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彈幕(barrage),顧名思義是指子彈多而形成的幕布,大量吐槽評論從屏幕飄過時效果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遊戲裡的彈幕。B站的彈幕已經成為了其特色之一,從2009年推出彈幕功能以來,B站的彈幕文化在曲折中茁壯成長。接下來,本文作者就為我們分析了B站的彈幕如何在保持內容多元中健康發展。
本文主要探討了彈幕受到越來越多人使用的情況下B站如何通過產品和運營的手段,有效監管和引飛彈幕生態良好發展。
B站作為國內著名的視頻彈幕網站,2019年據官方統計共產生14億條彈幕;而年度第一彈幕熱詞AWSL,出現了近320萬餘次,可以看出彈幕使用者和習慣觀看者也顯著增多。
反觀B站2016、2017年彈幕區槓精引戰和ky謾罵之風盛行,B站也彈幕質量之低而飽受爭議,那麼平臺是如何做出改變讓彈幕生態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的呢?
本文將其拆解為三個子問題層層拆解來看:
彈幕生態的緣起——為什麼有人愛發彈幕有人愛看?彈幕生態的興盛——為什麼B站成為了彈幕火熱之地?彈幕生態的引導——B站是通過什麼方式改善彈幕生態的?以下是本文的思維導圖:
一、彈幕緣起:為什麼會有人發彈幕有人會看彈幕?
彈幕文化最開始的時候起源於日本的Niconico網站,用於觀看動漫發表觀點,後來被Acfun引入到中國,由此開啟了中國的彈幕文化。
脫胎於ACG(動漫、漫畫、遊戲總稱)文化的彈幕,主要使用群體是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年輕群體。
具體到B站的主要用戶群體:z世代用戶——90後、00後為主,他們對於新奇事物接受能力高,對於興趣和熱愛的東西追逐和投入高。同時身為獨生子女的他們更傾向於從網上尋求陪伴心理更強,因此他們在觀看視頻方面擁有更多元的需求。
彈幕是如何切中他們的癢點的呢?
我們首先來看彈幕的特徵,彈幕是在用戶觀看視頻時浮於視頻播放區上彈出的評論性字幕,屬於全局廣播對全體用戶可見。
與同為社區UCG的評論區相比,有著進入入口更淺、與情節關聯度高、傳播效果更強等特點,下面是具體彈幕和評論區的對比:
1. 發彈幕
對於單個視頻來講觀看者分為路人-路人粉-死忠粉三大類,在此我們通過不同用戶粘度來分逐個來分析他們發送彈幕的動機。總的來看,發布彈幕主要有四大原因:情感表達、尋求認同陪伴、發表觀點、安利自家博主。
1)路人
對於視頻創作者或者涉及的主角沒有明顯偏好,可能會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對觸動點進行情感表達,尋求陪伴認同。
2)路人粉
對於視頻創作者或者視頻涉及主角有一定的偏好,在路人的發彈幕動機之上;還有跟節奏表達自己對於視頻或者創作者的喜愛,尋求興趣圈的認同。
3)真愛粉
對於視頻創作者或者視頻中設計的主角有明顯偏好,在路人粉的發彈幕動機之上;還有藉由彈幕進行宣傳安利,將自家UP主或者IDOL的好宣傳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熱愛。
2. 看彈幕
1)時空交錯的互動陪伴感
由於某個視頻彈幕會出現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圍繞著相同的點評主題,這就會造成用戶參與評論時與其他用戶一起討論的感覺,互動陪伴感更強。
2)更好的觀看體驗
彈幕屬於用戶對於視頻的最簡單形式的解讀和二次創作,常見的如野生科普君、野生字幕君、互動神彈幕等精彩彈幕能夠幫助用戶擁有更加有趣的觀看體驗。
野生科普君:新人友好向,還可以介紹聯動去別的感興趣的視頻;
野生字幕君:翻牆優化向,好的字幕翻譯對於視頻觀看質量提升很大;
互動神評論:彈幕區段子手能夠使得視頻變得更加好笑;
二、彈幕興盛:為什麼B站會成為彈幕的火熱之地
除了嗶哩嗶哩是最早開始引進視頻彈幕功能的一批這一先發優勢,筆者更重要的原因是平臺-UP主-用戶三者之間的良好促進循環。
1. 平臺:平臺視頻屬性加成
B站上的非PGC視頻大多是二次創作佔多數,此類視頻的節奏感和轉折點更加密集,高潮迭起會持續引起用戶觸動發表自己的觀點;且另一方面彈幕發送功能入口較淺、操作較簡單,降低了用戶發送彈幕的操作成本。
2. UP主:引導用戶發送彈幕
由於彈幕互動性較強和平臺推流評估的重要維度,UP主擁有著較強的引導用戶發送彈幕的動機。
一方面:在視頻內引起彈幕互動話題或者節奏帶起能夠較好的實現UP主與用戶之間的互動,藉此還可對視頻質量進行驗證;
另一方面:就年前傳出的一張B站視頻評分算法我們可以看出彈幕數和質量是評估視頻質量進行推流的一個重要維度,UP主通過引導話題或者引導節奏的形式引導更多彈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視頻曝光度。
3. 用戶
B站吸引的主要用戶是Z時代的年輕人,對於表達和陪伴的需求較大;用戶側的具體分析可見第一模塊。
三、彈幕管理:B站是怎麼改善彈幕生態的
雖然B站在彈幕功能方面已經走過了11年頭,但並非一帆風順地整個彈幕生態就向著良好的態勢發展。
相反的,B站2016、2017年的時候彈幕相互挑釁謾罵,充滿火藥味,曾為大眾一致吐槽,而B站又是怎麼力挽狂瀾將生態逐漸引導向正途方向發展呢?
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最終利益受損者——用戶角度進行分析,通過上文兩個模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用戶對於彈幕存在更多元化的需求,具體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不影響正常觀看:沒有長時間的阻擋觀看的彈幕,沒有引戰、散播造謠、廣告等不良廣告;彈幕陪伴作用:互動陪伴/精彩彈幕/視頻情感呼應。因此我們無法簡單的採取一刀切的形式進行整治,而是應該更多的滿足用戶即時個人彈幕管理需求的同時,長線引飛彈幕生態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1. 即時滿足:用戶個人管理彈幕
為了更快速有效的解決用戶的觀看體驗問題,B站在視頻播放區提供了彈幕管理功能,大致可以劃分三種維度的彈幕管理,滿足不同用戶類型的屏蔽需求:
智能屏蔽向:只需調整屏蔽程度即可B站上傳的屏蔽池智能進行屏蔽,屬於新手路人專用;按類屏蔽向:為保持最佳觀感體驗而屏蔽某些位置或某些屬性的彈幕,屬於對於觀影要求較高的用戶需求;適當調整向:適當調整顯示區域、字體、透明度等屬性以保留所有彈幕,或通過自主添加屏蔽詞、屏蔽規則來篩選部分不良彈幕,從而不錯過精彩彈幕,屬於彈幕重度愛好者的用戶需求;專業調整向:通過添加屏蔽關鍵詞、屏蔽正則表達式、屏蔽用戶來進行更精準的彈幕屏蔽管理。
以下是從操作性和精準性兩個角度進行評估各個屏蔽類型的功能特性: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不同的屏蔽功能的組合,的確能夠解決大部分的用戶對於彈幕管理的需求。
但目前功能選項的理解和操作成本較高,而隨著B站逐漸走向出圈,不夠友好的用戶操作界面可能阻擋很多新用戶,需做一定的菜單優化:
將操作最為簡單和操作性能較高的智能雲屏蔽放在首位,以方便用戶發現使用;防擋字幕屬於按類型屏蔽中的一個細分項,且放在屏蔽詞上面引起操作誤會因此可以將其合併到按類型屏蔽中。
2. 長線引導:舉報眾裁和合理引導
對於長線的引飛彈幕生態建設,B站採用的眾裁的形式——風紀委員會(後面簡稱:委員會)來進行評定海量彈幕內容是否是良性內容。
委員會上線之後的確是以更快速的方式處理B站平臺上很多惡俗不良的彈幕內容,使得引戰謾罵之風得以遏制。
那實際上是線上投票民主制運作的委員會是怎麼樣約束有投票權的用戶,儘量避免委員會出現的羊群效應和沉默螺旋效應呢?在此我們拆解成產品角度和運營角度進行分析:
從產品功能上來講,眾評流程大致可以劃分為用戶舉報—系統預處理—風紀委員投票裁定—違規懲治四大模塊(見下圖)。
用戶舉報和違規懲治環節與別的平臺大同小異,而筆者認為其系統預處理和風紀委員投票環節是保證評審質量的關鍵。
1)系統預處理信息: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案頭信息使裁決更有依據
當用戶舉報彈幕後,系統會自動拉取相關視頻信息、舉報信息和該案的眾議觀點呈現在眾裁頁面,委員可以據此更加全面的了解相關信息後作出相關評判,避免了斷章取義之嫌。
此外,系統還會根據舉報用戶身份、歷史舉報行為(是否有惡意舉報行為)評定舉報的權重,從而篩選出可能的惡意舉報讓真正有效的舉報案件得到良好的處理。
2)眾裁投票功能:保證眾裁環節更加公平有效
為了避免委員不保證質量盲目刷案件,每人每天僅可對20個案件進行投票。
且為保證更多的舉報案件能夠及時得到處理,投票數多於500個人投票的影響意義不大,B站設定了個案500人為投票的上限。
此外,為保證委員不被大家觀點所幹擾產生羊群效應,眾議觀點是摺疊起來優先顯示眾裁投票的,如果委員對於案件感覺比較模糊可展開眾議觀點進行相關判斷。
3)小黑屋公示:讓裁決結果更加公正公開
B站小黑屋首頁即為眾裁公示頁,含有舉報詳情、眾議觀點、裁決結果和非委員會的用戶的評論。
通過眾裁公示,一方面起到監督委員會認真履責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對發布不良內容的用戶起到警示作用。
而從運營角度來看,通過設置相應的制度規則、激勵機制和日常的維護監督來更加靈活的進行委員會社區建設。
4)制度規則
風紀委員會制度規則分為準入規則、眾裁評定規則、任期評定規則,通過對於委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實現對於其行為的規範。
準入規則:委員需要實名認證,正式會員等級>=LV4,近90天沒有違規記錄的才可擁有風紀委員資格,因為B站會員等級是評定用戶活躍度的重要維度,4級以上的會員保證了委員會均為活躍用戶,但也無法完全保證用戶是否真正有裁定的認知水平。
眾裁評定規則:對於眾裁功能的評論、投票及互動行為做了明確的規則引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委員的評定原則。
任期評定規則:委員試用期只有30天的時間,到期後委員會會根據其在任期期間活躍(發表觀點數據)、投票數、觀點(觀點的質量-踩贊數)進行綜合評定是否有資格繼續進行連任,對於委員的行為進行事後控制。
5)激勵機制
與規則制度相搭配的激勵機制也是切中了B站活躍用戶的癢點——身份榮譽感和實物激勵。具體激勵機制見下:
身份標識:為用戶暱稱後跟的成就勳章,包含守護勳章(以參與眾裁數進行判定)和連任勳章(以參與眾裁數進行判定)兩種,以調動用戶積極參與案件裁決。
平臺表彰:B站小黑屋模塊會每周發布風紀委員會精彩點評及相關貢獻,從而使得委員的觀點被更多人看見和得以表彰;此外還有每年的風紀委員感謝信,盤點一年內貢獻較大的委員及相關的事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勵的作用。
委員成就獎勵:還有B站大會員、專屬硬幣禮包,可用於平臺上投幣和觀看視頻。
四、未來之路應該怎麼去走呢
雖然現在風紀委員會和小黑屋功能上都大致已經建立起來並且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但關於如何優化風紀委員會功能的討論從未間斷過,筆者認為若想讓風紀委員會繼續良好的發揮功能,就必須繼續探討以下問題:
為保證風紀委員會能夠有足夠多的人參與以保證群體智慧的產生,B站在準入門檻方面相對較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無法篩除部分不夠資格的用戶入場,因此如何權衡準入門檻和委員會質量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如何避免彈幕受一群價值觀相似的人篩選而變成「政治正確」的同一個調調,或者下一個網抑雲?如何在出圈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促進彈幕文化的良好發展,不僅僅是打壓不良彈幕而是促進更多元的彈幕出現?在這方面,B站又做了哪些嘗試和努力呢,請待下回分解。
本文由 @墩墩衝衝衝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