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有實際應用嗎?」
「但它的存在,這種驚人的知識,是賦予生命意義的一部分。」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出人意料:
一是打破了連續兩年不頒給同一個領域的「規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天體物理領域。
二是偏向於理論研究者,彭羅斯獲獎是因為證明了一個定理,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按照傳統很難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
圖源:nobelprize.org
三位科學家獲得獎項是因為他們發現了黑洞這個詭異的事實。
現年89歲的彭羅斯來自牛津大學,他在1964年用數學證明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形成,儘管愛因斯坦自己並不認為黑洞存在,但他獲得了一半的獎金。
羅傑·彭羅斯(圖源:wikipedia)
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 California, Berkeley)工作的根策爾(Genzel)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工作的蓋斯(Ghez),因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而獲得另一半獎金。
雷因哈德·根澤爾(圖源:wikipedia)
與根策爾(Genzel)一起獲得另一半獎金的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成為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她說:「黑洞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它們很難被理解。」
安德烈婭·蓋茲(圖源:Christopher Dibble/mit.edu)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裡斯(Martin Rees)指出,彭羅斯在20世紀60年代引發了相對論研究的「復興」,他與年輕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一起,幫助確立了大爆炸和黑洞的證據。
裡斯說:「自愛因斯坦以來,彭羅斯和霍金在加深我們對引力的認識方面做得比任何人都多。」
「遺憾的是,這個獎項被推遲了太久,霍金無法分享榮譽。」
霍金於2018年去世,諾貝爾獎只授予生者。
紐約大學天體物理學家Glennys Farrar說:「毫無疑問,如果這個獎項在霍金還活著的時候頒發,他會與他人分享。」總的來說,他在這方面做的工作比任何人都重要。」
Genzel和Ghez獲獎是因為「他們證明了黑洞不僅僅是理論——它們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就在這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