅典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線,見證著人類計時工具的發展史。11世紀,阿拉伯的工程師在西班牙的託萊多建造了一對大水鍾,鐘上有兩個容器,月滿時,水慢慢注滿,月缺時,水慢慢排乾。這些水鍾結構精巧,歷時百年而無須校正。

這一工具在公元前6世紀傳入中國,主要分為洩水型和受水型兩種,前者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把水漏完的時間(洩水型),另一種是利用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裝滿,後來洩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並用或兩者合一。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裝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壺逐漸流行,甚至到處使用。

日晷也好,水鍾也罷,其對於時間的丈量都是一個模糊的相對概念,並無法實現精準計時,這一問題直到機械鐘的出現才得以解決。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機械鐘為公元前140年到100年的古希臘,用於奧運倒計時,所以並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機械鐘;北宋(十一世紀)時期的蘇頌製造過水運儀象臺,其通過用滴水來帶動機械鐘運作,後世機械鐘的關鍵部件——擒縱器,最早便出現在上面。

真正意義上的機械鐘其實出現於十三世紀的歐洲,德國人維克歷時八年製造了一座設計精美的機械鐘,不過其並不能顯示時間,而是需要敲鐘人敲鐘進行報時,世界名著《巴黎聖母院》中樣貌醜陋、性格善良的卡西莫多就是敲鐘人;明朝萬曆年間,機械錶傳入中國,萬曆皇帝為此成立了專門製作機械鐘的宮廷造辦作坊,專供皇帝、皇親國戚及心腹大臣使用。

時間測量工具發展到這一階段,人類已經來到了精準計時的階段,但面臨的新問題就是便攜性,原因是各類機械鐘的元器件受制於科技水準,無法做到小巧,因為導致機械鐘都是龐然大物,只能固定擱置於各個場所,外出攜帶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而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元器件實現了小巧化,分針與秒針讓機械鐘更加精確化,機械鐘的體積也實現了小巧化,並開始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時期最早出現的小體積計時工具為懷表,也就是16世紀;17世紀人們發明了擺輪遊絲,懷表的精準性有所提升。但真正讓懷表普及的則是瑞士人,1886年,瑞士人對懷表的齒輪裝置和擒縱器進行了全方位改進;1887年,時髦的女士們開始佩帶手錶,錶帶也逐步取代了表鏈,進行錶盤的固定,瑞士也因此一舉成為此後一個世紀的世界制表業中心,需要強調的是,此時男性依舊以懷表為主。

進入20世紀,由於戰爭頻發,通過表端鏈子固定在身上或裝在西裝背心口袋裡的懷表相比手錶缺乏一定的便利性,男性士兵開始佩戴手錶;而在1904年,法國珠寶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在與飛行員好友亞伯託·桑託斯·杜蒙聊天時得知: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卡地亞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隨後便出現了皮帶及扣的手錶,而隨著一戰結束後,手錶開始不分性別地走入了普通大眾。

在機械錶之後,出現的是電子表,也就是1955年,最早的一款電子表被稱做"擺輪遊絲電子表",逐漸演變為數字式石英電子手錶、指針式石英電子手錶及自動石英表和光動能手錶,其內部裝配有電子元件,用電磁擺輪代替發條驅動,電子表不但能顯示時間,而且能顯示星期和日期,計時準確,價格便宜,深受消費者喜愛,帶動了手錶行業的一場革命。

不過這場革命並不長久,1969年,日本精工Seiko以領先全球的技術,推出世界上第一隻可供量產的石英腕錶,命名為"Quartz Astron",其利用石英晶體受到電力驅動而產生規律振動(32768赫茲)的原理製造的,價格也比電子表便宜;三年之後,也就是1971年,美國手錶品牌漢密爾頓公司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隻數字式電子表Pulsar(普爾薩),價格高達21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1400美元;70年代中葉,漢密爾頓公司發明了第一隻計算器手錶,具備簡單的計算功能,通過特製的筆進行按鍵計算,這款手錶也被看作是智能手錶的雛形。

1982年日本著名制表公司精工(SEIKO)推出世界第一隻附加電視功能的腕錶(TV-Watch),我們習慣性稱之為電視手錶產品,是最早裝備有顯示屏以進行交互娛樂的手錶,其裝有一個1.1英寸的顯示屏,外帶一個碩大的TV/FM調諧器,不過這款產品更多是一款概念型產品,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PPT產品,在整個手錶發展史上猶如白駒過隙,一閃而過。

1999年,GPS手錶出現,主要是為運動和健身所設計,帶有心率監視、速度和路徑跟蹤等功能,而手錶上也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比如夜光、遊戲等等;2002年卡西歐設計出一個帶攝像頭的手錶,遺憾的是這款手錶與拍照相機在市場上直接碰面了,缺乏足夠的優勢,直接敗北。

很顯然,智能手錶的理念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微軟在2003年推出一款智能手錶,而包括索尼、Pebble、谷歌以及義大利公司i'm也先後發力智能手錶,國內包括智器公司、朗昇通信有限公司、哈波等企業也推出了智能手錶,但所有智能手錶都是概念大於實用,消費者對此並不感興趣。

北京時間2014年9月10日凌晨,蘋果推出了Apple Watch,正式向智能手錶領域進軍。Apple Watch被蘋果CEO蒂姆·庫克稱為"革命性產品",分為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和Apple Watch Edition三種風格不同的系列,支持電話,語音回簡訊,連接汽車,天氣、航班信息,地圖導航,播放音樂,測量心跳、計步等幾十種功能,是一款全方位的健康和運動追蹤設備,之後每年都進行更新,2019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三款全新iPhone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5。

相比之下,安卓陣營的智能手錶則缺乏足夠的亮眼功能,就像雷軍所說的那樣:今天市場上絕大部分智能手錶,甚至99%的智能手錶,都只是大號的手環,只有手錶形態的智慧型手機,才叫真正的智能手錶,除了蘋果手錶以外,沒有真正的智能手錶。而小米手錶的出現,顯然改變了安卓手錶這一局面。

縱觀人類的整個歷史,"時間"就像一個無情的敵人橫亙在我們面前,我們與"時間"鬥智鬥勇,我們不斷製造出各種計時工具,用來追逐時間的腳步,如今從整個科技微世界來看,銫原子鐘500萬年差1秒,相對論徹底顛覆了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看法;而從具體產品來看,智能手錶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於計時,其成為了最先進最輕便的健康監控設備,並正在取代手機、取代車鑰匙門鑰匙、取代照相機成為全新的行動裝置,未來還會有何種不一樣的計時工具,這一切,不僅是人類科技發展的見證,也將丈量著整個人類的進步。

註: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手錶掉刻度條,要修先花七千元保養?
    魯網7月27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侯寶之)今年6月,濟南的孫先生發現,他兩年前花近四萬元購買的一塊手錶上,11點的刻度條脫落。孫先生稱委託泉城路萬國表專櫃送修後,手錶非但沒有修好,原來掉在錶盤裡的刻度條也不見了。
  • 古人沒有手錶,是如何準確判斷時間的?
    但其實答案應該是時間。目前已知的所有人類活動,最重要的一個標籤就是時間,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不信咱們就先來辯辯。時間是人類發明的最偉大切萬能的計量單位,人們才剛剛從猿類生物進化為類人猿的時候,那時候的行為和猿類沒有任何區別。對於他們的生命來說,就只有兩個意義,一個是食物,而另一個就是繁殖。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任務了。
  • 時間易逝,唯愛永恆 DK手錶見證時間流轉,銘記愛的印記
    核心提示:DK始終秉承「手腕間那一方印證 銘記我們之間的廝守印記」理念,設計師走遍全球探聽真愛故事,尋找設計靈感,以「時間」訴說真愛,推出「1314真愛系列」對表,將一個個刻度化為幸福的時刻,以「時間」見證愛情,留住幸福。
  • 除了看時間,手錶還能用來幹什麼?
    手錶除了可以用來辨識當下時間之外,還可以搭載許多複雜功能。在這些複雜功能裡,有很多是通過表圈才實現的:從計算潛水時間到測定汽車的速度;從測算燃料供應到估計火災的距離;從確定經緯度到獲知全球任一地點的時間......表圈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大得超乎人們想像。
  • 真正懂手錶的人,為何寧願多花錢選蘋果Watch 5,也不買小米手錶
    小米已經開售小米手錶,小米手錶一個新的可穿戴設備,從外觀看顯然是來自蘋果的靈感。小米表在外觀借鑑了蘋果手錶設計。除了外殼外你不會得到一個好的SoC和一個好的作業系統,好的電池壽命,好的觸覺,或者一個好的應用生態系統。
  • 官方詳解:一張圖看懂小米手錶首次系統更新
    集微網消息(文/葉子),今天,小米穿戴公布了小米手錶首次系統更新介紹,重點在功能和體驗上均進行了大幅優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小米手錶首次系統更新主要優化了一下問題:1、優化充電邏輯,解決充電慢、充不滿的問題;2、改善首次綁定及重啟時,界面卡頓的現象;3、新增鬧鐘支持設置「僅通過振動提示」的功能;4、手錶米家App中,支持通過旋鈕調節燈光和色溫
  • 小米智能手錶發布,全新 MIUI OS 生態系統
    ▲ 點擊藍字「小龍軟體工作室」,關注最新IT資訊11月5日消息,小米公司在今天召開的新品發布會上帶來了小米首款智能手錶 ,該手錶搭載了全球首款高通驍龍全新 MIUI For Watch 開放式生態系統小米手錶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作業系統
  • 時間有具體意義嗎?不使用標註時間的工具4個月後,科學家困惑了
    人類對時間進行了一個統一的規定,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年,自轉一圈是這是大家都公認的,也是人們理解時間的一個重要的尺度或者說是工具。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倘若沒有了這些刻度,時間是否有具體意義呢?但是唯一一個不能具備的,那就是標註時間的相關工具,例如種、手錶等。
  • 小米手錶具有豐富的錶盤主題:時鐘、天氣、創意錶盤等
    IT之家11月3日消息 今日米家MIJIA官方公布了小米手錶具有有豐富的錶盤主題,海報中展示了時鐘錶盤、天氣錶盤和創意錶盤等。官方表示,真正的智能手錶,還要有豐富的錶盤主題。經典時鐘錶盤、天氣錶盤、創意錶盤……總有一款你喜歡!
  • 不論在地球上還是火星上,用一隻手錶即可判斷出東西南北
    在地球上迷失方向後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辨別出方向,指南針就是一種常用的辨別方向的工具。指南針實際上是一個小的磁體,它能夠在地球上工作是因為地球是一個大的磁體,磁體的N極和S極和地理上的南極、北極非常靠近。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故指南針可以用來指南。
  • 潘九堂預測小米手錶售價不低於1000:僅為競品價格一半
    11月5日,小米將在京召開發布會發布首款量產一億像素手機小米CC9 Pro、新款小米電視等新品。此次發布會上還將發布全新的小米手錶,隨著發布會的臨近,關於小米手錶的信息逐漸浮出水面。談及大家最關心的售價問題,今天知名分析師、小米產業投資部合伙人潘九堂在微博上預測。小米手錶售價將不低於1000元。潘九堂表示:小米手錶是一款真正旗艦智能手錶,旗艦級硬體、eSIM獨立通話、旗艦工藝、支持設備聯動/第三方應用的開放作業系統MIUI手錶版。定價也不會低。定價低於1000元的數字就別猜了,差得有點遠。
  • 小米有品上架Haylou智能手錶:金屬機身 30天待機
    來源:IT之家小米有品現已上架智能運動手錶Haylou Solar,支持健康監測、睡眠守護和即時信息,眾籌價149元。Haylou手錶採用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手錶的全部操作全靠觸屏和旁邊的按鍵完成。用戶可通過旁邊按鍵返回上一頁,支持更換多種風格的錶盤。這款手錶還重新定製了專屬的App,增加了更多小工具,支持呼吸訓練、尋找手機、音樂控制和天氣預報。官方介紹稱,充電一次可在正常待機下能使用30天。
  • 小米手錶正式發布:GPS定位+570mAh電池+線性馬達
    二十年專業老司機,等你上車,點擊右上角關注泡泡網即可11月5日,小米CC9 Pro發布會正式舉行。當然,除了小米CC9 Pro和小米電視5 Pro,發布會還帶來了全新的小米手錶。小米手錶採用了1.78英寸AMOLED方形錶盤,四曲面玻璃鏡面,陶瓷後蓋,鋁合金磨砂表框;氟橡膠材質錶帶,防汗防水更加優秀;配色有科技銀和典雅黑。
  • 選什麼入門級手錶品牌好,認識入門級手錶表款
    現在手錶已經成為最為熱門的飾品,也是彰顯個人魅力氣質的重要神器,當然,前提條件是你要佩戴適當的手錶。對於剛剛接觸手錶的小白來說,入門級手錶會比較適合。那麼什麼入門級手錶品牌適合呢?一、入門級手錶品牌:天梭天梭憑藉150餘年的傳統瑞士制表工藝和不斷創新的設計精神,使得旗下手錶銷量在全球名列前茅,一舉成為瑞士制表業中的佼佼者。天梭的宗旨是用最有競爭力的價格向大眾提供具有國際一流品質的計時工具。天梭手錶可以說特別適合小白表友,價格親民,性價比不錯。
  • 雙重時間:八枚GMT手錶供工作和休閒使用
    具有第二時區的手錶可以彎腰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並大聲宣布其擁有者是環球旅行者。但是,附加顯示也可以謹慎地隱藏起來,並且只有在佩戴者命令其顯示時才可見。直觀易讀的12小時刻度盤,明確的24小時刻度和各種非常規顯示均可用。目標人群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第二時區可以為非常不同類型的人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談智能手錶、新 iPhone 的看法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談智能手錶、新 iPhone 的看法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經常會和記者談論科技與未來,他常常能從技術極客的角度給人啟發
  • 小米手錶功能升級:身體能量、壓力監測正式上線
    去年12月3日,小米手錶迎來首次OTA升級,優化了首次配對後卡頓,以及應用市場、錶盤市場瀏覽下載體驗。最近,小米手錶第二次OTA升級也來了,已於1月17日中午12:00-1月22日陸續推送本次OTA升級。
  • 小米穿戴APP全新升級:加入虛擬3D人物 沒手環手錶也能用
    一年前,小米手錶正式發布,伴隨著小米手錶一同發布的小米穿戴APP同樣迎來了一周年。小米穿戴APP作為小米可穿戴戰略的落地平臺,自發布以來一年之久,目前不僅接入小米手錶、小米手錶Color、小米手錶Color運動版、小米手環5系列、Redmi手環、Redmi手錶等腕上可穿戴產品,還接入米家運動心電T恤等新形態可穿戴產品。
  • 1999 元,小米手錶尊享版明日開啟預售:藍寶石玻璃/不鏽鋼錶帶
    IT之家11月5日消息 去年11月5日,小米正式推出了小米手錶,售價1299元。之後,小米手錶還推出了一款尊享版,材質大升級。小米手錶尊享版採用了藍寶石玻璃鏡面,9H超高硬度,全拋光不鏽鋼表框,錶帶也是不鏽鋼鏈式錶帶。
  • 小米有品新品全機械錶發布,男人的「第一塊」全機械手錶?!
    簡單的說就是既便宜又有品質的好貨,經常會在小米科技的小米有品上線!今天筆者就通過小米有品發現了一款非常非常非常炫酷的機械手錶!這款璽佳機械錶MY系列,目前正在小米有品參與眾籌!是由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CIGA Design璽佳親力為小米有品定製的機械腕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