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黑洞摘諾貝爾物理獎

2020-10-08 一搜

英國學者潘羅斯(左起)、德國學者根策爾和美國學者吉茲,因為研究黑洞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

物理獎6日揭曉,英國學者潘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學者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學者吉茲(Andrea Ghez),因為研究而獲獎。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潘羅斯,以數學證明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將獲得總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7630675.3148人民幣)的一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長、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根策爾與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吉茲,發現銀河系中心有看不見的極大質量物體控制著恆星軌道,而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將平分另一半獎金。


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主席哈維蘭德說:「今年得主的研究,在超大緻密天體的研究領域上開創新的局面,但這些奇異的天體仍留有許多問題,包括其內部結構為何,還有如何在緊鄰黑洞的極端條件下檢驗我們的引力理論等等,都留待未來研究解答。」


吉茲是歷來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第四位女性,首位女性得主是1903年獲獎的居禮夫人,接著是1963年獲獎的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以及2018年得獎的加拿大科學家史垂克蘭。


吉茲說,希望自己得獎能激勵其他女性科學家。她接到諾貝爾委員會通知得獎的電話,被問到如何發現銀河系中心有看不見的超大質量物體時,她說,「首先要懂得懷疑」,必須「持續質疑你所看到的東西」。


根策爾說,接到通知得獎電話時,「就像電影一樣,有個聲音說『這裡是斯德哥爾摩』」,得獎消息讓他大吃一驚,「我當場大叫一聲」。


1915年,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時間和空間會被重力扭曲,但他不相信黑洞存在。1965年,潘羅斯證明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詳細描述黑洞:黑洞核心有奇異點,在那裡,所有已知的自然法則都停止了。他那開創性的文章被評為自愛因斯坦以來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


根策爾和吉茲各自領導一個小組,研究銀河系中心一個名為人馬座A*的區域,兩組人馬都發現一個非常重的、看不見的物體,牽引著一團恆星,大約四百萬個太陽的質量聚集在一個大小相當於太陽系的區域裡。兩人的開創性工作,提供了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相關焦點

  • 黑洞探索者:霍金缺席的諾貝爾物理獎毫不失色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黑洞的理論預言與發現  是宇宙學領域的重大進步  應該在很久之前就獲諾獎本刊記者/杜瑋李明子10月6日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頒給發現宇宙「黑洞」的三代物理學家。黑洞早就該獲諾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黑洞的理論預言與發現是宇宙學領域的重大進步,應該在很久之前就獲諾獎,但一直遲遲未得,是業界很大的遺憾。黑洞理論過了這麼多年都沒有獲諾獎,業內猜測可能是諾獎委員會比較慎重,此前覺得證據不是那麼的確鑿。
  • 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
    揭秘黑洞 UCLA女教授獲諾貝爾獎【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 綜合報導2020諾貝爾獎於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來自美國、英國和德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領域的貢獻,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110萬美元)。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
    由於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了宇宙學和地外行星探測,而近年來物理獎從未連續發給同一領域,所以今年頒給黑洞讓人十分意外。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合理物理解釋。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蔡一夫教授則說,「此刻我想緬懷一下霍金,他是果殼宇宙的無冕之王。」如今,已有很多關於黑洞的研究,2017年諾獎更是頒給了探測引力波的工作,而那個引力波事件是基於假設黑洞的存在,所以有專家認為,發現黑洞的工作早該得獎。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
    由於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了宇宙學和地外行星探測,而近年來物理獎從未連續發給同一領域,所以今年頒給黑洞讓人十分意外。左起:彭羅斯(Roger Penrose)、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蓋茲(Andrea Ghez)羅傑·彭羅斯的工作表明,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形成。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數學物理神級人物
    由於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了宇宙學和地外行星探測,而近年來物理獎從未連續發給同一領域,所以今年頒給黑洞讓人十分意外。超大質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合理物理解釋。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蔡一夫教授則說,「此刻我想緬懷一下霍金,他是果殼宇宙的無冕之王。」如今,已有很多關於黑洞的研究,2017年諾獎更是頒給了探測引力波的工作,而那個引力波事件是基於假設黑洞的存在,所以有專家認為,發現黑洞的工作早該得獎。
  • 2020物理諾獎意外獎給黑洞,專家稱早該得,數學物理神級人物獲獎
    由於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獎給了宇宙學和地外行星探測,而近年來物理獎從未連續發給同一領域,所以今年頒給黑洞讓人十分意外。左起:彭羅斯(Roger Penrose)、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蓋茲(Andrea Ghez)羅傑·彭羅斯的工作表明,廣義相對論預言了黑洞的形成。
  • 為何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黑洞領域?
    規則」,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天體物理領域。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卓越工作。
  •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終於頒發給了黑洞,霍金是不是非常委屈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終於公布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居然頒發給了關於黑洞的研究,好像是諾貝爾獎委員會給全世界開了一個玩笑。,一般一年分一個,2019年諾貝爾獎就頒給了天體物理學領域,分別是宇宙學理論和系外行星的發現,2018年則是雷射領域,就算輪也該輪到凝聚態物理了,可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偏偏不走尋常路,又一次頒給了天體物理學,要知道2017年的引力波就屬於天體物理學,這麼算下來天體物理學已經四年獲得三次諾貝爾獎了,這讓凝聚態物理有點不服。
  • 諾獎得主 探秘未來科學「黑洞」 揭秘他的發明「前傳」
    與此同時,在2016創交會上,瞄準未來世界的高端論壇——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世界未來科技論壇,將是2016創交會兩院院士最密集的智慧盛宴,從生命科學探索,傾聽宇宙聲音的引力波,再到新一代信息技術未來趨勢,這場解密未來科學「黑洞」的論壇,將成為2016創交會最「燒腦」的科學論壇。
  • 諾獎以上,真相未滿:追捕黑洞二百年
    加上此前著名的「黑洞照片」公布,黑洞在這幾年可以說是反覆躍入公共視野。但圍繞今年諾獎首次頒給黑洞研究這個話題,還是產生了不少疑問。比如說很多媒體和評論人都認為,屬於黑洞研究的諾獎「姍姍來遲」,並且頒給霍金好友羅傑·彭羅斯,是對2018年霍金辭世的某種惋惜和追悔。
  • 諾獎以上,真相未滿:追捕黑洞二百年
    加上此前著名的「黑洞照片」公布,黑洞在這幾年可以說是反覆躍入公共視野。但圍繞今年諾獎首次頒給黑洞研究這個話題,還是產生了不少疑問。比如說很多媒體和評論人都認為,屬於黑洞研究的諾獎「姍姍來遲」,並且頒給霍金好友羅傑·彭羅斯,是對2018年霍金辭世的某種惋惜和追悔。
  • 諾獎以上,真相未滿:物理學家「偵緝」黑洞二百年
    加上此前著名的「黑洞照片」公布,黑洞在這幾年可以說是反覆躍入公共視野。但圍繞今年諾獎首次頒給黑洞研究這個話題,還是產生了不少疑問。比如說很多媒體和評論人都認為,屬於黑洞研究的諾獎「姍姍來遲」,並且頒給霍金好友羅傑·彭羅斯,是對2018年霍金辭世的某種惋惜和追悔。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領獎照」圖源:瑞典皇家科學院No.1 四年三獲就在昨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獲得者。這次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決定可謂又一次「打臉」了物理諾獎在凝聚態-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光學中循環的不成文的規定,也同時使得之前的大量預測紛紛翻車。掐指一算,近四年內物理諾獎有三次都頒給了天文領域的發現,也難怪大家紛紛高呼物理諾獎改名天文諾獎。接下來就跟著牧夫一起揭開今年天文諾獎的真面紗吧。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四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片來自:Nobel Media)其中,彭羅斯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根澤爾和蓋茲獲獎原因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兩人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 天體物理再贏一次:三位物理學家因發現「黑洞」獲今年諾獎
    最黑暗的秘密據諾獎官方介紹,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今年物理學獎公布之後,很快就有多位科學界人士感嘆史蒂芬·霍金的逝去。
  • 宇宙探索再現高光時刻,三名科學家因為黑洞研究斬獲諾獎
    「他們都是因為關於黑洞的研究而獲獎,引力相關的研究四年內三獲諾貝爾獎,這也充分說明仰望星空是件最酷的事!」10月6日,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湖南師大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餘洪偉說,「天體物理和宇宙學拿諾貝爾獎的時代已經來臨。」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4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在黑洞的中心隱藏著一個奇點,所有已知的物理規律都在其中失效。當物質坍縮並形成黑洞時,穿過黑洞事件視界的光錐將向內轉向奇點。外界觀察者永遠不會真正看到光線到達事件視界,而只是靠近它。,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
    張雙南: 黑洞研究者們已經等待太久了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黑洞研究獲得諾獎一直是眾望所歸的,黑洞研究者們已經等待太久了。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
  • 黑洞究竟是什麼?聽聽新科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如何說
    就在10月6日,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作為三名黑洞發現者,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格茲對法新社給出了她對這個問題的標準回答:「黑洞是一種引力非常強的物體,即使光也無法逃脫。」
  • 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黑洞,或許是因為錯過了霍金-虎嗅網
    張雙南: 黑洞研究者們已經等待太久了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黑洞研究獲得諾獎一直是眾望所歸的,黑洞研究者們已經等待太久了。當然,因為天體物理領域近年來獲得的諾貝爾物理獎實在是太多了,今年又授予了這一領域,所以我還是挺意外的;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黑洞的諾獎很可能會給最早的黑洞發現者,獲獎的兩位觀測天文學家很顯然不是。不過這三位獲獎也是實至名歸——對於黑洞的存在,他們分別貢獻了無可爭議的理論預言和無可置疑的觀測證據,在當世科學家中的確最為突出。祝賀他們!