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終於頒發給了黑洞,霍金是不是非常委屈

2020-10-08 閒時亂翻書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終於公布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居然頒發給了關於黑洞的研究,好像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給全世界開了一個玩笑。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天體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原子分子及光物理學和凝聚態物理學四大領域輪流轉,一般一年分一個,2019年諾貝爾獎就頒給了天體物理學領域,分別是宇宙學理論和系外行星的發現,2018年則是雷射領域,就算輪也該輪到凝聚態物理了,可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偏偏不走尋常路,又一次頒給了天體物理學,要知道2017年的引力波就屬於天體物理學,這麼算下來天體物理學已經四年獲得三次諾貝爾獎了,這讓凝聚態物理有點不服。

不過仔細分析這也並不意外。

諾貝爾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規則,那就是獲獎者不能超過三個人,再看看今年的獲獎者,分別是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看到羅傑.彭羅斯是不是有點熟悉,要是對他不熟悉的話,一定知道他的合作者,他的合作者就是著名的霍金

這些年來,人們一直在為霍金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抱不平,其實諾貝爾獎委員會也是有苦難言,在黑洞理論上,彭羅斯和霍金的貢獻難分高下,應該說彭羅斯的貢獻還大一點,彭羅斯是第一個從廣義相對論出發完美地證明了黑洞存在的數學家,注意了,是數學家,而霍金則是和他一起闡明了其物理意義的物理學家,要是頒發給黑洞諾貝爾物理獎的話,不給誰都說不過去。

在當時情況下,不給誰也沒有關係,因為他們的理論都還沒有得到證實,要是一種理論沒有得到證實就頒獎,那是非常危險的,要是以後觀測證明是錯的,那怎麼辦?在歷史上,諾貝爾獎委員會這種事業辦過不少,諾貝爾獎委員會也擔心再次自擺烏龍,繼續成為科學史上的笑柄。

不過在萊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觀測到黑洞之後,再頒發給黑洞諾貝爾獎就順理成章了,不過又遭到了獲獎者不超過三人規則的限制。

前面已經說過,彭羅斯和霍金的貢獻難分軒輊,不給誰也說不過去,可萊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的貢獻也同樣難分高下,一個不給一個給也說不過關,於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就採取了最極端的辦法。

那就是等,等某一位大神去世,只要有一個大神去世,那麼就剩下三個了,事情就好辦了,因為諾貝爾獎是不會辦法給已經過世的科學家的。而且這一招也確實有先例,2017年諾貝爾獎頒發給了引力波就是因為這個,當時架設LIGO探測引力波是四位大師,可就在發現引力波之前,有一位不幸去世了,所以引力波就立刻獲得了諾貝爾獎,都有了先例了,諾貝爾獎委員會就不著急了,那就等吧。

從這方面看,霍金是最熬不住的,他百病纏身肯定熬不住其餘三位,果然2018年霍金就去世了。

諾貝爾獎委員會也長舒一口氣,終於把諾貝爾獎頒發給了黑洞,從這個意義上說,霍金確實有點委屈,不過對於這些偉大科學家來說,是不是獲獎都並不重要,他們的名字都會因為他們的偉大成就永遠鐫刻在人類歷史上。

這次諾貝爾獎還有一點創造了歷史,就是彭羅斯作為數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這個大家都知道,數學家要想獲得諾貝爾獎太難了,之前只有數學家納什獲得了經濟學獎,不過經濟學家並不是正宗的諾貝爾獎,所以說彭羅斯算是創造了歷史。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為何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黑洞領域?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出人意料:一是打破了連續兩年不頒給同一個領域的「規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天體物理領域。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虎嗅網
    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黑洞探索者:霍金缺席的諾貝爾物理獎毫不失色
    這兩組人員最終測量結果一致,都發現了一個質量非常大的、看不見的物體,約400萬個太陽的質量,它牽引著一團恆星,使它們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四處亂竄。黑洞早就該獲諾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黑洞的理論預言與發現是宇宙學領域的重大進步,應該在很久之前就獲諾獎,但一直遲遲未得,是業界很大的遺憾。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四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片來自:Nobel Media)其中,彭羅斯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根澤爾和蓋茲獲獎原因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兩人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在黑洞的中心隱藏著一個奇點,所有已知的物理規律都在其中失效。最後一位是Andrea Ghez,安德裡亞·蓋茲,1965年生於美國紐約,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居裡一家之外,到1963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美籍德國科學家Maria Goppert)。2020年,終於有居裡一家之外第二位女性諾獎得主,今年55歲的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Andrea Ghez。她也是美國第一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她今天接到電話時覺得難以相信。
  • ...黑洞|史蒂芬·霍金|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物理學獎|羅傑·彭羅斯
    公眾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在世,是否也應獲得此次諾獎?因為在羅傑·彭羅斯1965年提出黑洞中心的時空奇點的理論後,是霍金將其發展,應用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研究黑洞的三位科學家。圖為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右)與史蒂芬·霍金(左)。
  • 天體物理再贏一次:三位物理學家因發現「黑洞」獲今年諾獎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黑洞研究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讓人意外的是,剛剛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一次頒發給天體物理學。這是近四年來,第三次頒給天體物理學。「因為無論作為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最主要預言,還是作為天體物理領域的最重要進展,黑洞研究確實應該獲得諾獎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黑洞獎」頒獎詞暗藏玄機
    作者 | 汪詰 來源 | 科學有故事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今天繼續來給大家講 2020 年的諾貝爾獎,今年各種意外很多,就連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不例外。奇點是數學中的一個概念,黑洞離不開它,同樣,宇宙大爆炸也離不開奇點這個概念。所以,這個理論的現實意義非常明顯,起碼來講,這說明我們這個宇宙的的確確存在形成黑洞的客觀條件的。當然,彭羅斯和霍金他們對奇點定理的研究是一個純理論計算,按照諾獎多年積累的習慣,諾獎很少頒發給純理論貢獻。
  • 霍金走的太早了!其論文合作夥伴剛獲今年諾貝爾物理獎
    2016年人類首次探測到黑洞合併發出的引力波。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遙遠黑洞的照片,這一切也加速了物理諾獎授予黑洞研究的步伐。霍金是彭羅斯論文的重要合作夥伴,如果霍金活著,大概率也能拿諾獎。2015年人類首次探測到黑洞合併發出的引力波。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遙遠黑洞的照片,這一切也加速了物理諾獎授予黑洞研究的步伐。
  • 8位專家談諾獎:物理學獎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_身體_澎湃...
    為什麼今年的諾獎再次頒給了天文宇宙學方向?黑洞的研究居然時至今日才拿獎?針對今天的諾獎結果,我們聯繫了與幾位科學家,聽一聽他們對諾獎的看法。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關注丨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黑洞研究
    然而,在天文學家看來,黑洞研究獲諾獎卻是眾望所歸,大家已經期待了幾十年。「因為無論作為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最主要預言,還是作為天體物理領域的最重要進展,黑洞研究確實應該獲得諾獎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發現神奇「黑洞」,分享760萬獎金!
    導讀: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最黑暗的秘密 據諾獎官方介紹,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
  • 如果霍金還活著,會分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嗎?
    繼去年之後,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傍晚頒出。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劉江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的三位科學家,恰好是理論和觀測的兩個方面,一個從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一個是通過天文觀測發現了我們的銀河系中心就有這樣得超大質量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