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哥本以為A站這回掛定了,連續三天網站和客戶端都離奇打不開,公關也說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網上還傳創始人回衡水了,感覺A站這次是真的涼了。
但誰知道今日一睜眼,又奇蹟般復活了,恩,生命力真頑強。
今早恢復後,官方還是延續說了等於沒說的畫風,胡亂賣萌一通敷衍了事,但網上猜測最多的是因為網站遭到入侵,連知名動漫博主Hazx也微博發貼解釋:
這解釋,
A站被攻擊三天超過2億次?
一舉破了世界紀錄的病毒攻擊?!
A站這是犯了多大錯?
然而後來大家卻發現恢復訪問後的DNS結構,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動,這很大程度上說明,此次暫停服務並非來自DDoS攻擊,以上純屬扯犢子。
emmm,其實視頻網站崩潰一會兒很正常,A站以前也經常炸,家常便飯的事,常年被網友吐槽說:「上A站,運氣好才不會崩潰」。A站自己也經常以「破綻藥丸(破站要完)」來自嘲經常性的崩潰。
但這次之所以搞得人心惶惶,創哥覺得不僅僅是因為網站不穩定,還和A站近年來經歷的人事動蕩,行政處罰,用戶大規模出走等一系列危機有關。
作為彈幕視頻網站的鼻祖,近些年來A站近年在商業化的道路上連連受挫,相比發展的一帆風順的後起之秀B站,鼻祖老大A站卻成了陪跑,實在是可惜。接下來創哥整理下,這A站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作為二次元視頻網站鼻祖的A站,如今混得實在是太差了
對於一眾宅男宅女而言,A站和B站一直是多年來的精神糧食,開啟了國內乃至國際上視頻彈幕吐槽先鋒。
A站建於2007年6月4號,最早其實是個人網站,代碼都是創始者西林模仿日本的niconico一行行敲的。當時的主頁連圖片都沒有,但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鬼畜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流行,培育了一大批UP主和搬運工。
西林當時還是學生,都是自己業餘改bug審核稿件,後來才招了幾個程式設計師,說是招,其實就是相當於版主一樣的志願者。因為是小作坊,人越來越多之後網站就經常出現bug。
其中有個叫bishi的A站元老,在2009年,帶著一部分人建了mikufans,自稱A站後花園,說是網站崩潰的時候就可以去這個M站,這個M站就是之後的bilibili站。
2010年1月14日,M站改名為bilibili,當時並沒有說自己是商業網站, bishi就是B站創始人徐逸,B站的第一批用戶由來就是從A站來的。
但十年一晃而過,AB站卻物是人非,當初的大佬如今卻成了陪跑:
從 Alexa(網站流量全球綜合排名)的數據看起來,A站現在的訪問量差不多只有B站的三分之一。
從應用商店的數據來看,B站客戶端的下載量是A站的20倍。
從豌豆莢的數據來看,B站客戶端的安裝量是A站的10倍。
隨著B站在產品和研發上的投入越來越大,加上從一開始就沒有老大包袱,運營起來風生水起,一晃局面已定。
但細看歷史,創哥發現A站曾經有兩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一次是直播,AcFun成功孵化出了鬥魚,後來卻被利益方無情剝離,自己還沒撈到什麼好處。視聽許可牌照是鬥魚的,自己那個還沒辦下來,b站已經有兩塊在手,差距一下子拉開。
另一次是移動客戶端,武漢團隊雖然眼光精準,但是卻不懂經營。團隊移到北京後,更是開始內部撕逼,眾多投資人的心猿意馬,有心無力。
B站早在2015年就完成了D輪億元以上的融資,今年更是傳聞要上市。A站卻還停留在2016中文在線的B輪融資,而且據靠譜消息,資金還沒有完全到帳。
創哥感覺A站真的要涼啊~
都說A站這些年牌打得太爛,究竟爛在哪?
A站作為我國最早的ACG資訊門戶網站,也是我國最早的專業化ACG論壇之一。創哥覺得今天A站的隕落,完全是不良運營以及其緩慢的商業化進程的結果。
一、「前無牌照,後無版權」的硬傷
看這半年來的幾條新聞,就可看出大概:
5月10日,新浪因A站擅自播放第5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暨星光大道節目,以侵犯新浪的著作權為由向A站起訴,索賠50萬元。
6月22日,因為沒有試聽牌照文化部領導約談AcFun,要求其整改。
7月13日,B站電視劇被下架,A站整個影視區全部消失。
其實A站早在2015年就因為版權而遭到優酷土豆的起訴,後者提出A站用股權和1800萬現金作為賠償。
而相比之下,B站雖然也曾經歷過版權糾紛,但在後期手握兩塊牌照開始洗白,大量購入動漫視頻版權,並嘗試開拓海外市場。
曾經由於樹小不招風,A站一直保留大量無版權作品,B站找不到的電影A站一般都能找到,可這樣擔驚受怕的投機取巧,能堅挺多久?
二、「高層撕逼、資本動蕩」的外傷
A站的內部撕逼早已不是秘密。
當年西林因避免網站倒閉,在2010年以400萬元的價格出售後離開,而4年後,接盤者賽門稱和投資方理念不合,又一次離開A站。
此後奧飛入股A站,原班高管大換血。等優酷土豆入股A站之後,又換一次;去年獲得軟銀中國投資之後,管理層再度動蕩。
幾乎沒過多久,當時的CEO莫然向董事會辭去全部職務,奧飛娛樂副總裁兼CSO李斌被任命為新董事長,原A站總編輯劉炎焱接任CEO,這也是A站近6年內第三次更換CEO.
在頻繁地更換一把手的背後,則是A站資本上的動蕩:2014年奧飛成為最大股東;2015年6月,優酷土豆注資A站,獲得18%的股權;2016年11月,中文互娛背後的中文在線出資2.5億元認購13.51%的股權,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A站估值也一度達到18.5億元。
雖然背後的資方看似都異常強大,但是各方拉鋸,A站是自討苦吃。而且截止2016年年底,根據中文在線財報顯示,A站全年營收僅為71萬,虧損1.46億。
三、定位不明,內傷太重
作為一個第三方平臺網站,A站始終沒有理清究竟應該為誰服務。
正常來講,第三方平臺依賴個別供應商,而供應商依賴的還是大眾消費者。不論怎麼說,服務好消費者才是平臺網站應該做的事。
然而AC娘太高冷:B站開放註冊的時候,它註冊帳號還要去淘寶買;B站界面美化的時候,它還是巋然不動;B站早就出了硬幣系統激勵up主,A站後來才跟上香蕉制度;B站各種搬運新番舊番的時候,它連個明確的動畫分類都沒有,投個稿都難,審核速度還像個烏龜。
看看B站的業務
A站就這樣,硬生生的將死忠粉趕走,拱手送人。
如果一開始就以小而美定位,很顯然它的目的達到了。但如果真的想做好做大,不如踏踏實實運營自己的網站。
四、投資盤子太小的隱性傷害
不管是二次元音頻站點M站、純幕後的專業動漫媒體Anitama、成都的知名老牌漫展Comic day還是老牌動漫論壇Stage1,很多看來是在做公益的投資,被二次元產業的人士銘記在心。
反觀A站的投資,多為自己利益相關,高下立現。
同時B站的吸金能力也一直在上漲,旗下運營的《FGO》和《碧藍航線》都穩居在App Store暢銷榜TOP50。而此時A站進軍遊戲業務,頗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而且在M站下還掛著一張視聽許可證,是真的留給M站,還是為B站之後的併購做儲備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網友們平時罵破站藥丸,但是破站真的要完的時候,大家還是十分捨不得的。也有人說,A站的強大之處在於總能解決那些其他網站沒有遇到的問題,動蕩到現在,也一直沒有跑路。不知道這次風波之後,A站還有沒有機會打一個翻身仗?
A站曾安撫過每一個孤獨的宅,
但商業可不跟你講愛與和平。
一味地傲慢與短視,
等待你的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